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50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它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检出室性早搏82例(占54.7%),其中24小时大于2000个34例(22.7%),室性心动过速2例(1.3%),室上性早搏48例(32.0%),室上速8例(5.3%),窦房传导阻滞8例(5.3%),房室传导阻滞32例(21.3%),束支阻滞8例(5.3%)。单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的6例,ST-T改变的8例,既有室性早搏又有室上性早搏39例。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1-6二磷酸果糖(FDP)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已广泛应用,但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报道较少。我们采用FDP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儿,均符合1994年成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1.5岁;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4岁。主要表现:胸闷20例(50%),心前区疼痛9例(225%),头晕、头痛11例(275%),晕厥1例(25%);心电图中房性早搏8例(20%),室性早博4例(1%),表性心动过速13…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1977年5月~1986年5月10年间住院小儿心律失常112例,其发生率为同期住院心血骨病例的54.63%,且随年龄逐增,5岁以上占总心律失常者的67.85%。病因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多(75%),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在病毒性心肌炎84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0.12%,其中以各种早搏发生率最高(66.35%),室早又占所有早搏的67.7%,早搏发生率高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163例次小儿心律失常心电图及其病因.窦性心律失常99例次(60.73%);异位心律失常43例次(26.30%);其中以定性早搏最常见;传导阻滞21例次(12.88%)。病因主要是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病、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文中对心律失常发生机理和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的判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病。自 1994年再次修改心肌炎诊断标准后[1] ,作者收集符合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 10 2例 ,将其相关检查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探讨各项检查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10 2例 ,其中男 6 2例 ,女 4 0例。首次发病年龄 4 0天~ 15岁 ,其中 4 0天~ 3岁 30例 ,~ 7岁 32例 ,~ 15岁 4 0例 ;病程 3个月以内 4 7例 ,3个月~ 1年 37例 ,>1年 18例 ,起病最短半天 ,病前或病中有诱因者 6 1例 ,占 6 9 6 % ,其…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以心律失常为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2例,其中各类早搏为75%。窦性节律异常15.3%。阵发性心动过速5.6%。传导阻滞为4.2%,早搏中以室性早搏为多。除多源性早搏、RonT、伴其它心电图异常的早搏等应为病理性外,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仍应重视并进一步详查以明原因。X线检查心脏增大者不多(18.3%),心影正常不能排除心肌炎诊断。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维生素C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中原医刊》1997,24(10):12-13
大剂量维生素C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体会王霞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450003)我院儿科在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报告病毒性心肌炎20例。全部病历符合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拟定的《小儿心肌炎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为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4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结果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226例(90.8%),其中伴有S-T段、T波改变者65例,仅有S-T段、T波改变者23例(9.2%)。在心律失常中过早搏动162例;异位性心动过速及房室颤动23例;传导阻滞67例;窦性心律失常3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部分病例可仅有S-T段、T波改变;动态心电图改变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依据;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显著的S-T段、T波改变多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4·5威海修订)[编者按]1994年5月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脏病学术会议上,经代表讨论及小儿心血管疾病学组委员研究,修订了1983年制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现将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刊出,供临床医师参...  相似文献   

