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已证明,静脉内注射一种几乎没有血管加压活性的合成加压素类似物,1-脱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可以使血液中的因子Ⅷ-相关活性显著增高,且几乎无副作用。作者以前的工作还证明,献血员静脉注射DDAVP后,血浆中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和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均增高。用这种血浆制备的因子Ⅷ浓缩物所含Ⅷ:C是普通血浆制备的因子Ⅷ浓缩物的2~3倍,且二者的质量相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假血友病(VW病)系常染色体遗传性凝血因子Ⅷ分子异常症。根据遗传形式,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因子Ⅷ瑞斯托霉素辅因子(ⅧR∶RCo)及瑞斯托霉素聚集等检查而分成多种亚型。近年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血浆中ⅧR∶Ag分子量90万-2000万存在多种多聚体,供作VW病亚型的分型。纯合子和双重杂合子VW病,重症病例基本上不存在ⅧR∶Ag,Ⅰ型VW病ⅧRAg的多聚体总量减少。Ⅱ型VW病缺乏大的多聚体。据ⅢB VW病亚型在瑞斯托霉素作用下ⅧR∶Ag同血小板的反应亢进可资  相似文献   

3.
目的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分3型,各型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为了更好的治疗,需要明确其分型。vWF:FⅧ结合试验(vWF:FⅧ)可作为vWD2N型的确诊实验之一。方法对20例vWD患者进行改良的vWF:FⅧ结合试验,及各种vWD分型实验,对结合试验诊断为vWD2N型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基因序列分析,以此评价改良的结合实验对vWD2N型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对20例vWD患者进行改良的vWF:FⅧ结合试验结果为FⅧ结合正常者10例,FⅧ结合减少者8例,FⅧ结合缺失者2例。对FⅧ结合缺失2例患者进行的vWF 52个外显子基因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检测,分别发现基因突变E15 72648-72653insCCGTG杂合、E25 106026C>T(T1122M)杂合,故这两例患者可确诊为vWD2N型。结论本文中所建立的改良的vWF:FⅧ结合试验可以较好的确诊vWD2N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月经过多(HMB)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方法选择不明原因HMB患者126例及健康女性73例,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Ⅷ凝血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及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及vWF:RCo/vWF:Ag比值的差异;按HMB类型分成周期规则HMB组、周期不规则HMB组、青春期HMB组,按Hb值分成轻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分别比较各组间vWF水平的差异。结果 HMB组、不同类型HMB组血浆PT、INR、APTT、FⅧ:C、vWF:Ag、vWF:RCo及vWF:RCo/vWF: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与对照组血浆vWF:Ag、vWF:RCo及vWF:RCo/vWF:A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贫血组血浆vWF:Ag、vWF:Rco水平及vWF:RCo/vWF:Ag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不明原因HMB伴中重度贫血女性人群血浆vWF水平与健康人差异明显,针对该人群血浆vWF的检测有助于检出血管性血友病(vWD)。  相似文献   

5.
去年前,使用重组因子Ⅶa(rFⅦa)的病人数在增长着,包括从有FⅧ抑制剂血友病病人到先天性因子Ⅶ缺乏症病人。本文提供了在先天性疾病中应用rFⅦa的临床经验。病例1.一名22岁妇女,在其首次怀孕,患有rFⅦa缺乏症(FⅦ:C=6%,FⅦ:Ag=10%),使用rFⅦa治疗做剖腹产手术准备,在初期病人接受15Mcg/Kg/b.w。 随后两天每6小时使用10Mcg/Kg/b.w。Ⅶ因子达到止血水平,而且剖腹产手术后亦没有出血问题。病例2.一名55岁妇女,月经过多,有FⅦ缺乏症状(FⅦ:C=7%,FⅦ:Ag=8%),妇科专家开始用抗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制备高纯度凝血因子Ⅷ(FⅧ)复合物的方法。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原始材料,收集冷沉淀,溶解后经氢氧化铝[Al(OH)_3]凝胶吸附、甘氨酸沉淀和氯化钠沉淀,得高纯 FⅧ。然后经 Sephacryl S-1000柱层析,收集富含 FⅧ促凝活性(FⅧ∶C)及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组分,得到进一步纯化的产品。层析后产品总蛋白含量为0.188mg/ml,FⅧ∶C 为15.43IU/ml,FⅧ相关抗原(FⅧR∶Ag)为9.85U/ml,vWF 的 Ristocetin 辅因子活性(FⅧR∶RCof)为24.2U/ml。火箭电泳测定未显示含有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和IgG 等杂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系统的血管性血友病(vWD)实验诊断和研究的方法,对7个遗传性vWD家系进行系列的实验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方法:自行建立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试验(RI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RCo)、vWF抗原(vWF:Ag)、vWF胶原结合试验(vWF:CB)和多聚体分析方法,对vWD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测定。