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严重创伤患者在基层医院的一体化救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创伤患者具有涉及学科多、救治难度大、时间紧迫等特点,而基层医院各个临床科室无法单独承担严重创伤的救治,面对严重多发伤时往往无法及时组建多学科抢救单元进行抢救,最终导致严重创伤患者往往失去救治机会.因此,找到一种能够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多学科合作模式至关重要,从患者院前急救到院内抢救,从控制性手术到抢救过程的监护治疗等良好的合作救治模式能够挽救大量多发伤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95-98
目的探讨县城医院严重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取一体化救治模式前(2015年6月~2016年5月,对照组,n=38)及采取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观察组,n=43)收治的81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抢救期基本情况[急诊科停留时间、术前检查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救治效果、术后1周时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家属满意度[中文版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C-CCFSS)]及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术前检查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住ICU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而救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患者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家属C-CCF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周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县城医院对严重创伤患者采取一体化救治模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 对116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一体化救治.结果 116患者中,在急诊科复苏失败死亡21例;63例患者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2例患者在急诊科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6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 濒死危重创伤的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完善创伤救治模式,降低创伤死亡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在美国创伤是44岁以下年龄组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国每年仅交通事故创伤死亡约10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建立和完善创伤救援体系和创伤救治模式,减少救治模式失误,可降低创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新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对比研究院前院内联动、院内多学科创伤急救一体化救治的新模式治疗的116例创伤患者和到院后再行院内分诊、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传统模式治疗的86例创伤患者,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的急诊手术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新模式的急诊手术前时间和住院时间为(58±29)min及(28±15)d,传统模式为(125±60)min及(40±19)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急救新模式比到院后院内分诊的传统模式大大缩短了急诊反应时间,提高了创伤后黄金1h的利用率,有利于急诊抢救和术前准备,为院内成功救治赢得了时间与机会,提示建立院前院内联动机制是可行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选取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及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挽救病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龙新华  曾元临  刘承远  陈翔  陈海鸣 《重庆医学》2024,(7):1070-1073+1079
目的 探讨江西省1级创伤中心创伤一体化集中救治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7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照组)及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江西省1级创伤中心成立后救治的3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时间、从就诊到完成CT检查时间、开始输血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急诊手术患者入手术室时间及院内病死率等。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等一般资料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30 min内完成CT检查率(55.79%vs. 35.93%,P<0.001)、30 min内开始输血率(60.00%vs. 10.64%,P<0.001)、急诊手术患者1 h内入手术室率(42.07%vs. 16.31%,P=0.0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抢救室滞留时间[55(40,71)minvs. 96(75,120)min,P<0.001]及院内死亡率(3.86%vs. 8.38%,P&l...  相似文献   

8.
创伤是当今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急诊医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重视。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是提高抢救创伤病人的关键。本急救中心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3961例创伤病人进行了院前急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轶强  孙婓予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23-23,25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救治,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中能促进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严重创伤患者,依据急救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21例与研究组2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急救方法治疗,研究组予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特殊检查、急诊室停留、急诊室至手术、入院至手术时间、急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特殊检查、急诊室停留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最大限度提高急救成功率,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损伤48例诊治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罗云生  于继荣 《重庆医学》1997,26(6):324-324,366
