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仙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伴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老年RA伴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钙剂、维生素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仙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检测血清细胞因子、MMP、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BMD)并评估其症状、体征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月后2组IL-6、IL-17、TNF-α降低,MMP-2、MMP-9、MMP-13降低,BGP升高,BALP、CTX-Ⅰ降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降低,治疗2个月后2组腰椎L1~L4、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BMD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IL-6、IL-17、TNF-α较低,MMP-2、MMP-9、MMP-13较低,BGP较高,BALP、CTX-Ⅰ较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较低,治疗2个月后腰椎L1~L4 BMD较高,总有效率较高。结论:二仙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效果确切,可能与下调IL-17、MMP-9表达有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临床观察。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而对观察组在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干预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水平、各部位骨密度值(BMD)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5、3.656、22.889、3.469;P0.05);②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以及关节压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0、7.165、4.211、5.545;P0.05);③观察组的腰椎BMD、左侧前臂BMD以及左侧髋关节B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8、-3.798、-2.786;P0.05);④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6;P0.05)。结论:采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风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骨密度,改善关节功能以缓解疼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温经通络法外治类风湿关节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法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用温经通络中药治疗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疼痛、肿胀、压痛、晨僵、握力变化,以了解中药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疼痛评价、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积分均下降,握力提高。总体疗效评价:临床缓解率8.57%,显效率11.43%,有效率71.43%,无效率8.57%,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温经通络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肾健骨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L/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共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片20mg每日1次,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碳酸钙D3片1片每日1次,阿法骨化醇胶囊0.5μ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补肾健骨汤(免煎剂)。疗程1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外周血OPG和RANKL含量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升高OPG水平、降低RANKL水平、RANKL/OPG比值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内两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能提高人体血清中OPG水平,降低RANKL水平和RANKL/OPG的比值,阻止局部骨吸收,达到延缓骨破坏、促进骨修复的目的,有明显的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5):603-604
目的:探讨观察四妙二藤汤加味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复发率。方法:将就诊的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以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妙二藤汤加味,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分级、关节疼痛指数、血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并统计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四妙二藤汤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为(24±14)min,关节疼痛指数为(0.31±0.38),关节肿胀指数为(0.43±0.48),对照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为(51±12)min,关节疼痛指数为(0.96±0.47),关节肿胀指数为(1.05±0.55),且四妙二藤汤能更好的降低患者的血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RP和类风湿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二藤汤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测定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值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的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医补肾通络方联合使用鲑鱼降钙素针剂,1支/d肌注,维D2磷酸氢钙片1片/d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只运用鲑鱼降钙素针剂,维D2磷酸氢钙片,连续服用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和骨代谢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6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钙离子、红细胞沉降率和骨密度统计结果无差异,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别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指标明显下降,钙离子与骨密度指标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统计结果无差异,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医补肾通络的治疗方法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改善骨质流失,调节骨代谢,缓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住院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补肾通络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总体疗效,包括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 93%)(χ2=5. 65,P=0. 02);治疗后,观察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骨质流失,改善患者骨代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5例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50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抗风湿类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成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手平均握力、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及研究铺灸治疗寒湿型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探讨一种高效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纳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铺灸组,每组54例,通过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等指标,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及对各组治疗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检测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并综合分析铺灸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铺灸组、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及血沉(P0.05);(2)铺灸组治疗寒湿性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灸结合西药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于西药治疗疗效,进一步推论铺灸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行以自拟中药方剂"关节舒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自拟中药方剂"关节舒散"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压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功能障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行以自拟中药方剂"关节舒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SR、CRP和RF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及RF水平差异、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及R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研究组治疗后ESR(29.24±12.16)mm/h、CRP(31.24±12.06)mm/L、RF(69.54±31.51)IU/ml,对照组治疗后ESR(52.01±15.35)mm/h、CRP(54.05±26.27)mm/L、RF(112.15±43.06)IU/ml,两组各指标对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生率为7.5%,研究组不良发生率为11.3%,两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能有效缓解活动期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症状,降低ESR与CRP及RF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温阳散寒除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实际治疗方案将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温阳散寒除湿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变化情况和疼痛评分(VAS)、病情总体评分(PGA)、医生病情总体评分(MDGA)。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21.03±9.14 min、2.23±0.61个、1.40±0.39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6.27±11.30 min、3.28±0.82个、2.75±0.49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PGA、MDGA评分(2.37±0.90分、1.48±1.60分、1.36±1.4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1±1.14分、2.48±1.28分、2.46±1.15分)。结论:温阳散寒除湿方治疗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琪素-25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琪素-25丸口服,疗程共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数、15m步行时间及ESR、CRP、RF、LgG、LgA、LgM等指标的变化,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数、15m步行时间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ESR、CRP、RF、LgG、LgA、LgM等指标检测值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琪素-25丸对RA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与抗风湿药(甲氨蝶呤片)联合使用,可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34-136
目的分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出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治的88例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将其纳入A组与B组各44例,A组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B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指标(CRP、RF)以及不良反应(皮疹、腹泻、瘙痒、肝功能异常)。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90.9%,40/44)高于A组(70.5%,31/44),B组治疗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32.1±10.0) min、(16.8±5.5)分、(5.7±1.3)分]短(低)于A组[(76.9±15.2) min、(29.5±8.3)分、(12.4±3.8)分],B组治疗后的CRP、RF水平[(14.5±1.1) mg/L、(67.3±6.0) IU/mL]低于A组[(19.2±1.3) mg/L、(86.6±8.3) IU/mL](均P 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5/44)与A组(13.6%,6/44)相当(P 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指标,与单纯来氟米特治疗相比未新增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桂枝乌头汤联合艾拉莫德(T-614)治疗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自拟桂枝乌头汤联合T-614治疗50例RA患者纳入观察组范围,按平衡原则筛选此时间段仅行T-614治疗的50例RA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关节发热、关节发热及屈伸不利症候积分、晨僵时间、Lansbury关节指数及关节肿胀数、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日常生活工作能力(ADL)、生活治疗量表(QOL)、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关节发热等中医症候积分、晨僵时间、Lansbury关节指数、关节肿胀数、Hs-CRP、ESR、RF均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ADL、QOL评分上升且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拟桂枝乌头汤联合T-614治疗RA安全性及疗效均有保证,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更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凤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予抗风湿药及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予与观察组相同的抗风湿药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关节压痛及双手平均握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症状指标较治疗前亦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两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AssessmentQuestionnaire,HAQ)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观察组CR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抗风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尪痹片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R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相关指标改善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类风湿关节炎骨与关节受累的表现。中医将RA继发骨质疏松归入"骨痿""骨痹"的畴。历代医家对骨痿、骨痹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都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而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与肾虚关系密切,补肾为治疗RA继发骨质疏松的常用法则。现代中医药运用补肾法,为RA继发骨质疏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等)的变化情况;并检测ESR、CRP、补体C3、RF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补体C3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改善RA患者免疫指标紊乱,降低ESR、CRP等活动性指标,并能较快地缓解患者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