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琦  陈昌乐  张雪亮  黄彩妮 《新中医》2022,54(12):233-236
以髓海失养为理论讨论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论治方法。分析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之髓海与现代解剖之后循环系统关系密切,肾精亏虚,髓海失养,精气虚衰,不充脑窍,精不上乘,灌注失司,则发眩晕。临证宜紧扣髓海空虚之病机,治疗上内治以补肾填精濡养髓海为主,外治宜使骨正筋柔,以通为补,则脑窍充盈,髓海得养,眩晕得解。  相似文献   

2.
龙于飞  吴云川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69-971
经筋与周围神经、颅神经相关联,经筋的病变与现代脑神经受损的症状相似;督脉通髓达脑,与诸经脉交会,脏腑之精气藉此上输于脑,奉养元神,督脉属肾,肾精为先天之本,滋养脑髓,督脉脉气痹阻,肾精不能充养脑髓致髓海不充,脑窍失养而出现智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缺损,而发为小儿脑瘫病证。元神失养,髓海亏损是病机关键。疏理经筋,推动经气运行,载精上行;通达督脉,调和全身阳气,以充髓海,养元神,益脑窍而改善小儿脑瘫病证。  相似文献   

3.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生血,"肾、精、髓"物质与功能共同构成了中医"肾髓系统",其中"肾为本,精为要,髓为枢",肾中精气盛衰决定髓的盈亏,是脑为髓海、肾主骨、精化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同时,中医现代研究发现干细胞与肾精关系密切,体现了"肾髓系统"的物质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帅  韦云  李浩 《中医杂志》2018,(2):120-123
提出阿尔茨海默病(AD)病位在脑,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精、肾气为脑髓、脑神的物质与功能基础;肾中精气虚损、髓海不足、神机失用为AD的发病根源。调控中枢神经再生是AD的潜在治疗方案,而中医药在调节中枢神经再生方面具有优势。肾脑相关理论是调节AD患者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中医理论基础,补精益气是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方法,可为研究中医药调控AD的中枢神经再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 ,眩晕症可出现于很多疾病中 ,内耳眩晕症是以发作性旋转性眩晕 ,伴呕吐恶心、耳鸣及听力逐渐减退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疾患 ,属中医眩晕范畴。对本病发生的原因 ,历代医籍论述颇多。《内经》谓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又谓 :“上虚则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刘河间认为由于风火所致 ;朱丹溪则认为“无痰不作眩”。从脏腑病理辨证 ,本病病因是由于肾虚引起的肝脾功能失调。肾主藏精 ,主骨生髓 ,髓通于脑 ,脑为髓海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肾阴不足 ,肝失所养 ,肝阳上亢 ;阳动则风生 ,肝阳气逆 ,风生火动 ,上冲巅顶而发…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31-2032
肾与脑在结构上相互联系,脑髓之充源于肾精,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老年痴呆的病位在脑之脉络,肾精不足,髓海不充,脑失所养,则神机失用。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呆傻愚笨等。肾精充足,髓海充盈,则脑髓充养。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强、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语言清晰等。故老年痴呆从肾论治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和认可,文章从肾精与脑髓之关系入手,论述了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则脑神失养的理论,从而提出填精益髓法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治本之法。  相似文献   

7.
王家喻 《养生月刊》2016,(8):680-681
正中医养生以养护五脏为重点,其中以补肝肾、健脾胃、保心肺为三大支柱,介绍如下。一、补肝肾是根本。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旺盛,肾精充沛,则人体健壮。所以,许多益寿延年的传统中药名方大都是由补肾的药物组成的。按照中医学的五行学说,肾属水,肝属木,肾水充足则  相似文献   

8.
水火不济辨     
内经五行之论与脏腑相合,则心属火肾为水,在生理状态下,心中之火下降至肾以温肾阳,可使肾水不寒,肾中之水若上至心,可涵养心阴,盖心阴充足,则心阳得以制约而不偏亢,心火与肾水相互协调、升降,彼此制约。由此保持着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心火与肾水这三对矛盾的动态平衡。此即常言之心肾相交,又曰:水火相济。  相似文献   

9.
“补土生水”法,属中医五行治则中的方法。在五行生克规律中,脾属土,肾属水。脾肾二脏关系密切,在脾虚累肾、脾肾两虚的情况下,通过健脾,使肾虚得复,这种治法即称为“补土生水”法。此法临床运用得当,收效颇佳。笔者举名医朱丹溪医案1则,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萎缩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等脏腑失调有密切关系。病因是气、血、痰、瘀、郁、火、虚等造成精血亏虚,肾之精气亏损、脑之髓海失充。治宜从补肝肾入手,灵活掌握活血祛瘀、补养气血。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有利于脑萎缩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老年痴呆症属于中医“呆病”、“神呆”、“喜忘”等范畴。笔者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精气血亏虚、痰瘀阻于脑络。其中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基本病因,而痰瘀阻滞脑络则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髓海有余”出自《灵枢·海论》,原文曰:“四海之逆顺奈何?……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对于“髓海有余”,历代医家多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表明精气旺盛。如张景岳云:“髓海充足,即有余也,故身轻而劲,便利多力,自有过人之度而无病也。”姚止庵谓:“精液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故髓海有余,则足轻健而多力。度,骨度也。髓从骨空循度  相似文献   

