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采用掌侧入路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记录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观察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7.6周,Dienst功能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3.3%。结论:采用掌侧入路的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复位效果良好,功能恢复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蝶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09年2月-2009年12月对40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切开复位蝶形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10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蝶形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对于不稳定型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3例37侧,男9例,女24例.年龄61~77岁,中位数68岁.左侧11例,右侧18例,双侧4例.按照AO分型标准,A3型4侧、B2型6侧、B3型7侧、C1型7侧、C2型4侧、C3型9侧.掌倾角-55°~20°,中位数-8°;尺偏角5°~25°,中位数14°;24侧桡骨短缩>5 mm,29侧关节面移位、塌陷>2 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3例3侧为开放性骨折,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其腕关节功能.结果:31例(35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31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3°~12°,中位数5°;尺偏角10°~27°,中位数19°;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0.8~1.1 cm,中位数0.9 cm.术后2例患者发生腕管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行神经探查术未发现桡神经卡压,予以对症处理,3个月后桡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消失.按照Dienst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9侧、良12侧、可4侧.结论: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在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63岁。骨折按AO分型,B3型8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均采用掌侧Henry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根据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进行综合评定。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35°,背伸30°,尺偏20°,桡偏15°,疗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表进行评估,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LCP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柱理论指导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35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掌侧/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1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85.7%。结论:三柱理论指导应用LCP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4 mm万向掌侧双柱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2.4 mm万向掌侧双柱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60~78岁,中位数71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左侧21例、右侧25例。均合并骨质疏松症。按照骨折AO分型,C1型23例、C2型16例、C3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3 d,中位数8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46例患者中3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未愈合,其余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中位数3个月。3例出现慢性疼痛综合征,1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症状,均经治疗后好转。末次随访时掌倾角13.57°±3.78°、尺偏角21.03°±3.21°、桡骨茎突高度(11.45±2.93)mm。参照Sarmiento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30例、良12例、差4例。结论:2.4 mm万向掌侧双柱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开达  李朋 《新中医》2014,46(6):108-110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LCP钢板配合创伤早期方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内服创伤早期方,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22月,平均11.5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评定)优38例,良10例,可2例。结论:桡骨远端LCP钢板配合创伤初期方对于治疗C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掌侧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40例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结果:本组40例,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在正常范围内,腕关节活动良好,仅2例活动时腕部有疼痛感,腕关节背伸范围只达健侧70%。结论:掌侧手术入路,解剖型锁定钛板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采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48~69岁,中位数57岁。左侧9例,右侧16例。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C1型13例、C2型4例、C3型8例。合并开放性颅骨骨折3例、肱骨颈骨折4例、尺骨远端骨折5例、髌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腕部疼痛情况,测量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1例出现克氏针松动。均未出现克氏针针道感染、接骨板松动、肌腱激惹及创伤性腕关节炎。腕部疼痛VAS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为(2.15±0.20)分、(1.26±0.10)分。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术前分别为(6.17±0.12)mm、2.89°±1.20°、12.23°±1.05°及(5.12±1.31)mm,术后6个月分别为(0.59±0.16)mm、10.37°±0.88°、23.15°±0.10°及(11.57±1.08)mm。术后6个月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本组优15例、良8例、可2例。结论: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够有效缓解腕部疼痛和恢复桡骨解剖结构,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豳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予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以“T”形成斜“T”桡骨远端锁定钢板(LCP)内同定治疗。结果:19例得到6-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Gartland和Werleg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4.7%。结论: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能有效地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适应早期功能锻炼需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采用肿瘤段桡骨切除,保留腓骨小头的自体腓骨移植治疗桡骨远端肿瘤的疗效。