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分子灯塔法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脑脊液(CSF)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子灯塔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CR分子灯塔定量技术检测83例CSF结核分枝杆菌并与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抗体ELISA,简称酶联OT)进行比较。结果 PCR分子灯塔法能准确、定量地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其阳性检出率(88.3%)分别高于酶联OT(23.2%)、抗酸杆菌染色(0%)的检出率。结论 PCR分子灯塔法用于定量检测CSF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监测患者病情、预后、指导用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脊柱结核外科干预治疗中如何有效修复破坏之椎体,是脊柱结核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 目的:探讨国内目前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骨缺损修复方法、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及新进展。 方法:CNKI数据库检索2006/2010-01-01五年间相关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文献,先检索关键词“脊柱结核”,再分别以:“内固定”,“植骨”,“人工骨(材料)”,“钛网”, “骨水泥”,“人工椎体”,为关键词在以上数据中检索,根据入选条件,选择相关文献,对其文献报道病例、手术方法(包括骨修复方法)、疗效(包括治愈率、复发率、Cobb角纠正)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自体骨(髂骨、肋骨)是脊柱结核目前骨缺损的主要修复来源,其次是钛网植骨,人工骨及人工椎体少量用于临床治疗。提示,自体骨仍是脊柱结核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来源,是钛网植骨次之,人工骨及人工椎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将来植骨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 (TBM)患者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用结核杆菌PCR检测法以及ELLSA法检测结核抗体两种方法综合诊断。结果 :临床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脑脊液 (CSF)结核杆菌PCR的阳性率达 85 % ,结核抗体阳性率达 80 %。结论 :结核抗体、结核杆菌PCR检测可以作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确诊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TB)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性病变,亦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最为常见的类型,常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器官结核。结核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结核疫情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2位,而且我国结核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整个发病率已下降,但在世界许多地区仍是一个重要疾病。结核性脑膜炎与结核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中的两个重要疾病,本文着重介绍此两病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方面的表现。对12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用160×160矩阵电路(Matrix)的EMI扫描仪进行了检查,11例为脑内结核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是原发性结核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最近作者对500例各种类型神经系统结核进行了分析,其中最常见的是结核性脑膜炎(82%),其次是结核性浆液性脑膜炎(13%),不伴有脑膜炎的结核性脑病(3%),和脊髓膜炎(2%)。本文详细提到的神经系统体征及综合征主要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其他类型神经结核,以结核瘤居多。由于抗痨治疗和类固醇的使用,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因此,在病重患儿,如其生命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Gene Xpert MTB/RIF检测在临床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10—2017-03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同期32例非结核脑膜炎患者,对所有患者行Gene Xpert MTB/RIF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脑脊液抗酸染色及脑脊液结核杆菌培养试验检测,观察各种检测方法患者阳性检出率,计算各检测方法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等指标。结果脑脊液Gene Xpert MTB/RIF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阳行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9%(60/86)、100%(32/32)、77.9%(92/118)、100%(60/60)、55.2%(32/58),符合率高于其他3种检测技术,与抗酸染色涂片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Gene Xpert MTB/RIF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Kappa=0.792,P0.01)。结论相对于抗酸染色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以及FQ-PCR,Gene Xpert MTB/RIF检测法在诊断TBM方面有更为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对疑似TBM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脑结核瘤是少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 ,现将我们遇到的 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结核瘤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17岁 ,2 0 0 4年 5月 2 8日入院。于入院前2个月开始 ,常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左上肢抽搐 ,头向左侧扭转、神志不清 ,持续几分钟后可自行好转 ,无大小便失禁 ,当时考虑系情绪紧张所致而自服镇静剂治疗 ,但无效。于入院前 1个月开始 ,患者发作次数增加 ,服用苯巴比妥治疗无效。无结核病史。NS检查(- )。EEG :中度异常 ,右侧偏胜。CSF :无色 ,红细胞6 ,白细胞 6 ,潘氏试验 (+ ) ,蛋白 5 6 .9(2 0~ 4 0 )mg·d- 1,Cl- 118(12 0~ 13…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的结核性病变一般多为结核性脑膜炎或结核瘤,而结核性脑脓肿是一种罕见的类型.自Krause (1910) Dandy(1932)提出在某些结核瘤内可存有脓汁而类似化脓性脓肿以来,Rand(1935)报告一例真实的结核性脑脓肿,并作了阐述.Obrador and Urquiza(1948)成功地切除了一个重70克的颞叶结核性脓肿,后Devadiga等(1969),Bannister(1970)描述了结核性脑脓肿的特征.Rab等(1975)报告一例经细菌学证实为结核性脑脓肿的病例,Whitere(1978)报告一例并复习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颅内结核结节(ITN)的MRI分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5例ITN病例的头颅MRI表现和临床特点,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PPD试验、胸片、脑脊液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或药物治疗随访等建立诊断。结果ITN磁共振成像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或脑池内大小不等的结节,根据其成像特点可分为肉芽肿型、干酪样型、脑膜炎型及弥漫性粟粒型。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癫、脑膜刺激征、脑神经损害和结核中毒症状等,抗结核药物治疗后26例痊愈或好转,9例改手术治疗。结论MRI对颅内结核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分型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69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尸检证实的 69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病例。结果 :生前误诊 3 5例 ,误诊率 5 0 73 %。尸检发现脑膜病变为主 ,脑实质、脑室、脑血管、脊髓均受累。临床表现除脑膜刺激症、颅高压征 ,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颅高压是主要的死因 (61/ 69,88 4%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变性质、部位密切相关 ,认识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有助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正颅内结核瘤(Intracranial Tuberculomas)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经血行播散或在脑脊液中沿皮质静脉、小的穿通动脉深入脑实质,发生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变态反应而形成的一种肉芽肿样病变,是少见的颅内占位性病变[1]。目前全国的结核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发病率也相应上升[2]。脑结核瘤是结核病危害最大的类型,其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极为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02—2014-02我院收治的60例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清除及脊髓减压内固定治疗,随访12~2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Cobb角变化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220.5±20.2)min,出血量(821.8±425.0)mL;术后骨融合时间(4.5±1.2)个月,术后回访期间所患者结核病均未复发;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Cobb角、疼痛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术后24个月的改善情况优于术后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可使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治愈结核。  相似文献   

