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中医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2周为1疗程。采用便秘患者临床评分系统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0.0%(P<0.05)。2组便秘患者临床评分系统(CC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中医治疗组降低的更加明显(P<0.05),表明2组治疗均有效果,但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能缓解便秘症状。结论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的Bristole粪便性状评分量表( BSFS )、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 CCS)以及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PAC-QOL)的变化以及有效率来客观的评价电针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51例确诊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26例和普通针刺对照组25例。电针组以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支沟及照海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针刺组取穴相同,进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BSFS、CCS及PAC-QOL评分量表。结果:电针组、针刺组治疗前后BSFS、CCS及PAC-QOL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电针组CCS、PAC-QOL评分变化要明显大于针刺组(P<0.05),而两者在BSFS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大于针刺组( P<0.05)。结论:电针和普通针刺对功能性便秘均有疗效,电针在治疗效果、改善便秘临床评分及生活质量上要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胃肠俞募穴治疗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卒中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胃肠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取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及中脘、天枢、关元;对照组口服中药六磨汤原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基线期、治疗期以及随访期对患者CCS和大便性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42.4%,两组治疗后CCS评分与大便性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随访期两组患者CCS评分和大便性状评分都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能明显缓解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症状以及改变大便性状,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侧天枢穴、双侧头部足运感区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SP、VI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埋线组、针刺组和番泻叶组3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埋线组采用双侧天枢、双侧足运感区穴位埋线治疗,每7天埋线1次,共埋2次;针刺组采用针刺双侧天枢、双侧头部足运感区治疗,每日针刺1次,治疗2周;番泻叶组每日服用1次番泻叶,间断或连续服用2周。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大便性状评分量表、临床评分量表(CCS)、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定和测定血清中SP、VIP含量。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大便性状、CCS和PAC-QOL评分均较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疗后3组间大便性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CS、PAC-QOL评分比较埋线组、针刺组均较番泻叶组明显降低(P0.05),且埋线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针刺组与其他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埋线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番泻叶组(P0.05);埋线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与疗前相比3组患者疗后血清SP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埋线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枢穴结合头部足运感区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症状,其发挥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中SP、VIP的含量、促进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加快蠕动、重塑排便反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的Bristole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的变化以及总体有效率来客观的评价穴位埋线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针刺组)。治疗组予穴位埋线法治疗,取天枢、腹结穴,每周1次;对照组予针刺取相同穴位,每周3次,治疗周期均为4周,取治疗前后的Bristole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的变化以及总体有效率。同时我们还观察各组的不良反应。结果:穴位埋线组、针刺组治疗前后BSFS、CCS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穴位埋线组BSFS、CCS评分变化要明显大于针刺组(P0.05);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大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电针和普通针刺对功能性便秘均有疗效,穴位埋线在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便秘临床评分、粪便性状评分及整体有效率要优于普通针刺,且该方法疗效确切、省时方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最终入组82例,随机分2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AC-QOL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9%(33/4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39/41),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可以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够增加排便次数,改善大便质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济川煎治疗脾肾阳虚型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口服加味济川煎,1剂/d。对照组口服便通胶囊,3粒/次,2次/d。2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SCBM)、结肠传输试验情况及血清5-羟色胺(5-HT)、5-HT 4受体(5-HT4R)、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6%(67/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5%(53/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4 6,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QOL 4个维度评分、PAC-QOL总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QOL 4个维度评分、PAC-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卒中后便秘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足够液体及纤维摄入量,腹部按摩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身振动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PAC-QOL)评分,同时比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S评分、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CCS评分、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安全、有效的改善老年卒中后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枳实消痞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便秘(CIC)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CIC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枳实消痞丸联合大黄粉神阙穴贴敷,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便秘评分量表(CC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评估2组体力状况(KPS)评分改善情况及便秘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CS量表及PAC-QOL量表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7%(31/35)(P<0.05);治疗组便秘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P<0.05)。结论 枳实消痞丸联合大黄粉神阙穴贴敷能有效缓解CIC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浮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用时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与排便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简易穴位埋线法与药物口服治疗女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6例女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剔除脱落病例8例,最终埋线组22例,西药组26例。埋线组予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以腹四穴(中脘、天枢、关元)为主穴,配以下脘、滑肉门、外陵、支沟、上巨虚穴,每周1次;西药组予乳果糖口服,每日3次,治疗周期均为8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后6周期间平均每周完全排净感的自主排便次数(CSBMs)较治疗前增加2次的病例数所占的百分比;并比较治疗前后及12周随访各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周平均CSBM及其增加次数、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Bristol大便性状积分和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结果:埋线组周平均CSBM增加2次的百分比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平均CSBM次数增加(均P0.01),Bristol大便性状积分改善(均P0.01),PAC-QOL量表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降低(均P0.01);埋线组周平均CSBM增加次数较西药组明显偏多(P0.01),PAC-QO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Bristol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简易穴位埋线可以明显增加女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CSBM,改善Bristol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龙膏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黄龙膏穴位贴敷神阙穴,观察患者排便次数、排便难易度、大便性状评分等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随访后,患者排便次数、排便难易度、大便性状评分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黄龙膏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胃肠燥热证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6,(2):220-221