方法:行桡骨远端瘤段切除,用带血管自体近端腓骨移植,修复桡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术后就放射学及功能评价内容进行随访。结果:临床应用10例,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局部复发1例,移植骨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2.9个月。主观满意度为优良。重建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21°~39°,背伸28°~57°,尺偏19°~41°,桡偏14°~19°。握力是健侧的37%~89%,无腕关节不稳和畸形。腕关节功能评价采用Enneking标准,优2例,良7例,一般1例。结论: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用自体腓骨移植治疗,既彻底切除了骨肿瘤,又保存了患侧上肢,同时较好地保留腕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AO分型来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43例患者,按AO分型后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外固定定架固定,内外固定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按Aro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O分型中的A型骨折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管型或夹板外固定;B型及C1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C2和C3型骨折及所有的开放性骨折均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采用外固定架接合克氏针、骨片钉或钢板螺钉联合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结论:AO分型能够很好的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此类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骨密度和暴力伤害的程度有关,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升高。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2种形式。目前采用手术疗法治疗的较多,但术后常会出现并发症,影响腕部功能。中医小夹板疗法作为经典的保守疗法,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归纳和总结手法复位配合传统、改良夹板联合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刺等其他疗法在此类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挖掘中医小夹板疗法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45例年龄在55~70岁之间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24例,平均年龄61.1岁;手术组21例,平均年龄60.4岁。两组进行cooney评分和按Lidstrom分型分类的比较。结果:所有病例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按cooney等制订的评分标准,保守组总分为84.54±7.37,手术组总分为86.57±6.5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方案的Lid-strom分类分级,保守治疗组不满意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预后患者满意度上,手术治疗存在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借助三维有限元技术针对桡骨远端应力传导及分布水平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成年男性左前臂作为研究样本,经桡骨纵轴针对冠状面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扫描层距大概是 2 mm,将断面 CT 检测数据导入到计算机中,以 3D–DOCTOR(3.5 版本)进行桡骨远端 3D 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在 ANSYS(10.0 版本)中置入模型,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并且进行负荷加载处理,针对桡骨远端展开应力传达及分布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三维有限元评估。结果:借助 CT 技术,分析各层面的图像信息,并且借助 3D–DOCTOR(3.5 版本)展开构建,实现桡骨远端模型;针对有限元分析数据进行分析,若是出现 Colles 骨折的症状,桡骨密质骨及松质骨相接的位置会出现应力集中度显著提升的现象,并且掌侧拉应力相对于背侧而言,会显著提升;若是出现 Smith 骨折症状,桡骨密质骨及松质骨相接的位置会出现应力集中度显著提升,可是背侧拉应力会显著强于掌侧。结论:联系 CT 技术及 3D–DOCTOR(3.5 版本)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此种方式具备有效、便捷的优势,所呈现的模型具备良好的精确 性;根据有限元分析数据可知,桡骨骨折伸直型裂纹会在桡骨表面密质骨及松质骨相接的掌侧位置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两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可塑性腕关节支具与小夹板这两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的试验方法,将可塑性腕关节支具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两种外固定方法进行平衡对比治疗研究。结果腕关节支具组优良率为93.6%,对照组优良率为74.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可塑性腕关节支具固定可靠,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小夹板外固定,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帕金森病(PD)的效果,并探讨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PD病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LCP固定。结果:10例患者随访16~30个月,平均20.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9~16周)。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6个月。根据Gar t l and与Wer l ey评分标准,优5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0.0%。结论:对于累及关节内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PD,LCP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尽早地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瘀接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在对位对线良好后行药物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前2周云南白药,0.5g/次,3次/d;后4周仙灵骨葆,1.5g/次,2次/d。治疗组30例化瘀接骨汤(血竭、川断各15g,乳香、当归、川芎、没药、熟地黄、赤芍、地龙、陈皮、厚朴、甘草各10g,三七5g;肿胀严重加丹参、红花;疼痛重加鸡血藤、元胡),1剂/d,水煎200m L,早中晚口服。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时间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瘀接骨汤加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T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并对其按照AO分型,其中A型18例,B型11例,C型27例,除去3例患者为陈旧性骨折外,其余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所有患者均给予腕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于桡骨掌侧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训练、定期复查X线片,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情况均愈合良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感染,也没有神经、血管、肌腱等部位出现损伤或发生并发症;优38例,良13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91.1%。结论:T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后VAS评分、肿胀消退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配合功能锻炼和遵医行为。结果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患者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后能够降低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缩短肿胀消退时间,增强遵医行为意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