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痤疮是常见病之一,多数人曾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少数患者可遗留痤疮瘢痕,目前尽管有很多方法,包括手术、激光和化学剥脱等可治疗痤疮瘢痕,但其治疗仍是棘手难题.近年来点阵激光的开展给痤疮瘢痕治疗带来一定的突破.从痤疮瘢痕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和各种激光器(包括剥脱性激光、非剥脱性激光和点阵激光)在痤疮瘢痕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由于点阵激光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和停工期短等优点,已成功用于治疗痤疮瘢痕和光老化等.与传统的剥脱性和非剥脱性激光不同,点阵激光仅作用部分皮肤,保留周围正常皮肤,从而有利于快速愈合和减少停工期.点阵激光通过微治疗孔传递高能量到达真皮层,从而保证疗效,而避免传统剥脱性激光容易出现的风险为持续性色素减退和瘢痕.概述近几年剥脱性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在瘢痕、光老化、萎缩纹、色素性疾病、脱发和点阵激光经皮给药等的临床应用、机制和疗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强脉冲光与非剥脱点阵激光的问世,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相对变得容易许多。而且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强脉冲光在皮肤美容界应用广泛,在治疗早期痤疮痘痕及浅表凹陷性瘢痕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另外,在维持皮肤年轻化方面更容易被广大求美者接受。非剥脱点阵激光在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上疗效更加显著,它以独特的点阵微孔、选择性光热作用占据领先地位。强脉冲光和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治疗,会更好的发挥激光设备的优势,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痤疮瘢痕患者37例,应用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采用GoodmanBaron痤疮瘢痕分级系统和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43%(16/37)的患者GoodmanBaron痤疮瘢痕分级有改善,2%(1/37)的患者分级改善2级,41%(15/37)的患者分级改善1级。治疗后,92%(34/37)的患者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分有改善,改善分数最高为13分,最低为0分,平均改善分数为3.24分。治疗中均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是治疗痤疮瘢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点阵激光第一次报道于2004年,是为得到明显美容效果和最低风险美容技术而引进市场的。与传统的剥脱和非剥脱激光不同的是,剥脱点阵激光和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的仅仅是皮肤的一小部分,最多可有约95%的皮肤不受累,未受损害的周围组织包绕受损组织可使表皮迅速修复。2006年FDA批准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可用于治疗色素损害、眶周皱纹、皮肤重塑、黄褐斑、软组织凝结、痤疮瘢痕、外科瘢痕和光化性角化症。2007年这个概念被进一步发展到剥脱性点阵激光(Er:YAG或CO2激光),这些设备由FDA明确指出用于治疗各种皱纹、组织结构不平整、色素损伤和血管皮肤变色。本文就剥脱和非剥脱点阵激光这两个概念及其技术细节和临床指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应用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后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1例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对比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有效改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及柔软度,治疗痤疮后增生性瘢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点阵激光利用局灶性光热分解作用部分皮肤组织,保留周围正常皮肤,应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造成皮肤不可逆的损伤.由于激光参数、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点阵激光治疗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影响疗效.近几年国内外剥脱性或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出现不良反应,例如,红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感染、瘢痕和痤疮样疹等,因此,应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研究防治对策,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波长2940 nm铒激光治疗仪,采用微剥脱模式(A组)、点阵模式(B组)及两种方法联合(C组)治疗痤疮瘢痕,治疗前后使用ECCA权重评分表进行评分,比较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3种方法治疗前后ECCA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2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C组与B组2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疗效确切,且微剥脱模式及联合点阵模式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就诊的99例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子水杨酸组(33例)、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33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其中超分子水杨酸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治疗,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进行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及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超分子水杨酸组与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 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痤疮瘢痕是常见的痤疮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治疗、填充治疗、化学剥脱、微针疗法、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外科治疗等.目前剥脱性CO2激光仍然是主流的治疗方式,本文综述CO2点阵激光及其联合疗法治疗凹陷型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剥脱联合点阵激光技术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实验选取44例22~50岁面部患有轻中度痤疮瘢痕的患者。随机分组后使用Profile铒激光治疗平台中的MLP~(TM)微剥脱和Pro Fractional~(TM)微孔点阵两个功能模块进行单一或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照片,采用Photoshop CS5软件对治疗前后灰度值差异率进行评估。结果 44例患者仅在治疗后的3~4 d出现面部轻微红肿,5例出现轻微结痂,均在5~7 d后消退。术后随访1个月,均未出现色素沉着。受试者在经过治疗后肤质均明显改善,毛孔缩小,痤疮瘢痕减轻(P0.05)。