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凡 《光明中医》2009,24(6):1140-1141
急腹症一般起病急骤,情况紧迫,在治疗上须要做到及时迅速地给药或者手术治疗,要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治疗效果.然而对于情况不明者,或者是症状相对缓和者,又或者是有禁忌证而限制手术治疗时,一般都要求保守治疗.在用药保守治疗方面,中医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例如,中医药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就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祖国医学认为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经络闭阻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无论中西医学内科治疗此病,所使用药物多有毒、副作用,久服伤人。我们以"阴痹"、"阳痹"辨证,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祛风胜湿为治疗大法,根据风、寒、湿三邪偏盛调整药物侧重,浸浴外治阴痹诸证,既避免了药物内服的毒副作用,又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风证急,重者不能服药,应重外治.前人在此方面的经验,值得发掘.现整理药法,印证例案,加按发微,以资临床之借鉴.1 鼻疗取嚏是鼻疗之要法,它在中风暴仆的急救中,具有重要价值.例方青金锭:治男女中风痰厥,牙关紧闭,不得开口,难以进药.取此药一锭,凉水磨化,用棉纸蘸药汁,  相似文献   

4.
<正>《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书中总结了治疗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创立了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方法和体系,首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并且该书创立了260余首方剂,被后世历代医家誉为"方书之祖",是中医方剂学的鼻祖。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张仲景所创制的中药剂型种类繁多,除常见的汤剂之外,还有丸剂、酒剂、散剂、洗剂、熏剂、浴剂、搐鼻剂、阴道栓  相似文献   

5.
<正>答:在中医外治方法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皮肤吸收而起作用的。而吸收的多少,直接影响疗效。现将常用的几种赋形剂作一简介。1水剂(包括新鲜药汁):水可以溶解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某些鲜药汁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缺点是缺少粘调度,药粉容易干燥,药效持续性差,需经常更换。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过敏、灼热、针刺样疼痛,红斑、水疱簇集成群。本文介绍对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疗效的外治方法。1.朱砂10g,冰片60g,茶油100ml,调涂患处,每天3次。2.炒王不留行粉,鸡蛋清调涂患处,每天3次。3.大黄20g,黄柏15g,冰片10g,共研细粉,用鱼石脂软膏调敷患处,每天1次。4.虎杖、黄芪、白花蛇舌草各100g,赤芍80g,冰片20g,共研细粉,用食醋调敷患处,每天6次。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是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瘢痕疙瘩色淡红或暗红,质硬常有痒痛,或无自觉症状,形状长圆不一,大小不等。其病发率高,治疗十分棘手。现将对瘢痕疙瘩有良好疗效的外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威灵仙的外治方法拾零中国中医研究院民族医药报报社容小翔(53000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宁在兰(530001)威灵仙为毛莫科植物成灵仙ClemattsChinensisOsbeck的根。历代本草书及民间称呼有能消、蔬灵仙、成答仙、铁脚威...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坏疽的外治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倪××,男,30岁,住南通薛万乡,于1955年秋季,因掮负松木枝,扭伤腰部肌肉,疼痛难忍,约经半年余,始终不愈,后由我诊治,用川、草乌各三钱,白芷、南星、生半夏各五钱,细辛二钱,羊踯躅、生山栀各一两,白芥子五钱,斑猫二十只,共研细末,加入高粱酒、面粉,调和作饼,火上烘热,敷贴患处,如冷时,烘热再贴。彼如法施治后,即感疼痛渐减,继用一次,竟得霍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推广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收住的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全程的心理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通过上述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康复率,使患者及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既提高了康复率,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达到了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浅议外治常用部位的分类与选择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阐述外治常用部位分类与选择的理论依据为基础,纵览古今文献,参以己见,对外治常用部位的分类法及其选择应用作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外治部位虽分布不一,区域广泛,但其分类和选择应用并非无章可循,首次提出外治常用部位的六种分类法,即三焦分类法、穴位与非穴位分类法、循经取穴与局部施治分类法、特定器官部位分类法、体表与窍道分类法和体表区域大体划分分类法,并介绍了各种分类法的内容和应用特点。最后本文选择了脐部、涌泉、膻中和关元等几个外治法中最常用的部位为对象,就其临床应用特点、适应病症和给药方式等分别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吴震西 《中医杂志》2003,44(10):793
<正>答:痤疮是青年男女由于青春期体内内分泌变化,特别是性激素变化而产生的毛囊度脂腺的慢性炎症。中医称“痤疿”、“肺风粉刺”。中医治疗本病的外治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简便有效的方药供选择使用。1苦杏仁数枚,研细末,加鸡蛋清调成糊状,用温热水洗脸后,晚间涂患处,次晨洗去。  相似文献   

14.
吴震西 《中医杂志》2004,45(8):634-634
<正>答:扁平疣是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手背和前臂等处,皮损呈针头至黄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质坚的扁平丘疹,多发于青少年。中医外治法有较好疗效,兹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供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答: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除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外,下列外治方法,可供选择使用。1穴位敷贴法:炒酸枣仁10g,研成细末,与朱砂20g混和研匀,以3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每次取黄豆大一团,置于肤疾宁贴膏中心,贴于患者双侧内关及膻中穴,严重者加贴双侧涌泉穴,1~2日换药1次,3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6.
吴震西 《中医杂志》2005,46(3):234-234
答: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性接触为其传播途径之一.常发生于肛周、外生殖器及其附件区域,皮损特点为淡红色或污灰色的菜花状隆起,小如针头,大如拳头,伴有恶臭.本病属中医"臊瘊"、"阴疮"范畴.中医外治的方法甚多,现选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化疗相关性呃逆是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病以气逆为共同病机,其现代外治方法包括:针刺、灸法、穴位敷贴、鼻嗅法及导引法,其中以灸法有效率最高,其后为导引法和针刺法,未曾尝试之鼻嗅法尚不知疗效。以上几种外治方法均先治标,或有辅以治本,以起止、截邪气内陷之效。  相似文献   

18.
<正>答:阳痿为男性性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多由精神因素影响造成,可选择以下几种外治方法治疗。1壮阳洗剂:蛇床子、五倍子、地骨皮各15g。用水煎3次,滤渣取汁,和匀,倾入搪瓷盆中,用时加温。于每日早、中、晚用毛巾浸湿,先熨龟头,晚上时间可长些,约30分钟左右,并用手抚摸,使阴茎勃起。15天为1个疗程。此方并可治早泄。2药物灸脐:淫羊藿12g,巴戟天、花椒、蜂房、韭菜子各10g,  相似文献   

19.
孙印春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23-124
颈椎综合症,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椎体及附件的骨质增生和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软组织病理改变。现代医学将其分成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祖国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分属"痹症""、痿症""、头痛"、"晕眩"范畴,认为多为肝肾虚损,风湿寒痰淤湿邪阻滞经络所致。近年来中医尝试用外治方法治疗颈椎病,发现疗效独特。现将其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震西 《中医杂志》2002,43(11):875
<正>答: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又名口疳,乃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往往此伏彼起,迁延难愈。兹介绍几种简易外治方法供选择使用。1.取吴茱萸、细辛各等分,研末,以30甲基亚砜调成软膏,装盒备用。每晚临睡前洗净双脚,擦干,取药膏如蚕豆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