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在抗菌药物中发展较快,临床应用较广的是喹诺酮类药物。这类药物抗菌范围广,而且作用强,疗效好,毒性低,副作用小,但如果滥用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不能不加以重视。本院就曾经有过患者因各种不良反应而退此类药物。有的是皮肤过敏,有的是强胃肠道反应,有的是不满18岁的患者,此类药物明确规定18岁以下患者禁  相似文献   

2.
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其共同特点是在化学结构7位上连以哌嗪环,6位处又引入了氟原子,因此称其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它的抗菌活性大大提高,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近年来其主要的品种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在临床受到普遍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就这些品种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回旋酶(DNAgyrase)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现在临床常用的是一系列含氟的喹诺酮类药物,通称为氟喹诺酮类。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等。此类药物抗菌谱广,价格低廉,大多属于医保类药物,因此被广泛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细菌感染的治疗。近年来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有所增加,为更好的认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本文分析了29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的合成抗菌药。本文首先阐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历史,并分别以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格帕沙星、莫西沙星等药物为代表,论述了此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抗菌活性、抗菌范围、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介绍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高效抗菌性、耐药性、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1 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最重要手段,这类药物的应用使许多严重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大有改观,使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临床应对抗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本院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警示,并提醒护士在对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和加强巡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8月~2007年8月4年间收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共200例,涉及6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9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55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又称吡啶酮酸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由于该药中均有喹诺酮的基本结构,由此而得名。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细菌性肠道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很重要的一类抗菌药物。此类药物最初用于临床时很少有耐药菌株出现,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不合理用药,耐药菌株逐渐增加。所以,关注一下细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提醒临床医生在应用此类药时引起注意。1 G-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情况上海烧伤研究所监测结果表明[1]:在1990年11月~1993年7月间铜绿…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  陶春平  邓立新 《海南医学》2009,20(10):141-143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NS)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化学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泛,半衰期长,有抗菌后效应,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已有注射、口服、外用的滴眼液和滴鼻液等多种剂型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由于药物本身特性及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的存在,其常见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刘琳 《求医问药》2013,(10):58-59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指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引起人们的注意.该通报中指出,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 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 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0.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1].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其耐药性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提高.本研究对临床医护人员上报的226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克林霉素为林可酰胺类抗菌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其注射剂包括盐酸克林霉素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克林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注射前不需做过敏试验,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较广泛.随着克林霉素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病例的报告也越来越多,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其临床用药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关注[1].笔者对1998年-2012年克林霉素注射剂致18岁以下儿童药物 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药物又称吡啶酸类药物,属于化学合成抗菌药。其抗菌机制是通过共价结合细菌DNA旋转酶后抑制该酶活性,使DNA复制合成受阻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的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价格低廉、疗效可靠等特点,临床应用迅速普及,成为当今世界上竞相开发生产和应用的重点药物。本就目前国内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万祥 《吉林医学》2008,29(16):1397-1398
正确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目前,广谱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类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为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杀菌力强、临床疗效好、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低。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喹诺酮类属于吡啶酮酸衍生物,又称毗酮酸类。在6位上引入氟原子,7位上保持哌嗪环,改变R1的结构,可得到一系列抗菌力增强、抗菌谱广、体内活性强、毒性低的同类药物。沙星类药物也叫喹诺酮类药物。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范围广、效果好、价格低廉,使用前又不必进行皮试,所以是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类抗菌药物。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尤以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在内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最为普遍,本文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喹诺酮类药物在实际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探讨此类药物的合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使用过喹诺酮类药物同时产生了不良反应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和方式以及累及系统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结果在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比例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最易引发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胃肠系统是不良反应最易累及的系统。结论临床上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要注重用药的合理性,做到科学合理地用药,以减少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无交叉耐药性、组织浓度高、过敏反应少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当前,喹诺酮药物已经开发出第4代,药物抗菌效果进一步提升,而药物半衰期、生物利用度也逐渐提升。但是,喹诺酮类药物多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影响其临床应用的重要限制条件,为此文章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对策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喹诺酮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QNs)属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适用于敏感病原菌、口服吸收好、给药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是近20多年来临床最畅销的一类抗感染药物,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与性传播疾病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此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也日益突出,给临床用药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自从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荼啶酸问世以来此类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八十年代是该类药物开发最热的时期,国内外相继开发了数种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第三、四代新喹诺酮类药物,国外在该类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我国要早,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报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吸收好、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的常用药物,但由于药物本身特性及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的存在,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肤过敏及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软骨毒性、生殖毒性、跟腱炎和局部刺激症状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因此,医务人员对其不良反应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应引起注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避免其造成伤害。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肝脏酶系的作用而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多价阳离子如镁、铝、铁、及硫糖铝和其它药物均可以降低本类药物间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程度与所服用的阳离子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等有关。由于在胃肠道中形成不溶性阳离子一阳离子的化合物而引起。药物中部分可降低同服药物如茶碱和咖啡因的肝脏代谢。系由cypa2酶抑制引起。但各种药物的抑制程度不同,如环丙沙形比诺氟沙星对茶碱的抑制作用更强,而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作用最弱,这是由于各种药物间的结构差异所致,可与本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抗凝剂,抗酸剂,硫糖铝,环孢素,茶碱和铁。  相似文献   

20.
从1962年Lesher等合成了第1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至今,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感染药物.4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其抗菌活性、抗菌范围、药代动力学均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临床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临床疗效.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