13.
仇朝晖 《山西中医》2006,22(4):38-39
1补肾通督治眩晕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高恒丰老师认为,眩晕的根本病因是肾虚。因为肾藏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若肾阴不足,一则髓海空虚,脑髓失养出现眩晕;二则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也出现眩晕。若肾阳不足,则脾阳也衰,这样必然水谷运化无力,其结果一则气血乏源,不能上荣于脑,形成眩晕;二则湿聚痰生,阻遏中州,清阳不升,也可形成眩晕。本病多迁延难愈,因此治疗本病当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督脉络脑,属肾,脑为髓海,故督脉与脑、髓、肾的功能有关。在治疗眩晕时重用甘温滋润之品,调补肾之阴阳,使肾精得充,精血充盈脑髓,同时佐以升散之品,通达督脉,引精髓充脑髓,使脑髓充而眩晕除。  相似文献   

14.
正脑鸣是一种自觉脑内有声音鸣响如鸟叫、蝉鸣、流水等的疾病。陈华德教授临床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脑功能障碍性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2年余,现分享其针刺治疗疑难性脑鸣经验如下。1病因病机脑鸣可与耳鸣一同并见,但脑鸣并非耳鸣。中医学认为脑鸣与心、肝、脾、肾等关系密切。《灵枢·海论》曰:"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若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脑无所充则发为脑鸣;脑以先天精髓为养,亦以后  相似文献   

15.
论从肾治疗老年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士珍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00-501
老年脑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等。下面仅就老年脑病从肾治疗四法浅析如下:1 补肾益髓、填精补脑法肾乃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充足,则脑髓充满,人体精力充沛,耳聪目明。人到老年,肾中阴阳渐虚,精髓不足,则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常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病理变化。故《灵枢·海伦》说:“髓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如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病,常有记忆力减退、眩晕耳鸣、…  相似文献   

16.
肺属金,肾属水,据五行学说,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故又称金水相生。两者在生理上互相滋生,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从水液代谢而言,肾脉上连于肺,肺为水之上源,上靠肺的通调,中靠脾的运化,下靠肾的开合。如一脏失职,即生水液代谢障碍。从呼吸功能而言,肺为气之本,肾为气之根,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虚呼吸难司则见喘促。肾气虚不能纳气刚见气短。  相似文献   

17.
<正> 眩晕症通常以阳亢、血亏、肾虚或痰阻为其病因。多治以平肝、养血、补肾或化痰。而老年常见之眩晕应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脾肾两虚,其实为痰瘀交阻。 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靠肾精之充养: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老人脾肾之气渐衰,肾虚不得生髓充脑,则神明失聪,脾虚不运  相似文献   

18.
梁亚宁 《陕西中医》2002,23(12):1140-1141
老年眩晕 ,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动脉硬化、低血压、或高血压、脑梗塞、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病。中医辨证以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及气血虚弱 ,清阳不升两型为主 ,两型中皆可挟痰、挟瘀 ,临床运用 ,多在辨证施方中 ,加祛痰化瘀之品 ,常可获卓效。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通于脑 ,开窍于耳 ;肝体阴而运阳 ,主藏血 ,主疏泄 ,开窍于目。肝肾同源 ,精血互生。老年人机体老化 ,脏腑功能衰减。天癸将竭 ,精气渐衰。若肾精亏虚 ,不能生髓充脑 ,脑失所养 ,髓海空虚 ,则见眩晕久发 ,目花视物模糊 ,耳鸣 ,健忘 ,失眠 ,腰膝酸…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45-147
介绍马融教授治疗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经验。根据小儿"肾常虚"的生理特点、肾-精-气-水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脑性瘫痪合并癫痫属虚痫,病位在肾,常涉及心肝,病机关键在于肾精不足、肾气不充、髓海空虚、痰浊留着、蒙蔽清窍、外闭经络,运用"少火生气法"治则,使用补肾助阳、豁痰开窍、熄风止痉治法,方用河车八味丸化裁。  相似文献   

20.
刘挺 《陕西中医》2014,(4):F0003-F0003
<正>中医对"脑"的认识较早,但中医古籍对脑的描述不多,而且不全面,所论之处从脑与髓,脑与五官,脑与五脏的关系多而对脑的特点、脑的病症,脑的病因病机论述少。如中医古籍记载有"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其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