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技术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普通饲料喂养及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和模型组(16只,高脂饲料喂养加CCl4溶液灌胃处理).第8周及12周ARFI测定两组肝脏剪切波速度(SWV),同时分批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两组SWV值与肝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 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第8周时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第12周时肝脏表现为肝硬化改变.两组大鼠第8周和第12周肝脏SW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SWV值增加.结论 ARFI能有效地诊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联合肝纤维化四项在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9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速率法、放射免疫法来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MAO、肝纤维化四项的含量。结果观察组MAO活性、肝纤维化四项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MAO活性与肝纤维化四项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中的MAO活性联合肝纤维化四项含量可反映出肝纤维化的程度,且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比MAO的敏感性更高,操作简便,利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瑗瑗  李宜 《安徽医药》2003,7(1):50-51
目的 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84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检测结果经F检验(方差分析)及q检验确定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在肝炎肝硬化患中检测水平最高,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差异均具有显性(P<o.01)。结论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LN、PⅢP、CⅣ)对肝炎肝硬化诊断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VTQ技术对185例受检者(对照组65例、慢性肝炎组68例、早期肝硬化组52例)肝脏右叶进行检查,测得靶区肝脏VTQ值。结果三组肝脏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VTQ技术区分慢性肝炎组和早期肝硬化组的cut-off值为1.84 m/s,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84.5%。结论 VTQ技术能够定量反映肝组织硬度信息,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孔德华 《淮海医药》2009,27(2):137-137
目的探讨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与肝脏常见疾病的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清铁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血清铁无明显升高。3组血清铁蛋白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可作为肝脏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判断病情,了解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晓红  何鸣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73-3374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er)与红细胞铁蛋白(RBC-Fer)在原发和继发性铁缺乏贫血诊疗中的价值,特别是S-Fer增高的慢性病贫血合并铁缺乏的诊断,拓展铁蛋白(Fer)诊断的价值和特异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60例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补铁前后及154例肝硬化、肝癌、白血病、慢性肾衰及慢性病贫血患者S-Fer和RBC-Fer,用t检验比较各组差异性。结果:单纯性缺铁性贫血组(IDA):与正常人比较,S-Fer下降显著(P<0.01);RBC-Fer:轻、中度患者下降显著(P<0.05),重度患者下降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两周后S-Fer上升差异无显著性(P>0.05),RBC-Fer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正常人比较:慢性病贫血患者S-Fer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RBC-Fer:轻、中度贫血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贫血患者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S-Fer是铁缺乏的最敏感的指标。(2)RBC-Fer下降是贮铁竭尽的指标,上升是补铁显效的敏感指标,增高是铁负荷过多的指标。(3)RBC-Fer是S-Fer正常和升高慢性病贫血患者伴铁缺乏的特异诊断指标与铁缺乏程度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Fer检测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8.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肝纤四项联合检测肝硬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樊锡凤  罗威 《河北医药》2009,31(14):1772-1773
近年来人们对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标记物的检测有了新的进展,然而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目前主要依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其存在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CIV)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含量对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我们对75例肝硬化患者及99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PT、VIA、HA、LN、CⅣ及PCⅢ水平含量的检测,试用Bayes判别分析法评价纤维化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吕龙 《中国医药科学》2012,(10):131+133
目的探究血清铁、铁蛋白和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0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为缺铁性贫血组、非缺铁性贫血患者150例为非缺铁性贫血组,健康患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所选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电化学发光法和普鲁士蓝反应法进行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检测。结果与非缺铁性贫血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缺铁性贫血组的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铁性贫血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非缺铁性贫血组的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含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灵敏性高,可以有效反映体内铁贮存和利用情况,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肝硬化病变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体检者与70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结果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逐渐升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T3和T4)逐渐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素水平紊乱。