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皮疹特点及其他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1月就诊于我科的11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恙虫病患者均有焦痂、躯干及四肢的红色斑疹以及野外活动史,其他伴随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肝功能异常等。结论焦痂是恙虫病的特异性皮疹,躯干四肢的红色斑疹、发热、转氨酶异常对恙虫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误诊原因,减少恙虫病的误诊。方法:对2015年11-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4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有18例误诊为其他疾病,恙虫病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疹、淋巴结炎、肠梗阻、肺炎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是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及临床医师对本病特殊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3.
恙虫病七例     
恙虫病是恙螨幼虫为媒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以发热、多形性皮疹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以往在江苏省泰州市以散发病例发病。2013年秋季,泰州市恙虫病发病人数较往年增加。现将2013年9 - 11月,在我院皮肤科和感染科收治的7例恙虫病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 0 32 580 恙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近况 /施光综合介绍了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人所引起的恙虫病。诊断该病的依据要求 :1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 2流行病学 :发病以 3~ 10月份多见 ,多发生于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地区 ,恙螨为传播媒介。3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和毒血症状。焦痂为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 5m m,有红晕 ,痂皮脱落后成小溃疡 ,不痒 ,具有特征性表现。 4治疗主要药物为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 ,还可联合中医治疗。 5预防措施为灭鼠驱恙螨等。 (武萌 )2 0 0 32 581 恙虫病误诊 1例 /郑淑萍 (山东淄博市周村卫防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该院诊治的恙虫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2018年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34例恙虫病患者,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34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患者平均年龄(62.2±11.3)岁。所有的患者均出现发热以及焦痂。治疗前、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阳地区2017—2018年恙虫病患者中高年龄段人群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焦痂,焦痂组织病理表现为浅表结痂及真皮血管附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在我们皮肤科就诊的4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潜伏期1-3周。主要表现发热(100.00%,45/45)、头痛(28.89%,13/45)、肌痛(55.56%, 25/45)、皮损(100.00%,45/45)、疲倦(71.11%,32/45)、胃肠道症状(35.55%,16/45)。37例(82.22%)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红斑和斑丘疹。特征性皮损是所有患者出现焦痂,好发于胸部(28.89%,13/45)、腹部(24.44%,11/45)、腋下(11.11%,5/45)和外阴(8.89%,4/45)。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皮肤焦痂溃疡性损害是本病的特征性皮肤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的体会,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在该科15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可出现肝、肺、肾等器官损害。有典型结痂或特异性溃疡14例,多西环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在减少漏诊及误诊方面很重要。治疗首选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区3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临床特征及变化,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6例危重型HFMD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36例患儿中男22例,女14例,男女比例1.57:1,3岁以内患儿33例(91.67%),5~7月份发病23例(63.89%),城乡比例为1:8。表现为皮疹36例(100%)、发热35例(97.22%)、肺部啰音30例(83.33%)、呕吐27例(75.00%)、肢体抖动17例(47.22%)、Babinski征阳性17例(47.22%)、休克13例(36.11%)。34例(94.44%)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18例合并流感病毒感染,23例血白细胞升高,24例出现高血糖,15例合并腺病毒感染。19例死亡病例中13例出现高血糖,13例血白细胞升高。结论 3岁以内婴幼儿为危重型HFMD病高危人群,5~7月为高峰季节。EV71感染是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外周血白细胞升高、高血糖是预测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EV71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手足口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皮病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合并症和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对57例红皮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皮病病因仍以继发于其它皮肤病者为主,其中以银屑病最多见。57例患者中:12例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型;伴随症状以搔痒(57例)、发热(31例)、掌跖角化(27例)最多见;实验室检查异常中以白细胞计数升高(26例)、蛋白尿(20例)、低蛋白血症(19例)和电解质紊乱(17例)最多见;治疗上,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疗效与甘草制剂组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起效快,疗程短,而并发症亦较高。结论:红皮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其病因和病情复杂,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菌性脓疱病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1982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02例住院无菌性脓疱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在102例患者中,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67例,掌跖脓疱病6例,连续性肢端皮炎5例,疱疹样脓疱病24例.系统表现中常伴发热和白细胞升高.治疗主要是昆明山海棠、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非特异性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临床治愈率为63.73%,有效率为85.29%.死亡3例.结论:无菌性脓疱病主要采用昆明山海棠、阿维A、非特异性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治疗,应尽量避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掌跖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 11月—2019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47例掌跖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男29例,女18例,平均发病年龄(56.9±9.51)岁,平均病程12个月(5~36月);皮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5-羟维生素-D3(25-OH-D3)、树突状细胞(DCs)及其亚群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初步探讨UCT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49例UCTD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采集UCT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25-OH-D3的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pDCs、mDCs的水平。结果:49例UCTD患者临床表现中出现光敏感/颧部红斑30例(61.2%)、关节痛/关节炎28例(57.2%)、雷诺现象15例(30.6%);实验室指标异常者中ANA阳性45例(91.2%)、抗SSA阳性31例(63.3%)、白细胞减少15例(30.6%)。