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中国,85%~90%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肝癌是一种富血供肿瘤,90%以上的血供来源于肝动脉.用加入化疗药物的栓塞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称经导管的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1-16].TACE的操作方法有:(1)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剂中加或不加化疗药物);(2)动脉栓塞前后分别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三明治”疗法);(3)化疗药物与颗粒性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4)单纯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动脉栓塞和(或)加用颗粒性栓塞剂.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荟萃分析,TACE是肝癌患者能够受益的介入治疗方法[17-20].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3种抗癌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将其包裹于含钡乙基纤维素微囊中,经肝动脉注入后一方面阻断肿瘤的血供,另一方面释放出化疗药物,发挥靶向抗癌作用,降低全身毒副反应。实验犬灌注微囊前后的肝动脉造影表明,术后肝动脉分支减少,呈枯枝状。对20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61次肝动脉化疗及栓塞。10例用多“弹头”微囊栓塞治疗,10例作化疗药物灌注,微囊栓塞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灌注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细胞肝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不能手术肝癌患者最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从如下方面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关系:①血管生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③肝癌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④抗血管生成策略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肝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护理体会田丽华罗福燕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可以提高肿瘤组织中抗癌药物的浓度,同时栓塞肿瘤微血管,疗效肯定。现将87例行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护士配合的体会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87例中原发性肝癌60例,转移性肝癌27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肝内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临床应用。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按肝癌分型随机分组,行肝内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病例治疗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经栓塞后WBC、PLT变化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经肝内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富血供肝癌的碘油灌注剂量.方法:120例富血供的肝癌患者,实验组用大剂量碘油,对照组用常规剂量碘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肿瘤,一个月左右后,用CT扫描观察肿瘤区碘油沉积程度.结果:实验组碘油沉积良好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碘油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富血供肝癌,碘油沉积更密集,栓塞更彻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Goldstein[1] 1976年首次报道用肝动脉栓塞术 (tran scatheterted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肝癌以来 ,该方法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以及作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肝癌大多为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 ,单纯TACE治疗后 3年、5年生存率仍不高[2 ] 。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 ,延长作用时间 ,达到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的效果 ,在美国学者Rousselot[3 ] 首先提出的暂时性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设想的基础上 ,有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THVO)的疗效 ,对比阿霉素碘油 ,无水乙醇碘油化疗栓塞剂对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建立 75只肝内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 ,随机将其分为 5组 ,设立对照 ,暂时阻断肝静脉后 ,用 2种不同的化疗药物碘油栓塞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周后 ,处死实验大鼠 ,观察大体标本与光镜下苏木素 -伊红染色病理切片的移植瘤缩小和坏死状况 ;苏丹Ⅲ染色切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药物碘油栓塞剂沉积部位与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各组瘤灶体积均缩小。TACE -THVO试验组的肿瘤生长率小于未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对照组 ;试验组肿瘤坏死范围和门静脉碘油沉积例数高于对照组 ;应用阿霉素碘油栓塞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的肿瘤坏死范围小于用无水乙醇碘油栓塞剂组 ;试验组中肿瘤细胞粗面内质网出现空泡变性 ,瘤细胞核内出现脂滴样物质 ,细胞核崩解。结论 用无水乙醇碘油做化疗栓塞剂经肝动脉栓塞移植性肝癌 ,其肿瘤的坏死范围高于用阿霉素碘油栓塞剂 ,TACE -THVO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60年代以来,开始对那些无法手术治疗的肝癌采取肝动脉插管栓塞(THAE)和肝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等方法治疗,显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栓塞剂的早期吸收、血管再通或侧循枝环迅速形成。使肿瘤重新获得血供,从而影响栓塞的抗癌效果;另外,动脉血流的快速冲刷作用和酶降解作用使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下降,化疗作用迅速消失,同时大量药物进入周围循环,产生严重的全身毒性反应。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开始采取经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方法,将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带药微囊(Microcapsules)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的现存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肝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的现存问题及其应用前景曾晓华,王颂章,魏崇健,乔英自Kato[1]于1981年首先提出肝癌的化疗栓塞治疗以来,肝癌的治疗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现已在亚洲地区广泛开展,并公认为不可手术切除的中...  相似文献   

11.