采用PCR产物测序以鉴定vWF基因缺陷。采用定点突变、剪接位点分析、序列复杂性分析和核基质结合区评分等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基因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明确诊断vWD患者1型1例,2A型2例,2B型1例,2M型1例及3型2例,其中1型、2M型和2B型vWD为国内首次报道。鉴定到10个基因突变,其中6个为国际上首次发现。体外表达实验显示,R1374S突变引起细胞分泌下降;R1308C突变导致蛋白功能降低;C2327S突变影响多聚体形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推荐的组合实验适合于绝大多数vWD患者的诊断和分型需要。R1374S、R1308C和C2327S突变分别导致患者出现1型、2B型和2A型vWD表型。插入、缺失和无义突变诱发无义介导的mRNA衰变(NMD),导致vWF合成减少,是本研究中3型患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甲(进修医生):血管性假血友病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出血性疾病? 教师:血管性假血友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因子Ⅷ相关抗原(Ⅷ:Ag)及因子Ⅷ(ⅧR:WF)的缺陷,导致血管功能、凝血机制、血小板功能异常为其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主要促凝、抗凝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探讨T2DM患者年龄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某医院90例不同年龄段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各组患者血浆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F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 WF:Ag)、抗凝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III)及蛋白C(Protein C,PC)。结果各年龄段T2DM患者FⅡ,FⅤ,FⅧ,FⅩ,FⅪ、PC均正常,各因子活性与年龄不相关(r值分别为-0.182,0.036,0.299,-0.194,0.074及-0.276);FⅦ、FⅨ、FⅫ及ATⅢ含量较正常值范围出现异常,但各因子变化与年龄不相关(r值分别为-0.071,0.255,-0.116及-0.041);70-79岁及80-89岁年龄段患者v WF:Ag含量高于正常值,且研究结果显示v WF:Ag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322)。结论加强血浆FⅦ、FⅨ及FⅫ活性、v WF:Ag及ATⅢ含量的监测,有利于对T2DM患者凝血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防治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加强老年T2DM患者v WF监控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及血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已知凝血因子Ⅷ-von Willebrand因子复合物(Ⅷ/vWF)在不同的ABO血型个体间其水平是不同的,O型者凝血因子Ⅷ活性(Ⅷ:C)水平比A、B或AB型者显著为低,但对Ⅷ抗原(Ⅷ:Ag)在ABO血型中特点知之较少。为了探讨Ⅷ:C和Ⅷ:Ag在不同的ABO血型个体中的关系,作者对402名供血员进行了研究。其中O型182名,A型160名,B型49名及AB型11名。采用Biggs氏方法基础上的两步分析技术测Ⅷ:C水平,用Mclèllan氏琼脂胶扩散法测Ⅷ:Ag水平。结果表明:Ⅷ:C和Ⅷ:Ag水平在每个ABO血型中关系非常密切,即Ⅷ:C和Ⅷ:Ag比值在各个ABO血型中几乎为1∶1。但Ⅷ:C或Ⅷ:Ag水平在不同的ABO血型中是不同的,二者在0型个体中水平与其他ABO血型个体中水平相比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具有复杂止血功能缺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1926年德国学者Erik von Willebrand首先描述该病的几种症状,直到1971年被免疫学家证实该病为大分子糖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缺陷,vWF在血浆中与FⅧ以非共价形式存在[1],在初期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血浆中vWF量缺乏或结构异常时,可导致初期止血障碍和Ⅷ:C活性下降,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出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vWD诊断与分型有了重新认识.现将我院1例vWD 2N型患者合并左大腿血肿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者评价了一种干热处理(68℃,96小时)因子Ⅷ(FⅧ)浓缩物,灭活HTLV-Ⅲ/LAV的方法,对FⅧ和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影响。此制品为中纯品,含量约25IU FⅧ:C/ml,比活为0.4IU FⅧ:C/mg蛋白。结果:热处理后,一期法和二期法测定FⅧ:C损失的中位数分别为12.3%,9.8%,非加热处理或热处理制品放置24小时后,FⅧ:C无显著损失。FⅧ:Ag值总是  相似文献   

13.
