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通心痹合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抗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CHD心绞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通心痹合剂"口服,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2组均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观察CHD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且能显著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2)治疗组v WF、GMP-140、CRP、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通心痹合剂"治疗CHD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其机理可能改善其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抗动脉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CHD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活血组方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解毒组(治疗1组)、益气养阴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vWF、GMP-140、CRP、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能起到改善其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抗动脉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通心痹合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及其抗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通心痹合剂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以球囊导管内皮损伤术和高脂饵食法建立家兔AS模型,其中通心痹合剂各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药,空白组、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家兔血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液IL-6、IL-1、TNF-α明显升高,IL-10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通心痹合剂各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均可明显降低家兔IL-6、IL-1、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通心痹合剂大、中剂量组在升高IL-10方面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痹合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炎症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艳丽 《新中医》2017,49(2):29-3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2组均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2组均观察治疗8周。检测患者内皮素(E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血清ET、v WF和GMP-14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ET、v WF和GMP-1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血栓前状态的作用,可能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以初步探讨冠心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炎症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连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与通心络胶囊相当,其作用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药物抗凝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血浆GMP-140和白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葛根素及噻氯匹定对GMP-140及IL-6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例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血浆GMP-140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将6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35例)及噻氯匹定组(30例)并予相应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血浆GMP-140和白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健康人及TIA组比较,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表面GMP-140分子数、血浆GMP-140和IL-6水平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葛根素组及噻氯匹定组上述测定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P<0.01),而治疗后2组间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物的异常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应用葛根素及噻氯匹定具有相同的抗凝效果,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西药组及联合组各35例,西药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另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和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2(TXB_2)、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 p、血小板活化因子CD63)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8.57%、不良反应发生率8.57%较西药组明显高、低(P0.05);治疗前2组ET、TXB_2、NO、IL-6、TNF-α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2组ET、TXB_2、IL-6、TNF-α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CD62p、CD63明显减小,且治疗后联合组的改善幅度较西药组明显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冠心病可有效降低患者ET、TXB_2、NO、IL-6、TNF-α,升高NO,减小CD62p、CD63,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阳宣痹颗粒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痹阻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IL-6、TNF-α、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痹阻证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拜阿司匹林0.1 qd,立普妥10mg qd,倍他乐克25mg bid,连续服药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宣痹颗粒方,每日2次口服,每次1剂,连续服药4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病人心绞痛症状、中医证侯、心电图ST-T改变、炎症因子IL-6、TNF-α、CRP指标变化及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4.28%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2.00%;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照组;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2.85%,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5.71%;两组对炎症因子的比较,两组均能降低CRP、TNF-α、IL-6指标水平,治疗组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个别病人出现腹胀、轻度肝功异常,治疗组较对照组少。[结论]温阳宣痹颗粒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痹阻证疗效可靠、安全。温阳宣痹颗粒方可进一步降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炎症因子水平,对稳定冠脉粥样斑块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膝痹病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水熏治疗,观察组在临床路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方熏蒸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HSS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关节液中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介素-1(IL-1)、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P、MMP-3、IL-1、TNF-α、HA及IL-6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MMP-3、IL-1、TNF-α及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S各症状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S各症状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痹病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其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患者关节滑液中CRP、MMP-3、IL-1、TNF-α及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冠心通3粒/次,3次/d)和对照组(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前后IL-6,TNF-α,EMPs,vWF含量变化.结果:心电图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93.3%,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IL-6,TNF-α,EMPs,vWF治疗后均下降明显,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通脉胶囊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IL-6,TNF-α,EMPs,vWF的含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上与通心络胶囊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扩冠、降低心肌氧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检测2组在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MP-9)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M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M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心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140(platelet alpha-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140,GMP-140)和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tide A,FP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心通络汤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GMP-140、FPA、血小板聚集率(AD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0%,优于对照组的76.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MP-140、FPA、ADP、hs-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心通络汤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抑制血小板活化,具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祛痰、抗感染、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有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已确诊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经典方剂黄连解毒汤.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以通过降低CRP与TNF-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进而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心贴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12H、次,1次,d,治疗3周:对照组39例,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3次,d,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lL-18、GMP-14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GMP一14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H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参附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它处理两组相同;疗程均为21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RP、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降低血浆炎症介质CRP、TNF-α含量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可能通过降低患者的血浆炎症介质CRP、TNF-α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通痹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提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1、IL-6、TNF-α明显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痹胶囊可以有效降低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对于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9,(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T-1水平下降而NO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减轻微炎症状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玉泉丸对糖代谢异常患者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4例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加服玉泉丸,B组加服金芪降糖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细胞因子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B 2组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3组间CRP、TNF-α、IL-6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玉泉丸能降低已升高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郑海波 《新中医》2018,50(9):49-5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8例,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辨证使用益气活血通脉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监测2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每日硝酸甘油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每日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CRP、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TNF-α、CRP、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使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