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甘草酸单铵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安元  刘兵  吴锐  陈浩 《安徽医药》2008,12(11):1038-1039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甘草酸单铵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A C18柱(250 mm ×4.6mm ID,5 Izm),以2%的醋酸.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甘草酸单铵在80~80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4%,RSD为0.75%.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强力宁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 HPLC法测定强力宁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的含量。采用 C18反相柱 ,检测波长 2 58nm,流动相为乙腈 -0 .0 1 mol/L醋酸铵 (3∶ 7) ;平均回收率 99.63% (RSD为 1 .0 7% ) ;甘草酸单铵在 40~ 2 0 0 μg/ml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复方甘草酸单铵系列注射剂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50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含5 mmol/L四丁基溴化铵,用磷酸溶液调pH至4.5)-乙腈(90∶1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EDTA-2Na质量浓度在2~200μg/mL范围内与EDTA-Fe3+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n=7);检测限为0.02μg/mL,定量限为0.06μ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7%,100.90%,100.86%,100.95%,101.03%,RSD分别为0.21%,0.82%,0.60%,0.64%,0...  相似文献   

4.
RP-HPLC测定甘草酸单铵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甘草酸单铵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RP -HPLC ,YMC -PackODS -A柱 (S - 5 μm ,1 5 0mm× 6 .0m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四氢呋喃 - 5 %醋酸铵 (5∶9∶3∶4 ) ,流速 1ml·min-1 ,柱温为室温 ,检测波长 2 5 8nm ,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游离药物。结果 甘草酸单铵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 ,线性范围为 2 .5~ 2 5 μg·ml-1 (r=0 .9999,n =5 ) ,加样回收率在 99.4 %~ 1 0 0 .7%之间 ,RSD =2 .2 3%。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 ,可用于甘草酸单铵脂质体的含量及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5.
甘草酸铵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了探讨甘草酸铵 2种制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 )的影响。方法 :70例病人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 4 1例 (年龄4 7a±s 13a)和甘草酸单铵组 2 9例 (年龄 4 8a± 12a) ,分别静脉滴注甘草酸二铵和甘草酸单铵每日 1次 ,30d后采用放免法检测病人血清ECM。结果 :甘草酸二铵组和甘草酸单铵组治疗后各项ECM值明显下降 (P <0 .0 1) ,而治疗后 2组ECM下降值间除板层素 (LN)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其他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甘草酸铵 2种制剂均可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ECM ,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尤以甘草酸二铵的作用更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鉴别方法的改进方法。方法:取本品1ml(约相当于甘草酸单铵2mg),加入20%三氯乙酸乙醇溶液1ml,置水浴蒸至近干,残留物显红紫色。结论: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较原方法高,可用于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谢子立 《安徽医药》2007,11(10):894-895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复方甘草甜素氯化钠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以茶碱为内标,50 mmol.L-1硼酸缓冲液(1 mol.L-1NaOH调pH值到9.5)为电泳介质,0.4PSI气压下进样10 s,定电压20 kV分离12 min,电泳温度25℃,检测波长252 nm。甘草酸单铵的浓度在8.096~161.9 mg.L-1(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回收率(n=9)为98.6%,RSD为1.7%。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对该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18α-H-甘草酸二铵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18α-H-甘草酸二铵的制备方法.方法 18β-H-甘草酸三铵在碱液处理后再酸化转化为18α-H-甘草酸,通氨气得18α-H-甘草酸三铵,再加酸酸化为单铵,最后氨化得甘草酸二铵.结果 得到含量≥99%的白色产品,经MS、1HNMR、13CNMR、UV确定结构.结论 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质量易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甘草酸单铵结合低能量氦-氖激光,观察治疗银屑病患者。方法6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同时用甘草酸单铵静脉滴注,共36例;B组仅用甘草酸单铵,共26例。通过30d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2.2%,其中A组有效率88.9%,B组73.1%(经Ridit检验,U=2.76,P<0.01),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甘草酸单铵结合氦-氖激光治疗银屑病,比单用甘草酸单铵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甘草酸单铵免疫药理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草酸单铵为甘草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的衍生物。给小鼠口服甘草酸单铵5d后,发现小鼠脾脏重量显著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和碳粒廓清指数显著增加。大鼠淋巴细胞在8×10~(-10)M和8×10~(-7)M的甘草酸单铵浓度下,分泌PGE量显著增加。小鼠口服甘草酸单铵5d后,脾脏PGE_2和cAMP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甘草酸单铵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C18 (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mol/L乙酸铵溶液-冰乙酸(70:30:1);检测波长:250nm。结果:有效的分离了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各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的20.0%,最大杂质不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的10.0%;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磷酸溶液(38∶62);检测波长为252nm,结果及结论甘草酸单铵在25~1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7),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48%和1.59%,检测限为2ng。  相似文献   

