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作了综述。指出在辨证立法严谨的基础上,注重健脾益气的治则,认为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是主要病机和证型,补益脾、胃、调理气机为基本大法,补益药和理气药并重,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2.
山萌  马战平  李猛 《陕西中医》2020,(4):524-527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目前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最常见,且患者最难耐受的毒性反应,甚至是中断化疗的主要原因。“五行气化论”认为,化疗药物属毒药的一种,其毒性作用可归中医“药毒”范畴。毒邪内侵,首犯中焦,中气逆乱,胆胃失司,则发呕吐.治应以调畅中焦气机,疏利胆胃气化为法。本文基于“五行气化论”探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病因病机、治法原则及选方用药,为临床诊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提供中医理论依据和辨治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气不足与气机失调的共同作用可诱发癌毒的产生,且因正气不足以抵抗癌邪,导致了恶性肿瘤的形成;而肿瘤的形成会进一步加剧正虚和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这将加速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因此,"扶正调气"法可作为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贯穿始终."扶正"以调补脾胃为主,兼顾补益肾气及肿瘤发病脏腑;"调气"以调理中焦气机升降、疏肝气为主,兼顾肿...  相似文献   

4.
湿疫是由感受湿性疫邪而引起的一类疫病。湿性黏滞故湿疫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湿疫的病机为湿疫毒邪侵袭人体,内外湿邪相互感召,疫毒内盛,阻滞气机,闭肺困脾,伤津耗液。治疗应遵循“祛邪逐秽,养阴扶正,全程护阳”三大治则,据证选用具有“透达膜原,疏利湿浊”“养阴扶正,涤除余湿”“温运脾阳,宣畅气机”的方药治疗。本文主要就湿疫的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主方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补益扶正是中医独特的治则之一,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就以补阳(助阳)药来说,内容也很丰富。经过儿千年临床实践,证明有的能助心阳,如  相似文献   

6.
彭中娟  曹正柳 《光明中医》2023,(7):1363-1367
此文旨在总结曹正柳教授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曹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毒瘀浊互结为标,气机郁滞为特点,是虚实夹杂、正虚邪实的疾病。在治疗上强调首要“话疗”,祛邪扶正是其治则。祛邪法包括软坚散结法、消痰泄浊法、清热解毒法,扶正法包括益气健脾法、养阴生津法。在用药上以加味消瘰丸为治疗肿瘤主方,注意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疏肝药、健脾药、引经药、通腑药等的使用以及辨病辨证的结合,尤其注意春季用药、寒温并用、肿瘤阶段性用药、把握好攻与补的平衡等。  相似文献   

7.
急性肝衰竭是临床上危急重症之一。笔者在梳理历代中医辨治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深入探讨急性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指出"邪实"盛极、正气在极短时间内急遽受损而至"本虚",进而出现"邪实本虚"并存的病机演变特点;据此提出"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基本治则,临床治疗需从祛邪(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与扶正(补益正气)两个方面切入,并应密切注意病情快速转归,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肝衰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贾英杰教授认为"毒瘀互结"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毒"、"瘀"贯穿始末。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日久毒邪积聚体内,入络入血,产生"毒"、"瘀"等一系列病理产物,运用温病学中的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立解毒祛瘀、扶正抗癌为治疗大法。肺癌就是发生于肺的毒疮,邪气居于上焦,病变在肺,治疗以宣肺祛邪为主,拟千金苇茎汤加减化裁。乳腺癌治疗上应积极主动,未病先防,化疗前以健脾益气为主,化疗中予降逆止呕,化疗后予以开胃健脾;若出现骨髓抑制,可加入补肾药佐以活血通络之品,以补血生髓。放疗后患者多以口干舌燥、低热等热毒阴伤为主要表现,治疗应以滋阴清热解毒,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化裁。"肝郁脾虚"是肝癌的首要病机,病变早期多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瘀毒为主要表现,晚期癌毒伤阴可见肝肾阴虚的表现,治疗上常以一贯煎加减。  相似文献   

9.
贾英杰毒瘀互结立论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英杰教授认为"毒瘀互结"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毒"、"瘀"贯穿始末。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日久毒邪积聚体内,入络入血,产生"毒"、"瘀"等一系列病理产物,运用温病学中的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立解毒祛瘀、扶正抗癌为治疗大法。肺癌就是发生于肺的毒疮,邪气居于上焦,病变在肺,治疗以宣肺祛邪为主,拟千金苇茎汤加减化裁。乳腺癌治疗上应积极主动,未病先防,化疗前以健脾益气为主,化疗中予降逆止呕,化疗后予以开胃健脾;若出现骨髓抑制,可加入补肾药佐以活血通络之品,以补血生髓。放疗后患者多以口干舌燥、低热等热毒阴伤为主要表现,治疗应以滋阴清热解毒,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化裁。"肝郁脾虚"是肝癌的首要病机,病变早期多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瘀毒为主要表现,晚期癌毒伤阴可见肝肾阴虚的表现,治疗上常以一贯煎加减。  相似文献   

