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胱抑素C(CysC)和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和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亚组24例和临床蛋白尿亚组28例,再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设置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ysC、α1-MG和尿CysC、α1-MG的水平及异常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α1-MG及尿CysC、α1-MG水平较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显著较高(P0.05);微量清蛋白尿亚组血清CysC、α1-MG及尿CysC、α1-MG水平较临床蛋白尿亚组显著较低(P0.05);糖尿病肾病组CysC、α1-MG及尿CysC、α1-MG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CysC和α1-MG水平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显著较高,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脂蛋白(a)[Lp(a)]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 Alb/U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T2DM组47例、早期T2DN组29例以及T2DN组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Um Alb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Cys C、β2-MG、Lp(a)与Um Alb/UC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Um Alb/UCr的危险因素。结果各组间TC、TG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各组间LDL-C、尿素、UCr、FPG、Hb A1c、Cys C、β2-MG、Lp(a)及Um Alb/U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单纯T2DM组、早期T2DN组以及T2DN组患者Cys C、β2-MG、Lp(a)与Um Alb/UCr均依次升高,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ys C、β2-MG、Lp(a)均与Um Alb/UCr呈正相关(r=0. 539,0. 627,0. 715,P均0. 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LDL-C、FPG、Hb A1c、Cys C、β2-MG、Lp(a)为Um Alb/UCr的可能危险因素(P均0. 05)。以Um Alb/UCr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 A1c、β2-MG、Lp(a)为Um Alb/UC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T2DN患者Cys C、β2-MG及Lp(a)均与Um Alb/UCr呈正相关,Cys C水平可作为T2DN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β2-MG及Lp(a)水平是影响Um Alb/UCr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反映T2DN患者肾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尿蛋白定性痛风患者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尿蛋白阴性痛风患者25例,尿蛋白阳性痛风患者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SUA)及随机Uβ2-MG、随机尿肌酐(UCr)和随机尿蛋白(UP)的水平,计算UP/UCr和Uβ2-MG/U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蛋白阳性痛风组比尿蛋白阴性痛风组UP/UCr和Uβ2-MG/UCr水平明显增高(P〈0.05)。尿蛋白阴性痛风组及高尿酸血症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P/UCr和Uβ2-MG/UCr的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P/UCr和Uβ2-MG/UCr可作为痛风患者监测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C)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UCr)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早期肾功能损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和肾损害组,选择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肌酐(SCr)、尿氮素(BUN)、Cyst-C水平和Um Alb/UCr比值。结果肾损害组血清Cyst-C水平及Um Alb/UCr比值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均0.05);Ⅲ级组血清Cyst-C水平及Um Alb/UCr比值均显著高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均0.05);肾损害组Cyst-C、Um Alb/UCr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yst-C、Um Alb/UCr单独检测(P均0.05);CystC、Um Alb/UCr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yst-C、Um Alb/UCr单独检测。结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Cyst-C水平及Um Alb/UCr比值均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肾络安方治疗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络安方对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6例肥胖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5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络安方。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腰围、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足细胞标记蛋白(PCX)、尿肾病蛋白(nephrin)、尿白蛋白、尿肌酐(UCr)。结果 102例患者完成实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31%)(P0.05)。两组患者腰围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TC、TG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PCX/UCr、UNephrin/UCr、尿白蛋白/SCr(UACR)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UPCX/UCr、UNephrin/UCr、UACR两两呈正相关。结论肾络安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肥胖型DN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肾脏,减少足细胞PCX、Nephrin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4,(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替米沙坦和芪参益气滴丸)和对照组(替米沙坦),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注射降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SSA、IL-6及TNF-α等指标的改变。停服芪参益气滴丸继续替米沙坦等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治疗后BP、FBG、HbA1c、血清SAA、IL-6、TNF-α、SCr、尿β2-MG及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的BP、FBG、SCr、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SAA、IL-6、TNF-α、尿β2-MG、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停服芪参益气滴丸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上述指标仍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能有效、持久地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其肾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炎症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吕勇  赵莉  任克军 《中成药》2007,29(3):335-337
目的:观察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将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丹参片合降糖西药对早期和临床期肾病进行了观察,并与单纯降糖西药治疗组作对照,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丹参片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丹参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郑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将本院同期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特种蛋白分析仪,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尿液中的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Cr)、尿蛋白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MALB、α1-MG、β2-MG、TRF、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MG+β2-MG+RB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α1-MG+β2-MG、R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MG+β2-MG、RB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MALB+TRF、MALB、α1-MG、β2-MG、T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LB+TRF、MALB、α1-MG、β2-MG、TR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ys-C、Cr、尿蛋白定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择期行P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55例给予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均术前3 d到术后3 d持续用药,比较2组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检测2组术前、术后24 h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SCr、Ccr、α1-M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SCr、α1-MG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及研究组(P均0.05),Ccr显著低于术前及研究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患者,可显著降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保护患者肾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液胱抑素C(CysC)对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员的尿液CysC、血清CysC和血清肌酐(SC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肾病各组尿CysC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液CysC、血清CysC、SCr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尿液CysC的异常检出率最高。