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91-2292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院前争分夺秒急救,早期救治心室颤动,院内急诊科抗凝、溶栓、生命支持,途中监护、密切观察、持续治疗转运至病房住院,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结果64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腹部伤一体化救治的临床效果,提高严重腹部伤的救治水平. 方法 采用院前院内多学科一体化综合救治的方法对112例严重腹部伤患者进行救治,分析其临床救治效果. 结果 治愈103例,占92.0%;转院3例,占2.6% %;死亡5例,占4.4%. 结论 院前院内多学科一体化综合救治模式和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能提高严重腹部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外科ICU重症监护治疗,完成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治愈104例(82.54%),死亡22例(17.46%)。9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包括48例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死亡13例(14.44%)。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是有效治疗多发伤患者的先进模式,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比研究院前院内联动、院内多学科创伤急救一体化救治的新模式治疗的116例创伤患者和到院后再行院内分诊、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传统模式治疗的86例创伤患者,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的急诊手术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新模式的急诊手术前时间和住院时间为(58±29)min及(28±15)d,传统模式为(125±60)min及(40±19)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急救新模式比到院后院内分诊的传统模式大大缩短了急诊反应时间,提高了创伤后黄金1h的利用率,有利于急诊抢救和术前准备,为院内成功救治赢得了时间与机会,提示建立院前院内联动机制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方法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6年8月~2009年7月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方式接诊救治的ACS患者145例为研究组,以2003年8月~2006年7月院前急救院内分工合作救治的ACS患者127例为对照组。以胸痛缓解及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发作与溶栓时间、发作与外转PCI或CABG时间及死亡等四项指标为评判依据,对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一体化救治明显提高了ACS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了溶栓延迟时间0.5~3h,经危险分层外转PCI或CABG时间缩短6~8h,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提高。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有利于ACS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是一项有意义的医疗救护模式,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及其效果。方法结合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等综合治疗,实行院前快速有效的基础创伤生命维护,院内早期综合复苏,选择合理术式施行手术和重症监护,完成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115例多发伤患者治愈93例,死亡22例。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是有效治疗多发伤患者的先进模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接受常规急救模式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接受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相关时间、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各项急救相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救治效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常规急救模式救治的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的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救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3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抢救时间和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救治满意度,缩短院内抢救时间和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急救模式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8月~2006年9月未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出诊的139例作为对照组;2006年10月~2009年12月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后出诊完成的146例作为急救组。结果2组患者外伤后得到有效救治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减少死亡与残疾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平台的模式和实现途径,以及在救治急救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JSON的数据交换方式实现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选择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平台上线后3个月我市定点医院抢救的16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平台上线前3个月的15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台上线前后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和急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呼吸心脏骤停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999年-2010年收治的11例电击伤致呼吸心脏骤停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1例电击伤致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经积极的心肺脑复苏治疗后,6例治愈,2例复苏成功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治疗无效死亡,治愈率54.4%。结论电击伤致呼吸心脏骤停是急诊科的危重症,尽快、持久地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同时积极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于患者的复苏成功及治愈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肖智勇 《黑龙江医学》2010,34(5):382-383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组和对照组,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组中,主要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组中,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而对照组中,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经过统计分析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静(即安宫牛黄丸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颅脑外伤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的患者(GCS评分9~14分),随机分为A治疗组40例和B治疗组40例。A、B治疗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而A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及尼莫地平片;B组则予常规西医治疗。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达95.00%,B组有效率达72.5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颅脑外伤病人,较用常规西医治疗颅脑损伤意识恢复及症状缓解的时间更短,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侧卧位对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肺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收治的73例百草枯中毒病人强制侧卧位治疗(治疗组)与2007年以前收治的70例无体位要求的病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对比40例侧卧位肺损伤病人和自动体位36例肺损伤病人的治愈率、肺部好转情况以及单肺生存的情况。结果侧卧位治疗组合并肺损伤病人的治愈率及单肺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明显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6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经早发现早处理痊愈出院。结论认识肝外胆管损伤的潜在因素,肝外胆管损伤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6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经早发现早处理痊愈出院。结论认识肝外胆管损伤的潜在因素,肝外胆管损伤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多发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多发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救治40例多发性腹部损伤,39例治愈,生存率达9750%;死亡1例,病死率达25%。结论腹部多发性损伤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处理,核心是伤情准确诊断,重点是手术及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l 996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分析52例小肠损伤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的依据.单纯修补18例,肠部分切除29例,修补加肠减压5例,5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对小肠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其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闭合性腹部损伤并小肠破裂9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并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98例患者根据不同伤情而采取简单、快速、细致、有效、先止血后修补的原则。结果:98例按上述原则处理,治愈例,治愈率99.1%,死亡1例,死亡率0.9%,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手术控查处理是求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3 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 ,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 ,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 :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开颅组 (P <0 0 5) ;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 (P <0 0 5)、降低再次手术率 (P <0 0 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治愈率 ,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