10.
泰英刚  花宝金  陈宏  田林晓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095-1097
花宝金教授认为,膀胱癌多由肾精亏虚、肝气郁结,致使气机失调,湿热之邪久踞下焦,毒瘀内结而为病.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致病之因,毒瘀为此症之标.因此治疗上以补益脾肾、清热利湿及化瘀解毒为基本治则.同时,因为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临床上遣方施药把握辨证论治的主线,拘泥成法,同时强调中西结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光伟教授诊治食管癌注重从整体出发。认为机体虚弱是形成癌瘤的内在因素,局部癌块是正虚后产生"标实"结果,属实证,标实表现在气滞、痰阻、瘀血、毒蕴,正虚有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之虚。治则应以培本扶正为主,兼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方用自拟消噎汤化裁以扶正驱邪为治则,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妇科常见疾病,李大可教授从"湿毒"角度论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认为本病病机正气虚弱、湿毒蕴结,症候性质为本虚标实,以祛湿解毒为主要治则,兼健脾益肾扶正,临证辅以清热、温阳、化瘀,重用具有解毒功效之药,内外合治,双管齐下,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李斯文教授运用扶正抑癌理论指导围化疗期用药的经验做简要总结。李教授认为,"围化疗期"的概念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并分别用扶正抑癌理论指导一线和二线治疗的围化疗期用药,在降低化疗病人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扶正培本又称"扶正培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治则之一。肿瘤扶正培本是指为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通过扶助补益与调节肿瘤患者的阴阳气血,改善肿瘤患者"虚证"状态。中医学有关肿瘤扶正培本的治疗理念已历经数千年,经过不断总结与创新,形成了相对独立和较为完备的学术思想。通过对历代文献的阅读与整理,总结肿瘤扶正培本思想的起源、发展、壮大这一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本团队在传承中医学整体观念、疾病观、基本治则的基础上,结合癌毒病机理论,创立针对肿瘤治疗的“抗癌复衡”理论。抗癌复衡理论强调扶正抗癌与祛邪抗癌在肿瘤治疗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治疗目标是恢复肿瘤局部与整体的平衡,即通过补益气血阴阳之亏虚,调补脏腑功能之不足,祛除特异性病邪和非特异性病邪,恢复肿瘤局部内环境和机体整体脏腑、气机、血液、津液、虚实、阴阳的平衡。“抗癌复衡”理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结合现代医学肿瘤研究进展,发展和完善肿瘤扶正祛邪治法,对进一步传承创新癌毒病机理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的癌症之一,手术、放疗、化疗是常用手段,但在预防复发和巩固治疗方面并无特色。马科教授从事肿瘤防治工作多年,对该病中医特色治疗有一定经验,其认为宫颈癌放化疗后主要病机为正气虚衰、气血亏虚。马科教授一贯重视"扶正"抗癌理念,扶正不离气血,从气血补益角度达到扶正目的。同时,临证加减喜用对药灵活配伍,并且强调适用妇科个别单味用药的使用,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良效。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传统医学观点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本团队认为伊立替康用药后导致的迟发性腹泻,以"瘤毒伤正,脾虚湿盛"为根本病机。病因有内外之分,"瘤毒"为内因,"药毒"为外因,并在其综合作用下,病机表现为"伤正"为本,"湿盛"为标,并与肝、肾密切相关。据此主张通过"健脾化湿,寒热并调"法来防治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方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据证灵活选用补益药、消食药、解毒通络药等,疗效显著。笔者特将用药经验进行整理,并举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8.
刘宝文教授治疗老年人白血病,准确把握疾病之邪正盛衰,分期论治,将扶正补虚贯穿疾病早、中、晚期治疗的始终;补益肺、脾、肾,固护胃气;从"瘀"论治,注重活瘀与行气、益气及化疗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全面评价患者机能状态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时注重保护胃气,防治恶心呕吐及化疗后骨髓抑制,等等。并举验案说明之。  相似文献   

19.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杀伤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呕吐等消化道毒性反应,令人倍感头痛,以致影响化疗的效果。因此,如何防治化疗所致的呕吐反应成了医生在患者化疗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西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新的西药止吐剂如雷莫司琼、康泉,由于价格昂贵,广大患者难以承受。价格较低的西药止吐剂常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便秘、腹胀等。中医学认为,化疗过程中呕吐的病机多为药毒为害,损伤胃气而发生。2004年1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引起  相似文献   

20.
介绍顾奎兴教授辨治晚期大肠癌的经验。顾教授认为,正虚瘀毒为本病基本病机,益气化瘀为主要治则,强调扶正培本为先、祛瘀解毒祛邪为要;主张从肝脾论治,注重调和肝脾;强调调畅气机贯穿治疗始终,通过健脾升清、宣降肺气、补肾化气,恢复大肠传导功能。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