10.
狄庆仁 《当代医学》2011,17(6):59-5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29例(82.9%)患儿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查EKG:ST-T改变全部消失;室性早搏2例完全消失,3例早搏次数减少;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4例顽固性室早或房早经加用心律平治疗后早搏消失或次数明显减少;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多次出现心脑综合征。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对临床确诊有帮助,应早诊早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免发展为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心电图是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结合临床、超声波及酶学检验对我院收住入院的1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共观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40例,其中男88例,女52例。年龄10个月~4岁,平均7.4岁。复发者85例。每例均作3次以上心电图记录、超声波检查及血液酶学检查,排除其他心脏病变。1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早搏115例,占82.1%。其中,室性早搏85例,房性早搏25例,交界性早搏5例;逸搏4例,占2.9%,均为交界性逸搏;传导阻滞12例,占8.6%。其中,一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ST—T改变64例,占45.7%。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按2006年9月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对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4年间在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65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琦 《中原医刊》2001,28(9):5-6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疗效显著。本文从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来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患儿42例,诊断依据符合1994年山东威海会议制订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黄芪治疗组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6.65岁(4~13岁);传统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28岁(3.7~14岁)。对照组:随机选择门诊体检正常且近2个月未患感染性疾病,采用免疫调节剂的健…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8年6月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31例,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为4~13岁,均符合1978年全国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提出关于1983年修改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气促31例、心慌、心悸30例,心律不齐28例,心音低钝30例,心界扩大5例,二尖瓣区闻及五级以上收缩期杂音5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阿斯发作3例。3X线表现:31例胸部X线检查,心影扩大5例(轻~中度扩大),肺血无明显改变。4心电图改变:①窦性心动过速2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房颤2例,房…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并心律失常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对1994年2月~2003年1月诊断为CMC并心律失常的7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搏60例次,占76、9%;其次是ST-T改变34例次,占43.57%;房室传导阻滞10例次,逸搏2例次。74例治愈,2例转变为慢性偶发性室早,1例安放起搏器,1例死亡。结论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确诊需结合临床和辅助检查,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必要时使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 ,我院从 1 998年 6月~ 1 999年 6月用参麦注射液加用大剂量 Vitc治疗小儿病毒心肌炎 5 2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30例 ,女 2 2例 ,<6岁 2 0例 ,6~ 1 4岁 3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 1 994年 5月威海修订的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心悸 2 4例 ,胸闷 2 6例 ,<6岁表现为乏力伴面色苍白 2 0例。心电图表现 :频发室性早搏 32例 ,频发房性早搏 5例 ,交界性早搏 7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例 ,房室传导阻滞 1 0例 ,ST—…  相似文献   

17.
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显亮 《广西医学》2002,24(12):2044-2045
为验证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 ,探询农村基层医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法 ,1 996年 8月至2 0 0 1年 3月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及黄芪精口服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2 8例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8例 ,住院病人 1 6例 ,门诊病人 1 2例 ,均符合 1 995年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1) 及 1 994年 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2 ) 。男性 1 8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9~ 62岁 ,平均 32 .5岁 ,其中 9~ 1 4岁 8例 ,1 5~ 62岁 2 0例。临床主要症状以胸闷、气急、心悸、乏力为主 ,治疗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室性早搏合并ST-T伪性改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57例符合室性早搏(VPBs)的ST-T伪性改善诊断标准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25例伪性改善持续存在与否进行自身前后对象,并与5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VPbs比较,结果:VPBs的ST-T伪性改善主要见于冠心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VPBs的ST-T伪性改善可能是冠脉痉挛及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引起,其持续存在可预示心律失常的发生,该表现对判断药效及患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院2000-2002年单源性室早(PVS)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18-75岁。采用Frank导联系统,卧位,胸部电极置于第5肋间水平。均描记窦性搏动及PVS者VCG各1份。病人分为2组:非器质性心脏病人组(A组),临床除PVS外各种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共36例。器质性心脏病人组(B组)42例,其中冠心病人22例,高血压病人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瓣膜病2例,心肌病2例及病毒性心肌炎3例。采用的异常心动功能标准是PEP/LVET≥0.45及/或LEVT≤0.5。  相似文献   

20.
吴玉蕊  向伟 《海南医学》2005,16(9):137-138
目的 了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1999年昆明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7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73例患儿均有心电图异常,其中以ST-T变化(27.2%)及期前收缩(24.5%)最多见。心脏扩大(10.9%)、心功能不全(5.4%)、心源性休克(2.7%)、心脑综合征(2.7%)少见。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53.4%),心肌钙蛋白Ⅰ阳性(10%)。均未行特异性病原学检查,血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38%,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20%。死亡2例,死亡率2.7%,其余病例均痊愈或好转。结论 近年来轻症、不典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日益增多,除柯萨基病毒外,轮状病毒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心电图在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