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的MSCT表现及特点,评估JPD与胆胰疾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消化道造影证实的JPD患者的MSCT影像表现,根据有无伴发胆胰疾病分为两组,分别测量JPD直径大小,计算MSCT对JPD的检出率和胆胰疾病的发生率。结果51例JPD患者中,MSCT的检出率约为98%(50/51),合并胆胰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6%(39/51);合并组的憩室直径约(1.96±0.79)cm,无并发胆胰疾病组为(1.46±0.48)cm,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0.01相似文献   

2.
潘龙文  黄凤瑞 《人民军医》2000,43(11):635-636
19951 999年 ,我院收治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发胆胰综合征 6例 ,控制胆管炎和胰腺炎后 ,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 ,择期行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毕罗 2式 ,即转流术 )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60 69岁。主要表现 :以急性胆管炎和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2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2例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 2例。1 2 治疗方法 以急性胆管炎和急性单纯性胰腺炎为主要表现者先行非手术治疗 ,待控制症状、黄疸消退 ,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 ,病人条件允许时 ,择期行转流术。以坏死性胰腺炎为主要表现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壶腹旁憩室综合征(Periampullary diverticula syndrome,PADS)的CT表现、诊断价值及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或手术证实的22例PADS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提出本病的CT分型。结果22例患者中,共22个憩室。表现为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囊状含气影者13例,含气液平面7例,表现为液性囊状影2例。合并胆管结石11例(其中4例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5例,仅表现为肝外胆管轻度扩张4例,胆源性胰腺炎1例,胆管细胞癌1例。结论CT能清楚显示憩室及其胆胰系统并发症,是诊断PADS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对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胰管关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经MSCT容积扫描发现、并由内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GI)证实的PAD病例,将其重建后的轴位源像传至Vitrea工作站进行MPR观察,获得有效显示PAD及其与胆胰管关系的图像。结果32例发现PAD34个:PAD位于乳头上方22例、乳头(或胆总管末端)开口于憩室缘7例、憩室内乳头(IDP)4例、憩室位于乳头下方1例。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清晰无创地显示PAD、胆胰管及两者关系与胆胰系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腹部CT检查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3例,并进行上消化道造影进一步证实。结果:23例中低年资医生漏诊8例,高年资医生均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CT表现十二指肠框内圆形、半圆形囊袋状,突出于肠管小弯侧壁外,囊袋内可见气液平面,残留内容物较多时呈网状阴影,增强后囊壁强化与十二指肠壁强化一致。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上腹部CT检查有一定的特征性,当疑为本病时,可进一步作上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影像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PAD)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对PAD进行分型和临床分级 ,提出合理的影像检查流程 ,以提高放射医师及临床医师对PAD综合征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证实的 117例PA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分析PAD与胆胰管末端的位置关系。结果  117例中显示 119个PAD ,其中乳头上型 71个 ,乳头下型 17个 ;乳头开口于憩室内 (憩室内型 ) 10个 ,乳头开口于憩室边缘 (憩室缘型 ) 2 1个。以憩室内型、边缘型和乳头上型易引起胆胰系统症状。合并肝外胆管扩张者 (直径 >1.0cm) 77例 (占 6 5 .8% ) ,相应PAD直径明显大于胆总管不扩张者 (P <0 .0 1)。结论 ERCP结合PAD造影及MRCP都是显示PAD及其与胆总管下段解剖关系的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 ,是诊断PAD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MRCP对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MRCP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PAD)的诊断价值。方法49例PAD患者行MRCP检查,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征象,评估MRCP对PAD的检出率及显示PAD与胆胰管末端位置关系的能力。结果49例中46例MRCP显示47个PAD,其中1例为多发PAD(显示率为93.9%)。乳头上型34个、乳头下型7个、乳头开口于憩室边缘(憩室缘型)4个和乳头开口于憩室内(憩室内型)2个。结论MRCP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的成像手段,对PAD有着较高的显示率,对显示PAD与胆胰管末端的解剖关系及对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诊断有着较大的价值和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64层螺旋CT扫描发现并经消化道造影或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证实的JDD 34例,通过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显示其与胆总管下端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34例JDD,共发现乳头上型19例,乳头缘型10例,乳头水平外侧缘型1例,乳头下型4例.34例JDD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11例,胆囊结石7例,急性胆囊炎4例,慢性胆囊炎17例,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慢性胰腺炎2例,合并肝内胆管小结石3例.结论 64层螺旋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不仅使JDD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更可显示其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可对临床胆系疾病的发病原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对胆系结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6层CT上腹部检查患者572例,对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62例、胆系结石患者220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2例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510例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无憩室患者中,憩室患者胆系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憩室患者(49例79.0%、171例33.5%,P〈O.01)。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对胆系结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的CT、MR 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CT、MR I和MRCP检查发现的PAD 21例,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1岁。