作者20年来共收治48例十二指肠损伤,其中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34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死亡率为10.4%。作者强调重视术前辅助检查,减少漏诊。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术式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2000~2002年某综合性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就诊于急诊室的伤害病人的情况及其伤害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统一标准、方法对在2000~2002年首次就诊于某综合医院的急诊室伤害病人进行统一监测,了解其伤害发生、发展与恢复情况。结果3年期间共监测11 472例受伤害者,其中男女比为2.6∶1,意外伤害占总伤害的68.5%。15~44岁为伤害病人分布最多的组段(69.5%);工人的伤害发生构成比在各职业人群中最高(53.9%);路上为首位伤害发生地点(40.2%);头部伤害在发生部位方面占首位(27.9%);受伤害的人数以周末最多(星期五、六、日3 d占到46.0%);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首位伤害发生原因(38.4%);交通伤为首位伤害发生类型(38.3%);最常见的致伤物为机动车辆(66.6%)。对伤害事故发生后院前救护情况分析显示:他人救护占首位(76.6%),其次分别为无人救护(19.3%)、医务人员救护(2.3%)等;在伤害发生性质方面,割破、开放性伤与血管损伤在伤害中占的比例最大(40.3%)。结论尽管急诊室伤害监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为确定主要伤害问题及伤害的高危人群提供基础资料,因此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急诊室伤害监测,以便确定当地的主要伤害问题,并为当地伤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诊治疗指端伤体会。方法对我院急诊治疗115例指端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患者术后随访1.5~6个月,根据伤指恢复程度分级,优良率达95.7%。结论急诊指端伤较多,治疗上根据指端伤缺损的程度分为四度,可选择不同的术式,在方法选择上还必需综合考虑致伤原因、损伤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血管损伤为临床主要急症 ,往往因急救处理失当造成严重后果 ,该文就血管损伤的种类、程度进行分析 ,概述各种处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快速有效评估方法,以便对重伤患者作出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法于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采用创伤评估法即CRAMS评估和创伤评估程序相结合,应用于我院急救医学中心收治的1 213例创伤患者的评估救治。结果CRAMS〈7分(重伤)329例,创伤评估程序发现有危及生命的解剖部位伤216例;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创伤评估法发现,在CRAMS≥7分的884例创伤患者中仍存在生命伤27例。结论CRAMS法可作为遴选,创伤评估程序可作解剖部位损伤的评估,二者结合而成的创伤评估能弥补相互的缺陷,既能保证重伤患者的及时抢救,同时又能合理利用急诊资源。  相似文献   

16.
韩跃辉  王烁  李潇 《中国病案》2013,14(7):72-74
目的总结本地区急诊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急诊危重病人死亡原因,探讨急诊危重病人急救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记录完整的急诊死亡病案。结果急诊死亡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66∶1);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原因均以呼吸系统疾病为第一位(占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患者的36.52%);脑血管疾病成为31岁~60岁三个年龄组中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此三个年龄组死亡患者的28.96%);创伤为11岁~30岁两个年龄组死亡第一位的原因(占此两个年龄组死亡患者的33.34%);不明原因猝死死亡患者男女比例为1.45∶1,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年龄小于60岁者占猝死总例数的36.74%);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占本地区急诊死亡患者的最高百分比,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猝死发生的年轻化趋势,提高创伤病种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8月门诊收治的46例腹部创伤患者,入院后均分别行常规B超和CT手段进行初步诊断,以手术及病理观察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参照对比分析两种影像手段的诊断效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腹内脏器损伤患者比重占93.48%;B超、CT腹内脏器损伤正确诊断率分别为脾损伤(86.36%vs95.45%)、肝损伤(90.00%vs80.00%)、肾脏损伤(1 0 0.0 0%v s 8 0.0 0%)、胰腺损伤(60.00%vs80.00%)、小肠和十二指肠损伤(66.67%vs100.00%)、腹膜损伤(60.00%vs80.00%),B超、CT扫描上述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超、CT均是临床诊断腹部创伤患者腹内脏器损伤的有效影像手段,且具有无创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社区458例急诊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勇  缪建  朱奕 《实用全科医学》2006,4(6):707-708
目的 控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疾病谱的构成、转归及临床特点。方法 顾分析2001~2005年急诊登记在册的病人,以第一诊断为标准,按疾病的病因及转归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管疾病是急诊抢救的首要疾病,中毒、神经系统疾病、休克分列第2、3、4位。疾病转归:转院52.8%,好转26.9%,死亡10.9%,住院9.4%。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高诊疗水平;急诊科医师应向全科医师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瑛  王蕾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9):1070-1072
目的:分析和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70例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及手术的急救与麻醉。结果:术前1例病人气管切开,术毕拔管后3例病人发生口腔颌面部出血,出现呼吸困难,2例病人术后气管切开。结论:此类病人急救的关键在于通过气管插管迅速准确的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迅速吸净创面、口腔、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异物;因麻醉机和麻醉医生远离病人的头部,术中时刻警惕气管导管的位置,有无脱落、梗阻;同时注意血容量,积极扩容抗休克治疗;麻醉苏醒期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注意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拔管后有无气道梗阻及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 1995~ 2 0 0 3年间收治的颌面创伤患者 12 0例 ,结果 12 0例颌面创伤患者中 ,男性为女性的 6倍 ,多发于青壮年 ,在各类创伤中 ,单纯软组织损伤占 2 0 % ,骨组织损伤占 80 % ,多伴合并有颅脑、四肢、胸肋等部位损伤 ,以及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休克等严重症状。本文总结各类颌面创伤的治疗原则和处理要点 ,介绍了其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