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血管炎光凝及玻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及视力判定单纯光凝及玻切加眼内光凝治疗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Eales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光凝67眼及3l眼玻切加光凝者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力的变化。结果 光凝组无灌注区消退31眼(55.4%)、改善17眼(30.4%)、不变4眼(7.1%)、恶化4眼(7.1%);新生血管消退30眼(50.8%)、改善19眼(32.2%)、不变6眼(10.2%)、恶化4眼(6.8%)。术后第一次造影,光凝组25眼存在无灌注,玻切组仅2眼;光凝组29眼存在新生血管,玻切组为3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光凝组分别为30眼、47眼,玻切组为0眼和5眼;≥0.05者光凝组分别为54眼、60眼,玻切组为11眼、20眼。结论 玻切后眼底造影情况较好与眼内光凝较充分有关,玻切后残眼数多与大量积血或网脱对黄斑部的损伤以及玻切手术对黄斑部损害有关。故对Eales病患者应早期行眼底造影检查,一旦发现有激光治疗指征,应尽早治疗;治疗后应复查造影、补充治疗,以免治疗不彻底造成玻璃体的反复大量出血对视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氩激光光凝治疗疗效.方法 对39例(60眼)白内瘴术后DR患者施行激光光凝,以视力和跟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提高者25眼,占41.6%,视力不变者30眼,占50%,总有效率91.67%,视力下降者5眼, 占8.33%,均为PDR.眼底情况,3个月后行FFA检查,显示光凝斑均匀清晰,新生血管萎缩, 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部分吸收.56只眼在观察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全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吸收者54眼,有效率90%,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52眼,有效率86.67%.无灌注区消失56眼,有效93.33%.黄斑水肿26眼中吸收或部分吸收者25眼占96.2%.不变1眼.结论 适时的白内障摘除联合IOL置入,合理及时的激光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放置大直径IOL又是完善眼底激光治疗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激光光凝治疗效果及光凝后的远期效果, 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采用美国IRIS532半导体眼科激光治疗仪行视网膜光凝术.结果:视网膜光凝术6个月后随访,34眼视力提高1~3行,占60.7%;20眼视力无变化,占35.7%;2眼视力下降,占3.5%.6个月后行FFA检查.56 眼在观察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适时的白内障摘除联合IOL 植入,合理及时的激光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8例(68眼),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变化。结果6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48眼(占7l%);不变15眼(占22%);下降5眼(占7%);FFA对比观察有效54眼(占80%);好转11眼(占16%);无效3眼(占4%)。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减少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并能促使黄斑水肿消退,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视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术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控制效果。方法对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95例(143眼)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1例(88眼)行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术后进行视力和眼底随访12个月。结果 (1)光凝治疗12个月后NPDR组视力提高、不变和下降者分别为14眼(9.79%)、125眼(87.41%)和4眼(2.80%),PDR组分别为3眼(3.41%)、73眼(82.96%)和12眼(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3,P=0.001)。(2)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显示,NPDR组眼底改善、稳定和恶化分别为17眼(11.89%)、120眼(83.92%)和6眼(4.20%),而PDR组分别为4眼(4.55%)、76眼(86.36%)和8眼(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3,P=0.020)。结论激光光凝术对不同级别DR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中、重度NPDR患者较PDR患者能够从光凝治疗中获得更为稳定的视力和眼底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指导下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对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色素上皮渗漏点在中心凹200μm以外的52病例中选择24例行激光治疗,28例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及维生素辅助支持治疗。随访3个月,将症状好转、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视网膜下液明显吸收者视为治疗有效。结果药物治疗组2例(7.14%)治疗有效,其余患者无明显改变;激光治疗组中14例(58.33%)有效,其余无改善,无1例出现病情恶化。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以准确诊断并指导激光光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激光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筛选60例(108眼)经临床确诊为Eales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FFA检查后选择眼底病变区域行激光光凝。对照组不经FFA检查,直接行视网膜光凝。6个月后两组病例均用FFA检查视网膜、血管病变是否好转,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视野改变,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3例58眼Eales病患眼治疗有效54眼(93.1%),无效4眼(6.9%)。对照组27例50眼Eales病患眼治疗有效34眼(68.0%),无效16眼(32.0%)。研究组58眼激光光凝后均无视野改变,对照组50眼激光光凝后均有不同程度视野缩小。结论依据FFA检查对Eales病激光光凝,治疗效果优于不经FFA检查直接行视网膜光凝。FFA为进一步探讨Eales病的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Eales病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丁菘 《现代保健》2010,(16):27-28
目的分析评价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首次玻璃体积血对出血吸收和保存视力及阻止病变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首次玻璃体积血患者20例(20眼),根据出血量决定光凝治疗时机,并逐步完成全部视网膜的激光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恢复、出血吸收及视网膜增殖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完成光凝历时1.5~3个月,光凝次数6~8次。玻璃体积血全部吸收,视力稳定或提高,均达到临床治愈,有效率100%。结论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首次玻璃体积血效果好,可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并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应用消炎痛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43例4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口服消炎痛并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前房角、虹膜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结束,术眼眼压降至21mmHg以下者29眼(67.44%),24~42mmHg者11眼(25.58%),42mmHg以上3眼(6.98%)。36眼视力维持在术前水平(83.72%),7眼视力下降(16.28%)。Schelemm氏管充血消失及新生血管部分闭塞21眼(48.84%),前房角无变化17眼(39.54%),前房角粘连范围增加5眼(11.63%)。虹膜粗大血管变细或消除23眼(53.49%),无明显变化15眼(34.88%),虹膜新生血管变粗大5眼(11.63%)。结论术前、术后服用消炎痛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32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20例740眼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例,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术前、术后视力的差异无显著性。