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总计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饮食控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并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科学的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数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降低流产、死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羊水过多、新生儿代谢异常等疾病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及家庭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具体指导,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治疗和家庭护理可以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03-30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的使用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和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成本和胰岛素成本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17.8%(P<0.05)。入院时两组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时,采用胰岛素泵给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证实饮食和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现状,本研究探讨优化饮食和运动方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接诊的10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组增加优化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 h、治疗后1 h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的变化以及观察患者空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 A1c)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PG、Hb A1c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Hb A1c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饮食和运动方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1年4-10月收治的10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及血脂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P〈0.05)。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干预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7-2019年于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降血糖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剂量维生素D,观察组基于常规降血糖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维生素D缺乏情况、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妊娠结局,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维生素D正常者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中度缺乏者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维生素D正常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缺乏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低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降糖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维生素D缺乏程度,并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陆桂月  黄亚绢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15-35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方法。方法:饮食控制组采用单纯饮食控制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组加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另外选择41例未接受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饮食控制组采用饮食疗法后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剖宫产、妊娠高血压、酮症、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饮食控制组低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妊娠高血压、巨大儿、死胎发生率,饮食控制组低于未正规治疗组(P<0.05);剖宫产、妊娠高血压、酮症、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胰岛素治疗组与未正规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孕期监护,单纯饮食控制即可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胰岛素治疗对母婴结局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胡苏红 《中国校医》2014,28(10):755-756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治疗与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按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新标准,对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209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进行个体化饮食治疗及运动指导,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母婴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子痫前期、霉菌性阴道炎、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饮食治疗与运动指导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47-48
目的分析妊娠并糖尿病孕产妇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妊娠并糖尿病孕产妇371例,根据患者的孕周分为对照组(179例,>32周)与研究组(192例,≤32周)。两组均在适量运动与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孕产妇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并糖尿病孕产妇行适量运动、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可降低血糖水平,并能改善阻力指数与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肪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8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仅予常规宣传教育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瘦蛋白(lept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运动干预联合饮食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控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多媒体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营养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新型多媒体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饮食状况调查问卷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饮食状况调查问卷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患者,饮食状况调查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多媒体联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高血糖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昌黎县人民医院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胰岛素泵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人胰岛素(诺和灵R),并加强用泵护理;对照组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平均三餐后2 h血糖(2 h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可使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增加母婴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黄汤加减联合坎地沙坦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免疫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CD3^(+)、CD4^(+)含量、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尿素氮、血肌酐及胱抑素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CD3^(+)、CD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汤加减联合坎地沙坦酯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免疫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结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和运动疗法,在血糖仍不达标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实施六味地黄汤加减结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孕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空腹血糖(FBG)、血糖控制效果、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期HbA1c、2 hPBG、FBG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六味地黄汤加减结合胰岛素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进一步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改善母婴结局,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Det)、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PH)在妊娠糖尿病中应用对血糖及基础胰岛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门冬胰岛素,观察组加Det,对照组加NPH。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达标时间,对比两组7d时胰岛素使用情况、治疗前后空腹胰岛水平及胰岛B细胞功能。记录低血糖发生、治疗后体质量(BMI)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全部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7 d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水平及治疗后2 hPG水平更低;治疗后观察组2hPG较对照组低;观察组Det用量较对照组NPH多,但每日注射次数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治疗7d时HOMA-B较对照组高,治疗后FINS、HOMA-B、MBCI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及母婴分娩结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两种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血糖,维持胰岛素水平,但地特胰岛素效果更明显,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7例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对照组用赖脯胰岛素三餐前及甘精胰岛素晚上睡前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根据病情合适的糖尿病饮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2±1.2)mmo1/L,餐后2h血糖为(9.4±1.2) mmol/L,睡前血糖为(9.4±1.3) mmol/L,对照组分别为(8.5±3.0)、(10.0±2.4)、(10.2±2.4)m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5.4±2.5)d,胰岛素用量为(43±9)U/d,而对照组分别为(12.8±3.8)d、(55±10)U/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更利于此类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硒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硒酵母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硒酵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硒酵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硒酵母组三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硒酵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补充剂能够进一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代谢,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住院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经确诊后通过正规饮食及运动干预1周血糖控制不理想,不同时机加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规律产检,行饮食运动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不理想需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或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孕妇344例,分为确诊糖尿病4周以内开始使用胰岛素组(n=130)和确诊糖尿病4周以后开始使用胰岛素组(n=214)。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确诊后1周血糖、分娩前血糖、血脂及妊娠结局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确诊糖尿病4周以后开始使用胰岛素组孕期增重(GWG)高于确诊糖尿病4周以内开始使用胰岛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81,P<0.05);确诊糖尿病4周以内开始使用胰岛素组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确诊糖尿病4周以后开始使用胰岛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39、-7.274,P<0.001);确诊糖尿病4周以内开始使用胰岛素组分娩前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确诊糖尿病4周以后开始使用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0,P<0.05),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稳定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探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降糖西药进行治疗(二甲双胍),观察组使用黄连素治疗,规范治疗2个月后评价不同药物血糖控制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格遵医嘱服用规定药物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黄连素治疗,总体效果理想,相比常规西药治疗可进一步强化胰岛素抵抗抑制效果,强化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进而稳定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药物安全性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更多糖尿病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方法在妊娠糖尿病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疾病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积极的饮食控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对照组7例患者出现羊水过多现象,观察组无此现象,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餐前30min血糖达标率、餐后2h血糖达标率、零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94.29%、94.12%、94.12%,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2.35%、50.0%、38.2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