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
<正>目的:观察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IQGAP1信号通路在C.pn感染促进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及结果:微管腔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与其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EC)的迁移能力有关。随后,我们发现,C.pn感染可能通过促使IQGAP1酪氨酸和丝氨酸磷酸化而诱导血管新生。免疫共 相似文献
2.
周瑞丰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8,18(3):207-210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受到多种因子的调节,包括血管新生诱导剂和抑制剂,这些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结果与肿瘤及血管新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IV)通过调控蛋白激酶D1(PKD1)-组蛋白脱乙酰酶5(HDAC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促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大鼠分成模型组、AS-IV治疗组和AS-IV+CID755673(PKD1阻断剂)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4周后处死大鼠,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RT-PCR分析心肌组织中PKD1、HDAC5和VEGF m 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组织中PKD1、VEGF及HDAC5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假手术组和DMSO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正常,而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紊乱,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明显;AS-IV治疗后,心肌组织形态改善明显,且新生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AS-IV+CID755673处理后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再次趋向紊乱,坏死细胞增多,部分血管闭合。模型组心肌组织中PKD1、HDAC5和VEGF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DMSO组(P0.05),而AS-IV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AS-IV+CID755673组明显低于AS-IV组(P0.05)。结论:AS-IV可部分通过调控PKD1-HDAC5-VEGF信号通路发挥促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
<正>目的:Bach1是一个转录抑制因子,在内皮细胞表达。但是Bach1是否调控血管新生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Bach1在血管新生和Wnt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和结果:在小鼠下肢缺血模型,Bach1基因敲除小鼠缺血肢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密度,以及促血管新生相关因子(IL-8和VEGF)增多。Bach1基因敲除小鼠的原代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6,(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心肌缺血预处理上调蛋白1(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upregulated protein 1,MIPU1)促进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m RNA测序分析MIPU1过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m RNA差异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检测MIPU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MMP14)启动子区结合情况;采用Matrigel、划痕和Transwell分析HUVEC管型形成和迁移;采用Western blot和定量PCR分别检测MIPU1和MMP14蛋白质和m RNA表达;采用LAD建立慢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CD31免疫组化分析缺血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微血管形成。结果:免疫组化和HE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心肌中组织损伤加重伴随有CD31~+微血管数目增加,同时心肌组织中MMP14和MIPU1蛋白和m RNA表达增加。RNA测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PU1过表达HUVEC中MMP14 m RNA增加约4倍。MMP14特异性si RNA转染显著下调MMP14蛋白表达后,可抑制MIPU1促HUVEC管型形成和迁移作用;相反,MMP14过表达可增加MIPU1的上述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MP14启动子区含有2个MIPU1结合元件核心序列(CTTA),CHIP结果显示MIPU1与MMP14启动子区-217~-221 bp和-110~-106 bp处的CTTA有结合。结论:MIPU1通过上调MMP14促进HUVEC的管型形成和迁移作用,这一调节机制可能参与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新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抵抗素分子α/炎症区域分子1(RELMα/FIZZ1)对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MOVAS Ca~(2+)/CaM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AEC)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培养的MAEC分为p GSadeno-HK组、p GSadeno-RELMα/FIZZ1组、p GSadeno-sh RNA control组和p GSadeno-sh RNA RELMα/FIZZ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基质胶管腔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情况;同时将离体培养的MOVAS细胞分为p GSadeno-HK组、p GSadeno-RELMα/FIZZ1组、p GSadeno-sh RNA control组和p GSadeno-sh RNA RELMα/FIZZ1组,MTT法检测MOVAS的细胞活力变化,Fluo-3 AM钙离子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Ca~(2+)浓度,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钙调蛋白(Ca M)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RELMα/FIZZ1显著提高MAEC的细胞活力,管腔形成数目显著增加(P0.05);干扰RELMα/FIZZ1的表达显著抑制MAEC的细胞活力和管腔形成(P0.05)。过表达RELMα/FIZZ1显著促进MOVAS的细胞活力,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增强,Ca M和MLCK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干扰RELMα/FIZZ1的表达显著抑制MOVAS的细胞活力,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降低,CaM和MLCK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RELMα/FIZZ1信号通路参与血管管腔的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内Ca2+浓度变化调节细胞内Ca M和MLCK的表达,进而对管腔相应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9)
目的探索ZNF330对红系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hemin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用real-time PCR检测ZNF330的表达;ZNF330的RNAi慢病毒颗粒感染CD34+细胞并向红系诱导后用real-time PCR检测CD235a和γ-globin的表达。在293T/17细胞中,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ZNF330是否具有转录激活作用;在293T/17细胞中,用Co-IP检测ZNF330与mRNA降解途径中ZNF408的相互作用。结果在hemin诱导的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ZNF330表达逐渐升高;抑制ZNF330后,CD34+细胞中红系分化标志CD235a和γ-globin的表达下降(P0.05);未检测到ZNF330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双向Co-IP证明ZNF330与ZNF408是相互作用蛋白。结论ZNF330促进红系细胞分化,一个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与一个参与mRNA降解途径的因子ZNF408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动员自体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至外周血,趋化其至创面,促进创面血管新生。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管内皮祖细胞动员效果的时效关系。