结论尿液中CysC可作为肾功能损害一个较好的检测诊断指标,对肾病的异常检出率比血清CysC、SCr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尿液微量清蛋白(mA1b)、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定性试验,根据结果分为尿蛋白阳性组(n=40)和尿蛋白阴性组(n=46),健康组(n=50)为同期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mA1b、IgG、α1-MG、β2-MG定量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的mA1b、IgG、α1-MG、β2-MG定量检测均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阳性组检测水平均高于尿蛋白阴性组(P<0.05);四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两两组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量(U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Upr、SCr、尿β2-MG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缬沙坦联用罗格列酮能更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脂联素和胱抑素C(Cys C)检测在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NA)组22例,微量清蛋白尿(MA)组35例,和临床肾病(CN)组23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葡萄糖(GLU)、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GFR、血清β2-MG、脂联素和Cys C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GLU、BUN、SCr、UAER、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而GFR和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其BMI、GLU、BUN、SCr、UAER、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GFR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相关性分析,血清β2-MG和Cys C与GFR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59,-0.811,P0.01);脂联素与GFR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P0.01)。结论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β2-MG、Cys C和脂联素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防治及延缓病情进展。血清β2-MG和Cys C水平随着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呈正相关;而脂联素水平随着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黄益肾组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肾功能指标与肾脏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将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益肾胶囊,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β2-MG、hs-CRP、SCr、UA、Cys C、TIMP-1、TGF-β、CⅣ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组治疗后血清β2-MG、hs-CRP、SCr、UA、Cys C、TIMP-1、TGF-β1、C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三黄益肾组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与肾脏纤维化指标,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苁蓉益肾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入选的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单独使用奥美沙坦酯片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苁蓉益肾颗粒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尿MA)、2微球蛋白(2-MG)、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ACR)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优于对照组的67.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MA、2-MG、cysC、ACR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前3项指标提示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苁蓉益肾颗粒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具有多靶点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泄浊汤对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排泄率(UAE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Cr、BUN、β2-MG、UAER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对照组SCr、BUN、β2-MG、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SCr、BUN、β2-MG及UAER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IL-17及TNF-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庆大霉素损伤Wister大鼠肾组织构建急性肾损伤模型。分别设置未损伤空白组(空白组),急性肾损伤模型组(模型组),急性肾损伤后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组(分别皮下注射0.5,5,50 mg·kg~(-1)Puerarin)。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肌酐(UCr),血清尿素氮(SBUN)和尿尿素氮(UBUN)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等炎症蛋白的含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坏死评分上升,SCr,UCr,SBUN和UBUN含量上升,而SOD,TAOC活力下降,MDA含量,iNOS活力明显上升,MCP-1,TNF-α,RANTES,MIP-2含量及KIM-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不同浓度葛根素组中,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坏死评分逐渐下降,SCr,UCr,SBUN和UBUN随之降低,SOD,TAOC活力上升,MDA含量,iNOS活力逐渐下降,MCP-1,TNF-α,RANTES,MIP-2含量及KIM-1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小管坏死、提升肾组织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和KIM-1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2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 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A 组 UAER >300mg/24h)60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 组 UAER 30~300mg/24h)60 例,以60 例健康体检者(C 组)作对照,同时测定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Sur)含量.结果 血清CysC 测定值比较,各组间差异明显(P<0.05);Scr、Sur 检测结果比较,A 组与B 组、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A、B 2 组CysC 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r、Sur 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 的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糖补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糖补肾汤治疗,连续治疗6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α1-微球蛋白(α1-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脂代谢指标[餐后2 h血糖(P2h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肾损伤指标[骨形成蛋白-7 (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肾损伤分子-1 (KIM-1)、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69.05%(P<0.05)。治疗后,2组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尿α1-MG、UAER、24 h尿蛋白定量、SCr、尿β2-MG下降(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