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模拟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本科室实习的5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按照实习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26名、实验组26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法,实验组实施翻转课堂结合模拟案例演练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和带教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77.077±5.455)分优于对照组(67.692±4.9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生教学满意度99.78%优于对照组8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中应用翻转课堂结合模拟案例演练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儿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目标管理带教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妇产科实习的12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目标管理带教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考试、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带教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理念在急诊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院急诊科临床实习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6人为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11人,单数组33名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循证带教法带教,双数组33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结果:两组间对带教老师责任心的评价有差异(P<0.01),对新旧教学方法认同有差异(P<0.05),对自身进步满意程度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循证带教组实践技能操作成绩与传统带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把循证医学理念运用于急诊科临床实习带教,教学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流程带教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名护理专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规范流程带教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5.65%护生认为规范流程带教法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结论采用规范流程带教法进行儿科护理带教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沟通能力、临床实际应对能力的培养,可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培训联合OSCE考核在临床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实习的临床护理实习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实验组进行阶段培训联合OSCE考核带教,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将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数(95.65±5.37)高于对照组(90.3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P=0.015<0.05);实验组在操作技能(84.55±3.24)、理论知识(81.35±2.34)、整体护理(86.23±7.89)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培训联合OSCE考核的带教模式相较于传统带教模式而言,更加能巩固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实习护生的护理临床思维,让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共同主动参与,提高了临床儿科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实训基地在仿真环境下采用"四步法"对护理专科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专科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08级两个护理专科班随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和按常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结果:实验组在专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践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t=3.63,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对"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与对传统授课方法的认可程度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四步法"专科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护理》专科教学,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情境为向导的护理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过去一段时期在本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88名,将其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以情境为向导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性事件例数、带教干预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实习教学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对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际工作中仅出现2例差错性事件,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干预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教学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情境为向导的护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减少实际工作中的差错性事件,提高其对护理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探讨护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方法:将护生分成两组,实验组见习采用Seminar教学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对两组护生团队凝聚力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护生乐群性和自律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归属性和价值性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eminar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护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双向评价体系,探讨双向测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年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0名护生和负责带教工作的20名教师开展双向评价与单向评价试验.护生、带教教师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护生20名,教师10名;对照组:护生20名,教师10名.制定护生实习情况评价表和带教教师带教水平评价表,两组教师均采用护生实习情况评价表每两周对护生表现进行一次评分,并将评分情况反馈给实验组护生.同时,实验组护生采用教师带教水平评价表每两周对同组教师进行一次评分,并反馈评分情况.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生、带教教师得分与自身上一次得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同期成绩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 两组护生得分与自身上一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教师得分与自身上一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4周起,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同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护生和带教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双向评价、双向互动利于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调整改进,可有效提升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运用任务清单辅助产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3月—9月的42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6年9月—2017年3月的40名护理实习生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任务清单辅助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教学方法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对本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清单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理论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可降低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带教教师责任心和教学能力,促进护生完成任务及临床工作,改进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范美  刘蕾  丁宁 《吉林医学》2013,34(10):1999-2001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的效果。方法:从医院200名2008级高职护理实习生中随机选取120名,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生采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结果:循证护理带教前,两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带教后,两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循证护理带教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实验组护生在循证护理带教后,其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模式能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该带教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借鉴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带教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专科护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综合考试成绩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带教可显著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带教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带教,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查房、教学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综合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教学中融入临床路径带教法,成功的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对实习护生的护理临床实践能力、基础护理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能力提高存在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血透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50名作为实验组,选取上一年护理专业学生5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带教。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血透室带教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团体认知行为心理辅导对高职高专护生低自我价值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 818名护生进行测试。筛选35名人际维度低于全国常模的护生作为干预对象,实验组18名,采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17名不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人际维度得分均衡可比(t=0.10,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人际维度自我价值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1,P<0.001),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05)。两组干预效果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提高人际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对比传统教学在护理内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的62名,将所有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临床教学路径带教,对照组31人使用应用传统教学进行带教,结果:从护生的综合能力和患者满意度两方面进行教学评估,其中综合技能考查结果(理论成绩、护理评估和综合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6.77%,而对照组满意度仅为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效果显著,具有显著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2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采用目标管理带教法和传统带教法.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带教法提高手术室实习护生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我院骨科进行实习的护生70名,对护生学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名。对照组带教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教学。实验组带教老师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生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各个项目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生对护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0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肿瘤妇科实习的护生62名,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1名)和观察组(31名)。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带教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护生则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带教。带教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护生实施带教,能够发展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有效提高其临床自学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值得临床带教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先导(PBL)教学法在临床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2011级本科护理学(助产护理方向)专业学生6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3名和对照组33名,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9.31±5.56)分,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1.50±6.89)分,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判断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同学间协作精神和有助于理解难点方面评价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