14.
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颅内结核瘤,并非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5例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2-03~2006-12,我科诊治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颅内结核瘤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5~40岁,平均21.5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4.5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特别是伴有肉芽肿形成的传染病,可能与结核、寄生虫、细菌和真菌肉芽肿感染有关~([1])。颅内结核瘤和神经囊虫病(Neuro cysticer cosis,NCC)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常见的肉芽肿性感染,常伴有炎性颗粒、肿瘤性反应,其临床特征包括癫痫发作、意识改变及颅内压增高以及头部核磁共振(MRI)上的局灶性神经功  相似文献   

16.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颅内感染,占全身结核病的6% [1].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是由新型引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确诊方法主要依靠病源学检查[2].  相似文献   

17.
正结核是目前全球最致命的单一传染病,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其最严重的疾病形式,引起以脑膜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感染性疾病。进行抗结核化疗和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后仍有几乎一半的TBM患者死亡或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延误诊断及治疗被认为是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目前TBM的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结核病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为世界第九大致死病因,是单一病种因素导致死亡的首要病因~([1])。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我国是排名第5的结核高负担国家,结核耐药率排名第6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进入脑实质引起肉芽肿性变,病灶直径大于5mm者称为脑结核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结核病最严重形式~([2]),导致近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亡或遗留严重神经系统损伤。本文就脑结核瘤诊断及治疗方面研究进展做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脑实质也常常受累。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耐药病例增加,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加之人口流动及AIDS流行等因素,全球结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中进行细胞学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04—2019-04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20例(结核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0例(病毒组)为对象,均进行细胞学检测,比较2组细胞类型、血清白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脑脊液白蛋白指数、血脑屏障损伤程度。结果 结核组C_(ALB)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S_(ALB)、C_(ALB)指数明显高于病毒组(P0.05);结核组小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转化淋巴细胞均低于病毒组(P0.05),激活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均高于病毒组脑膜炎患儿(P0.05),结核组与病毒组浆细胞、单核细胞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血脑屏障轻度损伤比重为16.67%,明显低于病毒组比重(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中度损伤与重度损伤比重分别为40.00%、43.33%,均多于病毒组(30.00%、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学检测能够帮助鉴别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为临床诊疗进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