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汤配合中药贴敷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老年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通腑逐瘀汤口服,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频率、粪便性状、使用泻剂、腹胀和每次排便时间并记录积分。结果:两组总积分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比照对照组,治疗组总积分降低幅度大;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0%,在临床疗效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逐瘀汤合中药贴敷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膏方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膏方配合生物反馈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根据便秘症状积分标准对患者的排便间隔、排便困难情况、大便性状、肛门阻塞感和排便不尽感进行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使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观察停药1个月、2个月后2组患者便秘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大便形态、排便困难程度、排便不尽感和肛门堵塞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身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停药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3.6%(2/55)、7.3%(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8/47)、25.3%(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生物反馈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配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选取中脘、天枢(双侧)、关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7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辅以针刺治疗,针刺取足三里、上巨虚,每日1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次。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BSFS)评分、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SF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CS、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干扰电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粪便性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干预阿片类药物所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癌痛且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所致顽固性便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通便疗法,包括常规药物疗法和合理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揿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量表评分、粪便性状评分(Bristol)、排便难度评分(CCS)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量表评分、Bristol评分、CCS评分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C-QOL量表评分、Bristol评分、C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疗法基础上,揿针疗法干预阿片类药物所致顽固性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便秘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增加使用阿片类药物癌痛患者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肾气亏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芪蓉润肠口服液口服。观察组加用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便秘缓解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部不适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QOL生活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水平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按摩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肾气亏虚型便秘疗效确切,可加速大便恢复正常,促进症状消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枳实、白术按不同剂量配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量效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STC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枳术低剂量组、枳术中剂量组和枳术高剂量组。枳术低剂量组给予枳实12g,生白术28 g;枳术中剂量组给予枳实21 g,生白术49 g;枳术高剂量组给予枳实30 g,生白术70 g。比较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性状积分、便秘症状评分(cleveland constipation score,CCS)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估量评分(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quality of life,PAC-QOL)。结果:三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两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生白术、枳实用量增大,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性状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枳术高剂量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CCS、PAC-QOL评分低于治疗前,但枳术低剂量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枳术高剂量组CCS、PAC-QOL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3∶7配伍在生白术剂量较大时(枳实21 g,生白术49 g)即能够有效改善STC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而枳实30 g配伍生白术70 g改善程度更明显,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深刺双侧天枢穴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肠轴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9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双侧天枢穴组,支沟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积分评定表、大便性状评分(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定,并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P和VIP含量。结果 天枢组临床疗效、症状及性状积分、CCS评分等均优于支沟组和西药组,且患者血清SP含量高于其他两组,VIP含量低于后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深刺双侧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深刺天枢可能通过升高血清SP含量、降低VIP含量,调控脑肠轴,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加支沟和照海穴治疗帕金森病阴虚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百会、风池、风府、曲池、阳陵泉、太溪、太冲;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刺支沟、照海穴。每星期3次,1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使用便秘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粪便性状量表(Bristol)、排便难度量表(CC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的评分变化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C-QOL、Bristol、CCS、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Bristol、CCS及UPDRS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C-QOL、Bristol、CC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PD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配合支沟、照海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阴虚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粪便性质及排便难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