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超声引导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超声引导门静脉灌注双重化疗的有效性和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15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3~4周内,白细胞正常情况下超声引导下应用门静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结果15例患者术后连续观察1~2个月,经B超、CT及AFP检查均有明显改善,肿瘤缩小50%以上者6例,不足50%者4例,无变化者3例,恶化者2例,总有效率为66.6%。结论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Chua.  Vp Charn.  C 《介入放射学杂志》1994,3(3):175-176
一、肝动脉栓塞(HAE)按栓塞部位,可分为近端栓塞和外周栓塞二类。近端 HAE 主要使肝动脉血流重新分布,以增强灌注化疗药物的区域效用。外周 HAE 对消除肿瘤血供更为有效,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颗粒或粉末,或者 Ivalon 微粒。以下主要讨论外周 HAE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1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加热组93例,行大剂量加热碘油及热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常规组93例按常温下化疗药物和碘油栓塞治疗;进行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生存率、肝功能损伤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肝内肿瘤大小变化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加热组生存率分别为97.85%(91/93)、88.17%(82/93)、73.12%(68/93)、46.24%(43/93);常规组生存率分别为87.10%(81/93)、76.34%(71/93)、46.23%(43/93)、22.58%(21/93);两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方法,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晚期肝癌LAK细胞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栓塞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介入病房用LAK细胞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12例,称观察组。观察组与单纯化疗栓塞组、单纯全身化疗组比较观察。观察且及化职栓塞组疗效明显优于全身化疗组。观察组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化疗栓塞组及全身化疗组。认为晚期肝癌LAK细胞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栓塞,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肝外滋养动脉(非肝脏发出的动脉)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8月本院500例原发性肝癌的DSA资料。寻找肝癌肝外滋养动脉的起源,并采用微导管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共发现36例患者存在40条肝外滋养动脉参入肿瘤供血。首次介入治疗发现6例,多次介入治疗发现20例,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现5例及经皮化学或物理消融术后发现5例。巨块型肝癌26例。其中右膈下动脉23例,右肾上腺动脉1例,右侧内乳动脉1例,胃左动脉3例,右结肠动脉分支3例,网膜动脉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4例,胰十二指肠动脉3例。其中4例患者存在2条肝外肿瘤滋养动脉。上述动脉均成功采用微导管插入行灌注化疗及栓塞,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肝外滋养动脉的存在直接影响肝癌治疗的疗效,尤其对多次介入治疗后的肝癌患者,积极寻找肝外肿瘤滋养动脉并行栓塞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肝静脉暂时闭塞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10例肝癌患者中运用肝静脉暂时闭塞和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7例甲胎蛋白阳性患者5例下降大于50%,2例转阴。4例肿瘤缩小>50%。2例合并肝动-静脉瘘者成功实行碘油栓塞,1例经治疗后肝动-静脉瘘消失。对肝功能的影响与普通介入治疗相同。消化道反应相对较轻。并可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配合肝段动脉或靶血管的插管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肝动脉灌注抗癌中药制剂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我院于1999-05—2001-06采用鸦胆子油/华蟾素行肝动脉灌注结合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20例(观察组)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组病例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无黄疸及门静脉癌栓形成。肿瘤直径均>10 cm的单一巨大块型肝癌。随机分组,观察组中,男18例,女2例,年龄38~64岁,平均43.8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60岁,平均44.5岁。1.2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按Seld inger法,…  相似文献   

18.
125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化疗加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125例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TC)和化疗加栓塞治疗(TACE).35例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90例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结果: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者生存率0.5年为62.9%;1年为25.7%;2年为0.3%;总有效率为68.6%;肝动脉化疗加栓塞者生存率0.5年为92.3%,1年为65.5%,2年为28.9%,总有效率为94.4%.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疗效优于肝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血供特点及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方法5例外生性肝癌经股动脉插管,肿瘤供血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治疗,用榄香烯350 mg肿瘤血管内热灌注化疗和顺铂60~80 mg加碘油8~15 ml乳剂及明胶海绵化疗栓塞。结果5例患者共行10次经血管途径的化疗栓塞术。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以肝外血管为主,肝动脉部分参与供血。5例患者术后瘤体缩小30%~50%,4例AFP下降。结论外生性肝癌有不同于肝内肝癌的血供特点,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外生性肝癌同样有效,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伟  柯要军  沈蓓  简纪华  白玲  范烨  余中发  卢毅   《放射学实践》1998,13(3):121-125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PHC)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评估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从1985年4月-1997年12月,我院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172例中、晚期肝癌,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107例,为动脉内抗癌药灌注(TAI);B组:65例,为碘化油与抗癌经再加明胶海棉动脉栓塞(TAE)。对两组的肿瘤直径缩小率、甲胎蛋白下降情况及生存期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TAE组肿瘤直径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