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归脾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归脾合剂,连续治疗15 d。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99%(3/30),对照组为13.32%(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归脾汤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压籽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针刺治疗,观察组加行耳穴压籽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76.67%(P0.05)。2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2组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药物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同时满足中医辨证和西医诊断标准的56例不寐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配合治疗。两组均采取每天治疗1次,每隔6 d休息1 d,并以12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评分均有降低,但治疗组PSQI各因子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药物疗法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睡眠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养心组,太极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在基础治疗辅助下,养心组采用养心治神功法干预,太极组采用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加养生功法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40 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治疗20 d、治疗30 d、治疗40 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并记录实际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人进入结果分析,脱落率为10%。养心组总有效率92.31%,太极组总有效率88.89%,西药组总有效率92.86%,各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组HAMD和PSQI评分、养心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心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心组、太极组PSQI总分、各因子得分除睡眠时间因子均有显著差异,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3组中养心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早于太极组和西药组。差值组间比较,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入睡时间因子、睡眠效率因子、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养心组、太极拳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组内对比,养心组PSQI总分及6个因子均有显著改善(P0.05),太极组除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外,PSQI总分及其余5个因子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除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外,PSQI总分及其他4个因子均有改善(P0.05)。养心组PSQI总分及因子改善较全面。3组实际入睡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均有改善(P0.05),养心组改善较为显著。结论:中医养心治神功法、太极拳及西药均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养心治神功法与太极拳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较为理想,养心治神功法在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太极拳,但在改善抑郁症方面不如太极拳。  相似文献   

7.
杨佳澎 《河北中医》2016,(5):737-740
目的观察柏子养心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柏子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6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而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柏子养心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明确,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归脾汤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25 (OH) D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 0.05);观察组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长、夜间觉醒次数及PSQI评分等各项睡眠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清25 (OH) 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血清25 (OH) D3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功能重塑作用,探索失眠中医分型治疗规律。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组、西药组,每组31例。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组采用自拟参枣安神汤及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中医症候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组分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西药组除催眠药物方面改善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组在PSQI总分以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催眠药物、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上明显优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睡眠障碍和总的睡眠时间上与西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量表评分自身前后对比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参枣安神汤结合针刺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其疗效优于口服舒乐安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五音辨证配合归脾安寐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睡眠治疗中心门诊随机选取心脾两虚型不寐证患者60例,其中综合治疗组30例给予音乐治疗仪及归脾安寐汤治疗(黄芪、龙眼肉、夜交藤、人参等,2次/d,口服),中药治疗组30例给予单纯归脾安寐汤治疗(用法、用量同上),观察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爱普沃斯困倦等级(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等疗效指标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和E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综合治疗组失眠改善情况优于中药治疗组(P<0.05)。结论归脾安寐汤通过补益心脾,五音疗法通过"共振学说",共同影响人体心理、内分泌、睡眠等方面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孙远征  聂雪莲 《山西中医》2013,(11):39-40,4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的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中各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用综合疗法(四神聪长留针及中药归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临床疗效为指标,比较两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SAS评分及SD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组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SAS评分、SD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能够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归脾汤联合西医治疗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归脾汤进行治疗,2组均进行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夜间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时间,并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2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夜间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均显著缩短(P均0.05),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西医治疗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之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治疗组50例,服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A35例,服用艾司唑仑片;对照组B35例,服用酸枣仁软胶囊,三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90%,明显优于对照组B(总有效率52.94%)(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44%优于2组对照组(P0.05);PSQI评分结果:睡眠质量改善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82.22%,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治疗前后,三组PSQI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对照组A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B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照组A优于对照组B(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组30例和单纯人参归脾丸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中医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SQI评分和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养心汤结合耳针治疗心脾两虚恶性血液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6例心脾两虚恶性血液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自拟健脾养心中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共治疗3周。记录两组PSQI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76例患者治疗3周后,对照组及治疗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9%,治疗组有效率为97.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心汤结合耳针治疗心脾两虚恶性血液病患者失眠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心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96例心脾两虚型不寐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予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进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睡眠质量比较,治疗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仅入睡困难一项积分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养心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病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行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分别为(90.2±3.6)分、(96.5±2.4)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牌两虚型不寐,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灵龟八法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B组采用单纯灵龟八法针法治疗,C组采用单纯常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7%,B组为86.7%,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及治疗后2星期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及治疗后2星期PSQI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2星期PSQI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是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47/60)(P0.05);观察组睡眠指数评分(10.88±1.0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脾两虚型失眠症采用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