UCTD患者外周血pDCs水平[(0.22±0.01)%]与对照组[(0.14±0.01)%]相比升高;mDCs水平[(0.14±0.01)%)]较对照组[(0.09±0.01)%]相比升高;UCT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41.99±1.91)nmol/L]较对照组[(56.38±2.72)nmol/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6.48、4.61,P值均0.01)。相关分析表明UCTD患者外周血pDCs水平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0.77,P0.01)。结论:UCTD患者临床表现最常见为皮疹,其次为关节痛/关节炎及雷诺现象;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为抗ANA阳性,其次为抗SSA阳性及血液学异常。pDCs、mDCs、25-OH-D3可能参与UCTD的发病过程,25-OH-D3可能通过促进pDCs成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2例乳房Paget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方法所有标本均来自2010—2013年医院门诊就诊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苏木素-伊红(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随访信息。结果 22例乳房Paget病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5岁(35~83岁),平均病程3.4年(0.5~15年),均为单侧发病,14例(64%)累及乳头。组织病理改变显示,15例患者表现为大细胞型,5例表现为小细胞型,2例表现为大细胞型并小细胞型。14例呈全层分布模式,6例呈经典分布模式,腺泡样分布模式和腺泡样并棘层松解分布模式各1例。22例患者在乳腺外科均确诊为乳腺癌。第1年随访中失访9例,2例发生全身广泛转移而死亡,11例行广泛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乳房Paget病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一经诊断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高度警惕转变成乳腺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乳头受累,组织病理学上可见到不同的细胞类型及分布模式,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王俊霞  郭伟楠  陈慧  郝军峰  李冰  卫静宜  赵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收录汇总):762-765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稳定期线状硬斑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进行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的40例稳定期线状硬斑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2~36(18.2±4.82)岁。皮损累及前额16例,口周4例,下颌2例,面颊9例,躯干5例,下肢4例,皮肤凹陷缺损量3~24 cm^(3)。随访分析自体脂肪移植后患者的主观满意率、皮损凹陷缺损量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皮损凹陷的缺损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填充1次后外观改善满意率60%(24/40);35例行2次填充,2次填充后满意率88.6%(31/35);17例行3次填充,3次填充后满意率94.1%(16/17);术后总满意率87.5%(35/40)。3例患者术后填充区出现局部皮肤凹凸不平,2例术后吸脂区出现局部皮肤凹凸不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5/40)。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稳定期线状硬斑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Bowen病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Bowe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Bowen病患者中,发病年龄28~86岁(男女比例为1.5∶1),病程2d~40年,单发皮损居多,且皮损呈红色、褐色至黑色不等,临床表现多样,易与脂溢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等疾病相混淆,误诊率达30.00%。结论 Bowen病有其自身发病特点,但临床仍易被误诊,可结合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皮肤科住院患者血清铁蛋白(FET)、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入选的514例皮肤科住院患者进行血清FET和SCCA检测,并随机选取同期其它科室住院患者5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ET和SCCA值。结果皮肤科住院患者组血清FET升高129例(25.10%),SCCA升高257例(50.00%),对照组患者血清FET升高6例(1.17%),SCCA升高8例(1.56%)。FET检测结果:红斑狼疮(4/7)、多形红斑(3/6)、皮肌炎(19/40)、荨麻疹(11/25)、带状疱疹(27/95)、硬皮病(3/14)等的血清FET值有所升高。SCCA检测结果:银屑病(92/96)、湿疹(21/22)、红皮病(24/26)、泛发性神经性皮炎(6/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7/9)、毛发红糠疹(3/4)等的血清SCCA值升高明显。皮肤肿瘤患者血清FET值正常,血清SCCA值升高(3/6)。结论结缔组织病类疾病、多形红斑、荨麻疹、带状疱疹可出现血清FET值升高。鳞状上皮增生明显、伴有大量鳞屑的皮肤病血清SCCA值可能升高。血清FET和SCCA值不是常见皮肤肿瘤(除皮肤鳞癌)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患者中有特应性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患者的比例,以探讨BP与特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89例B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合并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的特征。根据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升高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blood eosinophils, EO)升高特征进行临床分层分析。组间比较视特征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89例BP患者中,80例(89.89%)有特应性特征。合并特应性疾病者43例(48.31%),其中特应性皮炎18例(20.22%),过敏性鼻炎29例(32.58%),慢性荨麻疹9例(10.11%),哮喘8例(8.99%),过敏性结膜炎13例(14.61%),27例(30.34%)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43/53例(81.13%)血清总IgE升高,41/76例(53.95%)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17/26例(65.38%)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分层分析表明,血清IgE升高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掌跖脓疱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掌跖脓疱病患者血常规指标、NL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患者相关变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变量预测效能。结果掌跖脓疱病患者WBC,NEU,NLR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均0.05),其中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患者NEU和NL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掌跖脓疱病患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发展为银屑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LR截点值为3.95时,预测掌跖脓疱发展为银屑病效能最高,其敏感度为88.90%,特异度为88.30%。结论掌跖脓疱病患者NLR明显升高,是掌跖脓疱病发展为银屑病的危险因素及潜在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20053649恙虫病120例临床分析/向云雁(武警云南总队医院传染科)∥云南医药.2005,26(4).347~348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9~65岁。109例为皮肤粘膜一个焦痂或溃疡,3例为2个焦痂或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3cm不等,活动度好,其中95例肿大淋巴结有压痛。其它分别有头痛、呕吐、咽充血、谵妄伴颈项强直、心律失常、肝肿大、脾肿大。全部病例均采用氯霉素[成人2g/d,儿童25mg(kg·d)]加入10%葡萄糖液静滴,退热后剂量减半,再用7~10天。26例体温于24h内降到正常。表2参1(刘汉平)20053650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临床分析/熊东亮(深圳市医院龙…  相似文献   

20.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通过恙螨幼虫为媒介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994~1996年我院共收治71例恙虫病患者,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71例患者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1~78岁,<14岁28例,15~59岁35例,>60岁8例;发病季节为3~12月,发病高峰为6~9月;有野外活动或草丛树下坐卧、游玩史44例,其余不详。所有病例否认既往有血液、心、肝、肾等疾病史。二、临床表现本组多突然起病,均有发热,呈稽留热11例,弛张热13例,不规则热45例,间歇热2例;伴畏冷、寒战12例,咳嗽26例,全身酸痛17例,剧烈头痛8例,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血、便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