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盘和视网膜的新生血管部分消退。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新生血管消退,有效地阻止了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210例(378眼)诊断为Ⅲ-Ⅳ期D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激光光凝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1-2周及1-2月时随访患者视网膜出血情况、视功能情况,并在激光治疗第3个月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视网膜出血情况、视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2月后视网膜出血、渗出和水肿消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月FFA显示新生血管消退和无灌注区激光覆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能缩短DR激光治疗后的恢复时间,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某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94例患者(102只眼)治疗后经过3~6个月随访发现102只眼中有10只眼视力恢复至0.4以上,视力0.02~0.4之间的眼数由术前49只增加到术后80只眼。术前发生视网膜脱离的41只眼在术后均获得复位,随访期间均未复发。该组102只眼中有12只眼在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光凝封闭。术后有8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其中4只眼经过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1例在随访期间发生内吸收,而另外3只眼均放弃治疗;在光凝期间有3例出现玻璃体再出血,2只眼内吸收后自行消失,1只眼再次手术治愈;发生暂时性高眼压2眼;并发性白内障l眼,术后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手术预后,且术后并发症少,能迅速恢复患者视力,减少失明率,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炎患者34例(39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1个月后无效,改行标准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并于术中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补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14例,占41.18%。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平均厚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视力提高0.05以上者26例(29眼),占74.36%,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伴玻璃体出血,可有效预防视网膜坏死,较好地保留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氪黄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氪黄激光对50例(55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进行直接光凝封闭渗漏点,定期随访。结果55只眼在1周内治愈7只眼,2周内治愈者15只眼,3周内治愈15只眼,4周内治愈者8只眼,4周以上治愈者10只眼。3例4只眼有复发。结论氪黄激光光凝对中浆病疗效确实,可明显缩短病程,防止复发,是治疗中浆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氟丙烷(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38只眼,12例12只眼单行C3F8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6例26只眼在C3F8眼内填充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结果 非光凝组7只眼复发,占58.3%,术后矫正视力0.1以上视力8只眼,占66.7%;光凝组2只眼复发,占7.7%,术后有17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65.4%.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9<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C3F8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远期效果。方法对屈光度为-12.0-22.0 D的21例35眼超高度近视,采用Phakic-6H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治,术后连续观察6年以上。结果术后6年的裸眼视力0.3-22.0 D的21例35眼超高度近视,采用Phakic-6H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治,术后连续观察6年以上。结果术后6年的裸眼视力0.31.2,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4眼(40.0%);最佳矫正视力0.41.2,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4眼(40.0%);最佳矫正视力0.41.2,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77.1%),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者。术后6年屈光状态为0.001.2,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77.1%),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者。术后6年屈光状态为0.00-3.00 D。术前、术后6年平均眼压分别为(14.80±2.33)mm Hg、(15.24±2.75)mm Hg,对比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计数术前为(3 110±259)个/mm2,术后6年为(2 746±365)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2眼出现眼压升高,1眼前房出血,均经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矫治超高度近视方法,且远期治疗效果显著。但仍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长期随访,特别是跟踪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眼化学伤的治疗经验。方法:(1)生理盐水冲洗酸烧伤用2%碳酸氢钠,碱烧伤用3%硼酸水冲眼;(2)球结膜高度水肿行球结膜放射状切开,重症碱烧伤或房水混浊者2h内行前房穿刺术;(3)碱烧伤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酸烧伤球结膜下注射磺胺嘧啶;(4)阿托品散瞳,贝复舒眼液及抗生素眼液点眼;(5)自血治疗及全身用药;(6)高压氧治疗。结果:1度烧伤31眼经治疗后视力均恢复至0.8以上;结膜光洁,角膜透明。2度烧伤16眼,视力恢复至0.3者2眼,0.4~0.6者6眼,0.7~1.0者8眼,角膜云翳2眼。3度烧伤9眼,视力恢复至0.05者1眼,0.1~0.3者4眼,0.4~0.6者5眼,角膜云翳4眼,角膜新生血管1眼。4度烧伤8眼,视力恢复至<0.02者4眼,0.05~0.1者3眼。0.2者1眼,角膜混浊5眼,角膜白斑2眼。结论:眼化学伤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6月行巩膜外加压术后给予氩激光光凝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2例82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82眼中,视网膜完全复位78眼(95.1%),术后矫正视力>0.05者76眼(92.6%),最佳视力为1.0。结论将巩膜外加压术冷凝改为术后氩激光光凝,可简化术中操作,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邓春霞  苏光  李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4881-4883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80例根据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大活络胶囊,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视力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3%和80.0%,对照组分别为17.1%和6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视网膜微动脉瘤数目和出血渗漏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眼底FFA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中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有1眼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大活络胶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疗效显著,视力改善明显,安全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