方法: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腹腔注射7 d动员小鼠血管内皮祖细胞,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定点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以比较动员效果,优选安全有效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剂量,并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内皮祖细胞对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在开始注射后1,3,5,7,10,14 d等6个时间点内,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无明显变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逐渐增加,于7 d达到高峰。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内皮祖细胞比例较低剂量组增加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结果可见,促红细胞生成素连续7 d腹腔注射能增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在动员后第7天时达到高峰,效果成剂量依赖性,并能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生成素-1(Ang-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调控与其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 L-NAME(NOS抑制剂)组、辛伐他汀+ AMG386 (Ang-1抑制剂)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术后2 d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 mg/(kg·d) ),辛伐他汀+L-NAME(40 mg/(kg·d) ),辛伐他汀+AMG386(10 mg/(kg·wk)),均为2 周,以CD31染色新生血管并检测新生血管密度;以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缺血区心肌Ang-1、eNOS、丝氨酸1177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的表达。结果(1)辛伐他汀使AMI后缺血区心肌新生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 ),而L-NAME 、AMG386则显著抑制了辛伐他汀的促心肌血管新生作用(P<0.05)。(2)辛伐他汀使AMI后缺血区心肌Ang-1、eNOS、p-eNOS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而AMG386使辛伐他汀上调p-eNOS表达的作用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辛伐他汀促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与其上调Ang-1、eNOS的表达及促进eNOS磷酸化有关,其中eNOS磷酸化可能是介导Ang-1促血管新生作用的下游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Angiopoietin-1 (Ang-1) is a newly-found endothelium-specific proangiogenic factor and it had been proved essential roles in both vasculogenesis and angiogensis. Among them, its anti - leakage abihty may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hcations in chnical treatment of vascular hyper-permeability in a variety of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diabetic retinopathy, rheumatoid arthritis, asthma. In this review, some research progresses focused on this aspec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GS-RH2)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调节作用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组)和实验组(GS-RH2组),每组18只。各组经相应处理后,观察并分析动物的一般生存状况及神经功能评分;并在干预的第1、3和7天测定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行为障碍,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且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7 d之后,GS-RH2组动物神经行为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微血管密度分析显示,随动物生存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MVD值呈升高的趋势,而模型组大鼠MVD值则呈下降趋势,且在第7天时,实验组MVD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模型组MDA的含量均升高,SOD和GSH-Px的活性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干预7 d之后,GS-RH2组MDA的含量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干预7 d之后,实验组Nrf2及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Kea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H2可促进MCAO大鼠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低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起关键作用。组织或细胞低氧后 ,生成的低氧诱导因子 1主要通过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转录活化 ,并增加其mRNA的稳定性 ,以及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4)
早期对Slit-Robo信号通路的研究集中在神经系统中,其中Slit-Robo通路在神经生长导向及多系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Slit-Robo通路的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促进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 Chemerin / CMKLR1 对 RF / 6A 细胞自噬和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 将 RF / 6A 细胞分为对照组, 1、 10、 100 nmol / L chemerin 组, CMKLR1 受体抑制剂组 (10 nmol / L chemerin + α-NETA)。 培养24 h 后利用 Western 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 LC3、 Beclin-1 表达水平, CCK8 法、 Transwell 及基质胶法检测RF / 6A 细胞增殖, 迁移, 管腔形成。 结果 LC3、 Beclin-1 在 3 种浓度 chemerin 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 (P<0. 05), 与 10 nmol / L chemerin 组相比, CMKLR1 受体抑制剂组 LC3、 Beclin-1 表达水平降低 (P< 0. 05)。 相比对照组, 10 nmol / L、 100 nmol / L chemerin 组促进细胞增殖, 而抑制剂组作用相反 (P< 0. 05); 对照组、 10 nmol / L chemerin 组、 CMKLR1 受体抑制剂组 3 组细胞迁移数分别是 52. 8 ± 5. 6、 69. 5 ± 3. 6、 39. 5 ± 7. 5 (P <0. 05), 3 组细胞管腔形成长度分别是 10 215 ± 912、 12 925 ± 1 768、 10 672 ± 735 ( P< 0. 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hemerin / CMKLR1 通路能够激活 RF / 6A 细胞自噬, 促进细胞增殖、 迁移和管腔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