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胸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265例普胸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100%.结论术前应有充分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制定治疗方案,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危险期.  相似文献   

2.
牛继前  陆芹 《四川医学》2001,22(9):822-823
目的:探讨普胸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方法:病例回顾分析,结果:238例普胸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38例,其中房性早搏22例,室性早搏1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房颤和/或房扑10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合并2种以上心律失常者15例,38例心律失常均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消失,年龄大于等于65岁,血氧饱和度<0.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和电解质失衡者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防治普胸开胸术后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普胸外科术后血胸手术处理的情况进行总结,探究产生术后血胸的原因,分析再次开胸的方式,研究术后血胸的预防策略。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普胸外科术后血胸手术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共24名患者,22例再次开胸手术,急诊开胸18例。再次开胸止血手术之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结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普胸外科术后血胸再次进行开胸手术止血的方式与时机的掌握,预防普胸外科术后血胸的主要措施是严密止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外科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普胸术后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治疗86例患者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痊出院,无死亡及胸腔感染病例。结论对普胸术后发生的活动性出血应积极再次剖胸止血,床旁胸片应做为术后大出血病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系统。方法:对412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预警评分系统。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为:术前肺功能(P〈0.01)、术前心功能(P〈0.01)、手术类别(P〈0.01)和手术时间(P〈0.01)。根据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性方程,建立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评分系统如下:术前肺功能异常(10分)、术前心功能异常(8分)、肺和食管切除手术(26分)、手术时间≥4h(12分);根据方程预测率来绘制ROC曲线,所对应的预测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得分为26分,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51.4%,26分以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6%(27/185),26分以上的发生率为52.9%(120/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预擎评分系统简单易行,结果比较可靠,能给术后心律失常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普胸术后胸腔内大出血再次剖胸止血的临床资料,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普胸术后胸腔内大出血。方法:对我院近5年普胸外科术后胸腔大出血并行再次剖胸止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出血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共11例普胸术后再次剖胸止血,痊愈10例,死亡1例,出血部位有切口肋间血管出血3例,壁层与纵隔胸膜广泛渗血1例,右下肺动脉干结扎线脱落1例,肋骨断端出血1例,支气管动脉出血1例,下肺韧带出血1例,食管床出血1例,纵隔手术创面出血1例,未能找到明确出血点1例。结论:关胸前仔细检查,严密止血是预防术后胸腔大出血的重要措施。及时果断地再次剖胸止血是治疗术后胸腔大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普胸术后出血再次剖胸止血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血胸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对自1976年-2000年手术治疗普胸术后血胸10例病人的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肋骨断端及肋血管损伤处出血5例、支气管动脉出血2例、肿瘤浸润胸壁处出血1例、胸腔多处渗血1例、未见明显出血1例。采用损伤血管缝扎,肋骨断端烧灼及骨蜡填塞,肋骨固定,止血胶及止血纤维贴敷胸壁渗血面等方法止血,同时清理胸内凝血块。剖胸止血术后均未再次出现胸内活动性出血。结论:普胸手术要预防血胸的发生,术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检查,特别应注意肋骨断端、支气管残端周围、壁层胸膜肿瘤浸润破损、淋巴结清扫创面等处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高龄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进行普胸手术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高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研究对象进行心律失常的针对性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异常表现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59%,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17%,观察组研究对象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为44.83%,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7.59%,在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高龄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龄食管癌患者72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2001-2006年,我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72例,年龄65~81岁.67例行根治术,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例行剖胸探查术.左胸后外切口54例,胸腹两切口14例,颈胸腹三切口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胸腔内吻合口漏1例,颈部吻合口漏2例,胸导管损伤乳糜漏1例,脓胸1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主,采取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高龄食管癌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7年07月我院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胸腔严重粘连,2例因肿瘤明显外侵而中转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85min(252-328min),其中平均胸部手术时间上限值为120min,下限值为45min,平均值为95min,术中出血上限值为360ml,下限值为155ml,术中出血量平均值为230mL,术后住院平均14d(12-17天);共清扫淋巴结651枚,平均每例清除12.06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8/54):颈部吻合口瘘3例(术后第7天),心律失常2例,声音嘶哑3例。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邱燕文  尹智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07-2608
目的:探讨芬太尼氧气雾化吸入用于普胸术后镇痛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普胸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氧气雾化吸入镇痛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两组,观察镇痛前后评分、起效时间、患者和医生满意度、不良反应、经济费用。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好;起效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患者和医生对两组镇痛方法的满意度好;经济费用实验组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普胸术后采用芬太尼氧气雾化吸入镇痛是安全的、有效的、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陈波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81-81
目的探讨普胸开胸术后心率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从2009年到2011年间228例非心脏开胸手术,术后24例(10.5%)并发心律失常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 70岁以上心律失常发生率49.8%,术后SO2<93%者心律失常发生率53.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术前合并心肌缺血者心失发生率65%。结论术后发生心率失常与高龄、电解质紊乱、心肌供血不足、疼痛、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术前及时改善内环境紊乱和脏内功能状态是减少开胸术后心失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7例,手术治疗4例,1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可通过适当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治愈,同时多数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一侧全肺切除26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26例行一侧全肺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其中肺癌24例,肺结核1例,毁损肺1例。结果: 左全肺切除19例,右全肺切除7例,术后并发活动性出血行二次进胸止血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低氧血症6例。25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低氧血症合并心律失常,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加强术后护理是一侧全肺切除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胸术后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探讨综合预防措施。方法:对61例剖胸术后心律失常按不同手术类型、年龄分布、手术前后心电图正常与否等方面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81%(61/622);其中肺切除术者发生率为23.38%(36/154),而尤以单侧肺全切除术者更为明显占45.45%(5/11);年龄分布60岁以上、下者发生率分别为14.63%(43/294)和5.49%(18/328);手术前心电图正常与异常者术后发生率分别为7.81%(42/538)和22.62%(19/84);各分组统计均有极显著差异性;剖胸术后心律失常年代分布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通过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预防措施,明显地降低了剖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胸部围手术期临床用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迪  徐聆峰 《吉林医学》2011,32(15):3019-3019
目的:以美洛西林为例来探讨胸部围手术期临床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2例应用美洛西林于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美洛西林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为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美洛西林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17.
李长立 《吉林医学》2012,33(28):6152-6152
目的:研究胸外科手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共对165例胸外科手术后乳糜胸的患者进行治疗,包括肺癌术后的患者40例,食管癌术后的患者125例,并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肺癌进行手术后,乳糜胸的发生几率为4%,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乳糜胸的发生几率为11.9%。肺癌组的患者与食管癌组的患者相比其乳糜胸的出现时间较早,术后的引流量较少,症状较轻。结论:食管癌术后与肺癌术后的乳糜胸,其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存在明显不同,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是普胸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Roselli等报道,与未发生心律失常者相比,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存在更高的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由于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甚大,因此越来越引起胸外科医师的重视。现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连续收治行肺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将本组3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2例,切除率93.75%,颈部吻合24例,弓下吻合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术后30天内死亡1例,1年内死亡3例,病死率12.5%。结论:老年食管癌只要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智勇 《当代医学》2012,(30):38-39
目的对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未发生心律失常的22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普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高龄、吸烟、术前低肺功能、肺部切除、术前并发症、淋巴清扫是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P<0.05;心外科手术患者中:年龄大、病变部位大、动脉轨道建立时间长的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P<0.05.结论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预防此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