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7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经阴道彩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 经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确诊70例,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彩超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癌5例.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相比,经阴道彩超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81%(73/77),76.62%(59/77)和90.91%(70/77).经阴道彩超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厚于萎缩性子宫内膜[(11.32± 4.17),(8.85±3.42),(9.32±1.97),(20.78±9.48) mm比(3.16±1.0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均无血流信号,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管阻力指数分别为0.61±0.01,0.68±0.04,0.41±0.0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良性病变[(20.78±9.48) mm比(8.96±5.42) mm],血管阻力指数低于良性病变(0.41±0.02比0.71±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价值高,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筛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秀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60-1761
目的:运用阴道超声观察与分析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变,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方法:观察34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宫腔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有效地诊断出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内膜厚度≤5mm,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阻力指数最低≤0.4。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刮术前最佳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应用阴道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53例绝经后妇女阴道B超检查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41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手术及诊断性刮宫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息肉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炎6例,其他5例。对其中19例行宫腔镜直视下手术,17例行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率为90.3%。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可初步筛查诊断,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对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具有可靠的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成秀 《工企医刊》2006,19(2):23-24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鉴别诊断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方法:观察98例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宫腔镜或手术证实。结果:有效地诊断了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粘膜下肌瘤、内膜息内和子宫内膜癌。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较为准确地诊断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3月间来该院妇产科健康体检,B超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改变的320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子宫息肉在无症状患者中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阴道出血患者,而子宫内膜癌在阴道出血患者中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例数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例数则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病理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对于子宫内膜≤4 mm并且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应当进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对入组的研究对象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研究对象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积液情况、血流情况、回声特征、阻力指数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刮宫术以获取病理标本(金标准),以计算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2.75%;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4.12%;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3.65%;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4.03%。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厚度、有宫腔积液人数占比、有血流显示人数占比、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子...  相似文献   

7.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方法:观察3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诊刮或手术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效地诊断和鉴别诊断了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和萎缩性内膜;子宫内膜癌的阻力指数最低为0.35±0.0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为准确地检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马萍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1-112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日本阿洛卡-630超声诊断仪对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诊断,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诊断为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为18例,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另外22例确定为因药物引起的出血.结论阴道超声是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妇科接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病例,纳入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病理检查中黏膜下肌瘤患者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0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20例。而超声检查结果为:黏膜下肌瘤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癌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例、诊断准确性100.00%,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9例,诊断准确性95.00%。两种检查方式病症诊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超声检查结果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仅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率低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子宫内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2018年9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0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盆腔超声、宫腔镜检查,并经宫腔镜手术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获取病理诊断结果。分析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特征,不同绝经时间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病理类型、不同年龄患者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病理类型,并分析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特征多表现为绝经1年及以上出现阴道点滴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经妇科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厚度≥5 mm。220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诱发出血原因主要以子宫良性病变为主,占69. 55%,其次是子宫内膜癌,占24. 55%。不同绝经时间患者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年龄患者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既往糖尿病史、既往高血压史、超重或肥胖、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超重或肥胖、年龄65岁是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子宫良性病变是诱发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病因,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及绝经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且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积极予以治疗可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彩超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准确率的影响,为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院接受子宫内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同日依次行经腹部彩超与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彩超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图像清晰度,比较良、恶性病变的血流信号。结果经阴道彩超检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萎缩性内膜、子宫内膜癌例数及符合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阴道彩超检查检出优级图像率及清晰度得分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阴道彩超检查出的115例良性病变患者中只有24例患者有血流显示,占21. 1%,而恶性病变患者中13例均有血流显示,占100%,良性病变动脉阻力指数为(0. 73±0. 16),恶性病变动脉阻力指数为(0. 35±0. 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经阴道彩超能够较准确地检查出子宫内膜病变,且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无创、成像优良,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结构,诊断子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TVCDS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VCDS检查的符合率,比较不同病变类型的TVCDS检查结果和图像表现。结果TVCDS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92.68%、91.67%。与子宫内膜癌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血流阻力更高,宫腔积液比例更低(P<0.05);与子宫内膜息肉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血流显示、子宫内膜增厚>10 mm比例均更高(P<0.05)。结论TVCDS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准确判断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建兴  王肖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80-3181