CT检查采用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5~10mm层厚。MR I检查轴位T1W I使用FSPGR序列,T2W I使用FSE Fat SAT序列,冠状位T2W I使用FIESTA序列。MRCP采用SS-FSE序列厚层单次投射法。结果:21例PAD直径为1.6~5.2 cm,CT、MR I表现为十二指肠环内侧与胰头间类圆形气泡影,内可见气液面或网状影,甚至全部为液体充填。MRCP显示胆总管下段受压,肝外胆管扩张或胆胰管开口于PAD,胆胰管均有扩张。结论:PAD有典型的CT、MR I表现,MRCP可进一步观察PAD与胆胰管关系,对PAD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发生在大脑各区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分布于颅内各区的脑膜瘤共136例。结果脑膜瘤具有许多CT和MRI的自身影像学特征和邻近组织间接影像学特征如脑膜尾征、瘤周环形或半环形征、皮质塌陷征、鞍结节骑跨征、肿瘤强化明显征和CT图像上的颅骨增生征、蝶骨平台隆起征等。结论根据脑膜瘤自身和邻近组织的CT和MRI特征,结合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可明显提高对脑膜瘤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颅咽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颅咽管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6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全部行CT检查,23例行MR扫描。结果肿瘤最大径2.0~9.0m,累及鞍上49例、鞍内3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1例;囊性肿瘤38例,囊实性20例,实性5例。结论依据肿瘤的CT和MRI特征,大多数颅咽管瘤能得到正确诊断,CT对诊断有困难者MRI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临床、CT和MRI资料,10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同时行MR平扫。结果 Joubert综合征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小脑半球间“中线裂”、“蝙蝠翼”状和“三角形”第4脑室,以及中脑水平的“磨牙征”。10例行CT检查者,均可见“中线裂”;其中9例显示“蝙蝠翼”状和“三角形”第4脑室,8例显示“磨牙征”。4例行MR检查者均显示上述征象。结论 Joubert综合征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供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壶腹周围癌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有完整CT检查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CT表现。结果:胰头癌16例,胆总管下端癌6例,壶腹癌11例,22例壶腹周围癌侵犯周围组织,全部病例表现低位胆道梗阻。CT双期动态增强较平扫进一步显示病变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侵犯范围、血供情况、周围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等表现。25例采用了后处理技术。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的使用,更加直观显示壶腹周围癌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使鉴别诊断成为可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Fahr病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和MRI对Fahr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Fahr病的CT、MRI资料。结果:CT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MRI不如CT,但梯度回波可改善这种状况,且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与囊变的范围及程度;较清晰的显示小脑齿状核的病变情况,克服了CT因颅骨容积效应造成对小脑病变显示不清的影响。结论:CT和MRI结合对Fahr病的诊断起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I征象及病理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30例的CT和MRI征象及病理表现.结果:病变发生在颈部10例、胸部6例、腹部7例(含胃部4例)、四肢7例.30例周围神经鞘瘤中25例为良性,5例为恶性.20例行CT检查,其中17例良性病灶平扫密度较均匀,4例可见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3例恶性病灶瘤体巨大,囊变、坏死多发,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10例周围神经鞘瘤行MRI检查,MRI表现:T1WI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0例病灶中,2例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并伴淋巴结转移.结论: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1表现具有特征性,CT和MRI能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诊断有重要帮助,对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底憩室的CT与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胃底憩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日常CT与MRI检查中发现的6例胃底憩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6例胃底憩室,发生于贲门下方,形态多样,呈不规则含气囊腔4例,软组织肿块2例。结论胃底憩室较少见,憩室的大小、内有无食物、颈的宽窄可有不同表现,易误诊为肾上腺肿瘤和胃溃疡穿通,CT与MRI可清晰显示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腮腺间隙原发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影像特征,包括25例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7例原发恶性肿瘤。结果:CT和MRI能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多形性腺瘤局部含有丰富的纤维粘液样基质,在T2WI上呈高信号以及增强后明显强化。腮腺腺淋巴瘤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双侧或单侧多发的囊实性肿瘤,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基底细胞瘤呈T1WI、T2WI低信号,增强后呈早期及延迟强化。1例血管淋巴管瘤和1例淋巴管瘤表现边界较清的弥漫性软组织肿块,具有"钻缝生长"特征。神经鞘瘤在MRI上信号不均匀,可见斑片状T2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恶性肿瘤边界不清,浸润生长,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它病变缺乏影像学特征。结论:腮腺间隙原发病变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术前CT和/或MRI检查,有利于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giant subserous hysteromyoma,GSH)的CT与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SH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14例MRI平扫1、0例增强扫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例CT表现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在增强后内部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分隔结构,4例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增强后呈"漩涡状"混杂密度,3例GSH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MRI T1WI所有肌瘤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5例瘤体内部为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高信号分隔结构,7例瘤体边缘见低信号带。结论:GSH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