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降法治疗胃脘痛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王福兰胃脘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胀满、疼痛、上边为此病的三大主证。其证有寒热之别,又有虚实之分。笔者采用通降法治疗胃脘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一、理气通降法此法主要用于气滞胃院疼痛,汪见:...  相似文献   

3.
通法在胃脘痛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云 《四川中医》2004,22(4):22-23
胃脘痛病机复杂,但总以升降失宜、气机阻遇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应疏通气机,着眼一个“通”字,使气机调达,胃复和降,脾复升运,升降相济则痛自止。  相似文献   

4.
曹艺 《中医研究》1997,10(3):8-10
略论“通法”治疗肾病广东518123深圳市龙岗区南岭人民医院曹艺主题词通利/治疗应用肾疾病/中医药疗法知常达变另辟蹊径治疗肾病诸疾,尤其是治疗慢性肾病,医者往往认为患者“久病必虚”而用“补法”,或滋益肾阴,或温补肾阳。当然,“补法”固为中医治疗肾病一...  相似文献   

5.
彭飞  商丹  黄福斌 《光明中医》2011,26(12):2419-2420
叶氏治疗胃脘痛以养胃阴见长,对于胃阳盛衰在胃脘痛发病中的作用,叶氏也给予了足够了重视,今就《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相关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叶氏以通补胃阳法治疗胃脘痛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是临床最常见的脾胃病症,导致胃脘痛的病因虽然很多,但其病机都关系到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有很好的疗效,尽管临床治法分型各异,但总不离乎通降,“通降”二字体现了胃脘痛治疗的根本方法。现就对以通降为主治疗胃脘痛的认识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通降法治疗胃脘痛148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文艳 《陕西中医》2003,24(7):670-671
胃脘痛是指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 ,是临床常见病证 ,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胃下垂 ,胃痉挛 ,胃神经官能症 ,十二指肠炎 ,胃癌及部分肝炎 ,胆囊炎 ,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胰腺炎等均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临床常见导致胃脘痛的病因有肝气犯胃 ,寒邪客胃 ,饮食伤胃 ,湿热阻胃 ,瘀血停胃 ,痰饮凝胃 ,蛔虫扰胃 ,脾胃虚损。胃痛的病因 ,虽有前述八种不同 ,便其发病机理却有共同之处 ,即胃气阻滞 ,胃失和降 ,胃之气血瘀滞不通。故胃脘痛的治疗大法为理气和胃旨在疏通气机 ,通而痛止。常见治法总…  相似文献   

9.
通百汤治胃脘痛张金深,刘风云通百场即通气散与百合汤合方,在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肝气犯胃之胃脘痛疗效明显。通百汤组成:柴胡12g、香附12g、川芎10g、百合15g、乌药10g。加减:胃脘痛甚于上方加元胡、白芍甘草;嗳气频繁加代赭石、枳壳、半夏;胃胀加川...  相似文献   

10.
胃为“水谷之海” ,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  相似文献   

11.
胡旭珍  汪建勋 《河北中医》2001,23(7):501-502
先师董平学验俱丰,名噪塞外。其治病常善化裁古方,自拟新方,方中有方,法外有法,圆机活法,灵活多变。现仅从先师治疗胃脘痛众多方剂中,整理撷取10法如次。1 疏理和中法 主治肝胃不和之胃脘痛。症见:胃脘疼痛,有时牵及胁下,脐腹阵痛,胀满,每因情志佛郁而加重,纳谷不馨,欲得暖气,矢气则舒,喜常叹息,大便不爽。脉弦滑,苔薄白。基本方药:柴胡、枳壳、白芍药、香附、青皮、陈皮、佛手、香椽、郁金、川楝子、炙甘草。若胁痛甚者,重用白芍药,加醋延胡索;脘胁隐痛,口干者,去香橼、佛手、青皮、陈皮、柴胡,选加玫瑰花、代…  相似文献   