目的:探讨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2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妇女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回声及血流,及周围附件情况,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内膜厚度<5mm 99例,病检萎缩性子宫内膜75例,子宫内膜炎24例;子宫内膜单纯及复杂增生83例,子宫内膜息肉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内膜厚度为5~12mm;子宫内膜癌20例,内膜厚度10~22mm,彩色多普勒显示R10.42±0.04,1例内膜癌误诊;另见3例为卵巢输卵管肿瘤引起子宫出血。并随着出血距绝经年限的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结论:超声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超声结果不明确者,应进一步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刘津  杜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44-1046
目的 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82例,均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间诊断符合率.结果 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者76例,诊断符合率92.68%,误诊6例,误诊率7.32%,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11%、95.65%、100.00%、80.00%、75.00%,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符合者47例,诊断符合率57.32%,误诊35例,误诊率42.68%,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53%、56.52%、58.33%、40.00%、50.00%,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整体诊断符合率在不同超声检查方法间比较(萎缩性内膜与子宫内膜癌例数太少未作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检查良性病变血流信号显示率21.92%,动脉阻力指数(0.72±0.13),恶性病变血流信号显示率100.00%,动脉阻力指数(0.3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建议作为已婚妇女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子宫内膜病变主要包括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等~([1-5]),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诊断刮宫。有研究报道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具有一定损伤性~([6,7])。本研究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4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并以相应的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298-1299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与阴道B超检查诊断女性绝经后异常出血病因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绝经后出现异常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结果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萎缩性子宫内膜26例,宫颈息肉6例,子宫内膜癌3例,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肌瘤2例。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的准确度为100.0%,非器质性病变、宫腔内良性病变分别为78.1%、60.9%。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准确度为87.5%,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检查准确度为96.3%、100.0%、100.0%,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检查准确度为50.0%。结论宫腔镜检查诊断女性绝经后异常出血病因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有效反映患者的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收治的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和9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组)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对比二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的子宫内膜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发生率和子宫内膜与邻近肌层分界不清晰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44、5.306,P<0.05).子宫内膜癌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而病灶血流阻力指数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06、7.452,P<0.05).子宫内膜癌组的病灶血流Ⅱ级+Ⅲ级占76.67%,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的3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8,P<0.05).子宫内膜息肉组的平均血流速度(TAV)、搏动指数(PI)、子宫黏膜下肌瘤之间的动脉阻力指数(RI)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5、8.389、26.653,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地鉴别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149例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进行检查,术前均行超声,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术。结果:在149例病例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黏膜下肌瘤2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子宫内膜息肉4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萎缩性内膜炎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1.6%;子宫内膜增生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1.9%;子宫内膜癌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9%。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因可以镜下定位诊刮,亦提高了诊断率。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诊断率及治疗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阴道出血17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类型,明确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70例病人采用B超、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良性疾病75例占44.1%,功能性疾病67例占39.4%,恶性肿瘤23例占13.5%,癌前病变5例占2.9%。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萎缩性子宫内膜占25.3%,其次是子宫内膜炎占20.0%,内膜息肉占12.9%,子宫内膜癌占11. 8%,子宫内膜增生占10.6%,宫颈息肉占5.3%,粘膜下肌瘤占4.2%,分泌期子宫内膜较少见占1.2%。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是良性疾病及功能性疾病,但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病仍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应积极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早排除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阴道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以及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9月~200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妇女169名进行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并对其行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对其中初诊未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或者不典型增生的128名患者进行超过5年的随访。结果:169名患者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20人(11.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人(1.8%)。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mm的患者中未发现有子宫内膜癌发生;内膜厚度>4mm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是45.3%。诊刮报告无异常的128名患者5年随访报告,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为12人(9.4%);再发阴道流血的36例患者中有12例发现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33.3%)。但初诊时内膜厚度≤4mm者即使再次阴道出血,也没有发现有该类病变。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患者阴道超声见子宫内膜厚度≤4mm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试验的截点,可作为选择诊刮活检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