结论采用铒激光治疗轻至中度痤疮瘢痕疗效显著,且微剥脱模式在短期内即可见到治疗效果。微剥脱联合微孔点阵技术优于单一模块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是寻常痤疮最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有皮肤磨削、化学剥脱、微针疗法、组织填充术、外科疗法等。近年来,激光、强脉冲光及射频疗法逐渐被用于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点阵CO_2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技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10月某医院收治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予以点阵CO_2激光治疗,研究组予以点阵CO_2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权重评分、瘢痕面积、色素沉着面积变化和凹陷边缘直径减少50%所用时间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ECCA权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研究组瘢痕面积、色素沉着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凹陷边缘直径减少50%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短,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点阵CO_2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技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可促进瘢痕恢复,减少瘢痕面积和色素沉着面积。  相似文献   

14.
点阵激光是皮肤激光美容领域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在黄褐斑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点阵激光的作用原理是局灶性光热作用,是选择性光热作用的一个重要拓展和延伸.点阵激光可分为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和剥脱性点阵激光,对黄褐斑有一定的疗效,改善程度不一,有的甚至加重,其疗效与治疗参数的选择、皮肤类型、术后护理、黄褐斑类型等有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性红斑、水肿、灼热和疼痛感等,患者可耐受,但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 940 nm铒点阵激光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7年在我所分别采用铒点阵激光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各50例,评价其术后红肿时间、脱痂时间、治疗2次3个月后瘢痕改善情况、患者对治疗的主观评分等。结果:铒点阵激光组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组治疗后红肿时间分别为(3.85±0.36)天和(3.75±0.42)天,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脱痂时间分别为(7.76±2.21)天和(5.25±1.87)天,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瘢痕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组平均下降(25.34±5.06)分,改善度达(40.09±8.01)%;而铒点阵激光组平均下降(19.42±4.75)分,改善度达(29.39±7.93)%。结论:两者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均有效,安全性好。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组改善瘢痕更加明显,且脱痂时间短,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6.
<正>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疾病,95%痤疮患者痊愈后会遗留瘢痕,影响美观,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问题。点阵技术的出现使得瘢痕治疗有了新的进展,其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轻。本文采用CO2点阵激光Fusion融合模式治疗28例痤疮瘢痕患者,并应用GoodmanBaron痤疮瘢痕评价系统和VISIA皮肤检测仪对治疗前、后皮损进行疗效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和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能量10~70 mJ,能量密度50~500 J/cm2),对照组仅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利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wer scar scale,VSS)对瘢痕的色泽、质地、厚度等进行评分。结果:共收集患者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3.4%和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SS评分平均值为2.18低于对照组的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注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点阵激光治疗,冰袋冷敷20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原贴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工期、痂皮脱落时间、急性炎症反应的半定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较好,安全性可靠,结痂时间、误工期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创复康结合点阵激光在痤疮疤痕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筛选痤疮治疗后遗留瘢痕患者64例(中度痤疮疤痕44例,重度痤疮疤痕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点阵激光治疗后再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创复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共有4例轻度水肿和4例紫斑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皮肤干燥现象。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创复康结合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临床效果好,满意度高,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05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联合治疗组接受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激光组仅接受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药物组仅接受氨甲环酸治疗。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1次/月,6次为1个疗程,氨甲环酸片口服,250 mg/次,2次/d,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激光组和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80.00%,47.06%,51.52%,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疗效优于单用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或单用氨甲环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