12.
在脏象学说的指导下,余用调补肝肾法治疗胃脘痛每收到良效。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肝阴虚胃脘痛杨××女36岁1986年7月6日初诊。主诉:胃脘痛三年,经B超检查肝、胆、胰未发现病变。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刻诊:胃脘灼痛,头晕,咽干,纳食尚可,大便燥结难排,舌质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证属肝阴亏虚,胃失润降。治以滋肝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临症颇多,病因繁杂,常见的有饮食停滞、寒邪犯胃、脾胃虚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等等;多用消食和胃、温中散寒、温中健脾、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法治疗。但在临床上常见阴虚胃痛亦不少。在治疗胃脘痛中,注重养阴益胃法,对某些病久缠绵不愈的胃脘痛每当获愈。现将临床上运用养阴益胃法治疗胃脘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其致病原因也比较多(如七情所伤、饮食不当、饥饱失常、过食生冷,以及感受外邪和人体本身脏腑功能失调等).以下兹将笔者在临床治疗多例的经验体会,归纳为胃脘痛论治八法. 1消导和胃法 症见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苔腻脉滑.治宜消导化滞,理气和胃.保和丸加味:焦元曲、焦山楂、莱菔子各1 2g,佛手6g,沉香10g,炒麦芽30g.若兼外感寒邪加紫苏叶、制香附、枳实各10g,川朴6g;伤于肉食者加鸡内金10g,重用焦山楂;伤于米面食积,重用焦麦芽、焦元曲;吃鱼鳝而致病者再加苏叶10g.以上使有形食滞消除,胃腑气降而痛自止.  相似文献   

15.
<正> 徐景藩老师致力于脾胃病的研究工作历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用药“平中见奇”,疗效卓著。临床所见胃病,常以胃脘疼痛为主要症状,并兼见痞胀、呕呃、嘈杂、泛酸、纳呆等。徐师认为,胃脘痛的病位主要在胃,但常涉及肝、脾、肾诸脏,病理性质常分虚实两端。虚证主要为脾胃气虚和胃阴不足,有时可见脾肾阳虚;实证主要为肝郁气滞,并常兼寒凝、热郁、湿阻、饮停、血瘀、食滞  相似文献   

16.
宣肺理气法治疗胃脘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吉林中医药》2005,25(12):31-31,48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病。历代医家多用疏肝理气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笔者自1987年以来在此基础上配用宣肺法,取其“诸气腠郁,皆属于肺”之理,治疗此型胃脘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邱新萍 《河北中医》2014,(10):1449-1450
马万千主任中医师系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马老师勤求古训,遣方用药,取诸家之长,尤其对胃脘痛治疗颇有心得,根据中医学“胃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理论,认为各种原因导致胃滞为胃脘痛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以中医通法为主辨治胃脘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为马老师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师承,受益匪浅,兹将马老师应用通法辨治胃脘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下法是祖国医学八法之一,在温热疾病的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温病之病因,是温热病毒,其性属阳,易从火化、燥化而伤阴津,在温病的传变过程中气分病证是其向愈或深入营血的病机枢转之关键,邪在气分,不得外解,每多内结阳明。柳宝诒所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他传。故温热病得  相似文献   

19.
沈建彬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14-914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宜通而不宜滞。若饮食不调 ,暴饮暴食 ,嗜食生冷或辛辣之品损伤脾胃 ,胃气失于和降 ,气机不畅 ,胃痛而作 ,若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或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虚弱 ,脾胃不和 ,气机郁滞 ,胃脘乃痛。《景岳全书》云 :“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 ,然而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 ,盖食停则气滞 ,寒留则气凝……”胃脘痛主要在于胃气阻滞 ,不通则痛 ,胃以通降为顺 ,以滞塞为逆。现将理气治疗胃脘痛的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疏肝理气和胃法用于因精不遂 ,肝郁不达 ,横逆犯胃…  相似文献   

20.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胃痉挛、胃粘膜脱垂症、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每每以胃脘痛为其主症.其发病原因多因情志不调、饮食失节、劳倦内伤和感受外邪,从而导致胃、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