13.
姚楠 《北方药学》2020,(2):33-34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与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ALT及AST水平下降幅度均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0%(37/40),相对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在常规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基础上辅助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能够加快恢复,降低ALT及AS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6例采用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2组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72.22%,对照组有效率为4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掌跖脓疱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陶丽萍 《海峡药学》2012,(10):251-253
目的比较甘草酸二铵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治疗药源性肝损害的疗效及经济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B组(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结果 A、B两组的成本-效益比值分别为2.25元、7.88元。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肝损害更有效、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青梅感冒冲剂中甘草酸单胺盐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DiamonsidTM-C18色谱柱 ,甲醇 -0 .2mol·L-1醋酸铵 -冰醋酸 (6 7∶33∶1)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 5 0nm ,柱温为室温。结果 甘草酸单胺盐的浓度在 0 .0 4 95~ 0 .792m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8.6 2 % ,方法精密度RSD =2 .4 9% (n =6 )。结论 所用方法可用于青梅感冒冲剂中甘草酸单胺盐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Meta分析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LN、Ⅳ-C)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ISI web of knowledge、CNKI、PUBMED和Cochrane 图书馆,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1年8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在按照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对同质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排除与筛选,共纳入5篇文献,患者总数共498例,涉及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甘草酸单铵υs丹参,甘草酸单铵+丹参μs丹参,甘草酸单铵+复方丹参+鳖甲软肝片μs复方益肝灵,甘草酸单铵μs一般护肝或加用肝炎灵,所纳入的研究均为随机设计实验,均没有描述分配隐藏的方法和盲法.结论 甘草酸单铵对肝纤维化指标LN的疗效优于单用丹参,对HA、Ⅳ-C、PCⅢ的疗效优于一般护肝或加用肝炎灵,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甘草酸单铵+丹参对肝纤维化指标HA、Ⅳ-C、LN的疗效优于丹参,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甘草酸单铵+复方丹参+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HA、LN、ⅣC指标的疗效优于复方益肝灵,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分别配伍转化糖电解质溶液、转化糖溶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数。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复方甘草酸单铵S与转化糖电解质溶液配合后的不溶性微粒数量。结果转化糖溶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与其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未超过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转化糖电解质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配伍明显超过标准,且长时间存放后出现絮状沉淀。结论转化糖电解质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配伍可导致微粒超标,两者间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避免混合配伍。  相似文献   

19.
3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酸二铵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瑛  王佩 《中国药业》2004,13(12):46-46
目的:比较测定甘草酸二铵含量的3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用水作溶剂,甘草酸二铵测定波长为252 nm,烟酰胺波长为261 nm,吸收系数(E1m)用5台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甘草酸二铵浓度在9.64~57.84μg/mL之间与吸收度线性良好,r=0.999 8,吸收系数法,甘草酸二铵对照品法及烟酰胺对照品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9.64%,99.32%及95.84%,RSD均为0.7%(n=6).结论:用吸收系数和甘草酸二铵对照品法测定本品含量,结果基本一致,而烟酰胺对照品法测定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单铵S用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86例,根据患者就医先后顺序编号(1~86号),其中1~43号予以异甘草酸镁治疗设为异甘草酸镁组,44~86号予以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设为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甘草酸镁组显效率为76.74%,高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的55.81%(P<0.05);治疗2周后,异甘草酸镁组ALT、TBIL水平低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P<0.05);异甘草酸镁组SOD、NO水平高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