甲型血友病(以下简称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杂合子基因携带者母亲的子女中,半数男孩患病,半数女孩是携带者。近十年来,本病研究进展迅速。应用表型FⅧ:C/FⅧR:Ag测定法,对携带者检测在灵敏度、准确性等方面有所提高,但此法的应用有一些限制:包括人群中变异范围大;由于“赖昂现象”,有的检测结果仍不易肯定。应用胎儿镜经腹进入宫腔直视取脐带血进行FⅧ:C/FⅧR:Ag测定对危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假血友病,亦称 von Willebrand病(vWD),首先由 Willebrand E、V 于1926年描述。本病的病因是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异常,同时伴有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血浆水平的降低,而导致临床上以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vWD 分子生物学研究非常活跃,现将这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介入治疗对肾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antigen,FⅧR:Ag)在肾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表达,以探讨介入治疗对肾细胞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术前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标本15例为实验组,术前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标本12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ⅧR:Ag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ⅧR:Ag表达于术前行或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浆中,肿瘤微血管密度在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的表达较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中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肾癌组织血管生成,抑制肾癌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制品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g)含量水平与献血人群ABO血型的关系。方法按照血浆制品类别的不同分为Ⅰ、Ⅱ组,Ⅰ组为冷沉淀组,Ⅱ组为新鲜冷冻血浆(FFP)组;冷沉淀、FFP均为4~6 h采集的400 mL新鲜全血制备而成。分别对上述两组血浆制品进行FⅧ、Fg测定;FⅧ的活性检测采用一期法,Fg采用凝血酶法检测。结果中A、B血型献血者FⅧ、Fg含量较O、AB型者含量显著升高,且A型最高,O型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A、B型人群中的FⅧ、Fg含量较高,可能容易引发对与该种血型相关的疾病;非O血型比较容易患血管栓塞和动脉硬化,可能与该血型人群的FⅧ、Fg含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10余年中,很多研究者通过研究凝血因子Ⅷ的凝血活性(Ⅷ:C)、因子Ⅷ抗原性(Ⅷ:Ag)和因子Ⅷvon Willebrand活性(Ⅷ:R:WF)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因子Ⅷ浓缩物的特性。对因子Ⅷ的体内回收率及体内和体外半生期也进行了研究。但对冻干的因子Ⅷ浓缩物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及将其重新配制成溶液后于-20℃冰冻保存时Ⅷ:C衰减的情况,至今未作比较研究。本文作者的研究目的旨在搞清保存温度对冻干的因子Ⅷ浓缩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有多大,同时也考察冻干的因子Ⅷ浓缩物经重新配制成溶液,然后冰冻,置  相似文献   

18.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80-981
一、概述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case,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变导致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 VWF由血管内皮细胞与巨核细胞合成.VWF的主要作用:①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 b-Ⅸ-V复合物及内皮下胶原结合,介导血小板黏附至血管损伤部位;②作为因子Ⅷ(FⅧ)的载体,具有稳定FⅧ的作用.根据VWD发病机制,VWD可分为三种类型:1型为VWF量的减;3型为VWF量显著减少或缺如;2型为VWF质的缺陷,又可分为2A型缺乏VWF高分子多聚物,血小板黏附活性降低;2B型VWF与GPⅠ b亲和力增加,导致高分子多聚物减少;2M型血小板黏附活性降低,但VWF多聚物正常;2N型VWF与FⅧ亲和力降低,导致FⅧ活性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组织因子(TF)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5例T2DM合并CHD患者[T2DM合并CHD组,根据CHD不同类型再分为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9例)、T2DM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23例)、T2DM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5例)、T2DM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8例)]、29例无合并症的单纯T2DM患者(单纯T2DM组)和24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FⅤ:C、FⅧ:C、血浆T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FⅤ:C、FⅧ:C、TF与VWF、PAR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CHD组和单纯T2DM组FⅤ:C、FⅧ:C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T2DM合并CHD组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T2DM合并CHD组中,T2DM合并AMI组和T2DM合并UAP组FⅤ:C、FⅧ:C和TF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01),且T2DM合并AMI组明显高于T2DM合并UAP组(P0.01);T2DM合并OMI组和T2DM合并SAP组T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但FⅤ:C和FⅧ:C水平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Ⅴ:C、FⅧ:C、TF与VWF、PAR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FⅤ:C和FⅧ:C及TF水平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CHD的诊断指标。TF对判断T2DM合并CHD患者病情的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61例及对照组29例作了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测定。发现脑梗塞组及脑出血组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脑出血组又明显高于脑梗塞组,且脑出血病人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其结果表明血浆因子ⅧR:Ag测定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