联合检测血清HA、LN、Ⅳ-C、PC-Ⅲ及T3、T4对评估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研究发现,铁作为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1]: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机体组织细胞损伤。但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不同程度的NAFL和血清铁的关系加以研究,旨在为本病诊断提供重要指标。1材料和方法2001年6月~2004年3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其肝功能及肝硬化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118例连续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0周)、治疗后26周、52周及78周的HBV DNA,血生化(白蛋白、前白蛋白、ALT、AST等)及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四项、APRI、FIB4)指标,并对抗病毒治疗过程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着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78周后,在HBeAg阳性组有98.46%的患者,阴性组100.00%的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乙肝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0周到78周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BeAg+:93.50(57.50~152.25) mg·L-1 vs.171.00(128.00~201.50) mg·L-1;HBeAg-:126.50(70.25~186.25) mg·L-1 vs.192.00(124.00~215.00) mg·L-1),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胺转肽酶0周到78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基本恢复至健康人水平。同时,肝硬化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APRI、FIB-4,0周到78周的变化分别为HBeAg+:1.48(0.58~3.42)vs.0.36(0.35~0.57),3.32(1.30~7.23)vs.1.11(0.71~1.27);HBeAg-:1.09(0.44~2.15)vs.0.53(0.36~0.72),3.34(1.35~7.30)vs.2.00(1.28~4.08)。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使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得到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应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接受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脂性脂肪肝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高脂饮食饲喂 Wistar大鼠 3个月和6个月诱发高脂性脂肪肝模型 ,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测定肝内甘油三酯 (TG)、羟脯氨酸 (H yp)的含量和血浆层粘蛋白 (L N)、透明质酸 (HA)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 1组和 2组大鼠肝细胞内有大量的脂滴 ,但间质中无纤维组织。肝内 TG显著增高 ,而 Hyp、L N、H A的含量无明显增加。结论 高脂性脂肪肝与肝纤维化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脂肪肝是否合并肝纤维化可能与病因、病情缓急、病程长短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炎导致肝纤维化进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全完阐明。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其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的发展及药物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临床预测和诊断以及实现个体化用药提供了依据。本文选取了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发展关系进行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和9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肽(IV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吴艾萌  周曙岚  汤红  张立梅  童颖 《安徽医药》2006,10(10):768-770
目的本研究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探讨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39例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选取与肝纤维化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内径(D 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及肝静脉频谱变化,结合同期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及CⅣ检测结果,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Dpv、Vpv、D sv、肝静脉频谱变化及HA、LN、CⅣ与肝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均与CHB时的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Dpv、Vpv、肝静脉频谱变化及HA在CHB的各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D sv在CHB的中、重度阶段及肝硬化阶段差异才有显著性;Qsv、LN及CⅣ只在CHB单个阶段差异有显著性,而且重叠较大。结论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肝纤维化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创模型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0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肝活检,并检测血液、B超等指标。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4因子肝纤维化指数(FIB-4)、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GPR)、S指数(S)、年龄-脾脏/血小板比值(ASPRI)、年龄-血小板指数(API)及FV等不同无创模型指数,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不同无创模型指数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诊断肝纤维化(F2~3):FIB-4在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上限(ULN)时价值最好,AUROC为0.795,但在ALT>5ULN时AUROC明显下降(Z=2.442,P<0.05);ASPRI、S、GPR、FV在2ULN≤ALT≤5ULN时价值最好,AUROC分别为0.809、0.828、0.830、0.873。诊断早期肝硬化(F4):API、FIB-4、GPR、S、ASPRI、FV的AUROC在不同的ALT水平时均>0.800,其中,在不同ALT水平下,ASPRI和FV的AUROC分别为0.898和0.900、0.892和0.928、0.887和0.920、0.895和0.918,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ASPRI、S、GPR、FIB-4、FV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均有价值,ASPRI、FV诊断早期肝硬化价值较高,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受ALT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顶胞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造成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和肝脏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AMM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形态学影响。结果 AMM(350、700 mg.kg-1)不同程度增加大鼠的体重,降低大鼠的肝脾指数及血清中的ALT、AST的含量,减少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升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减轻病理损伤。结论 AMM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