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泳爱好者冬季血液流变特征与普通正常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冬泳运动爱好者与普通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冬季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测定33名男性冬泳爱好者(连续坚持2年冬泳以上)和29名普通正常人(包括11名男性和19名女性)的血液粘度特征(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结果:普通正常女性的全血粘度及其还原粘度明显低于普通正常男性,而男性冬泳爱好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也显著低于普通正常男性。结论:冬泳爱好者由于长期坚持运动锻炼适应对冬季环境的变化刺激,从而提高其血液流变状态的适应性,可能在预防脑卒中等疾病的发作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病人的全血粘度与血液成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1例脑梗塞与35例脑出血病人的全血粘度和血浆成份的测定结果表明,脑梗塞与脑出血病人的全血粘度、血球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脑出血和脑梗塞病人之间却没有差异。血球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脑卒中后的一种继发性改变。全血粘度增高不是引起脑卒中的原因,而是脑卒中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患者的表观粘度,氧释放系数与血气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3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包括急性期17例,缓解期20例的病人中对其血液流变学和血气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急性期病人的ηa(230.4/s)和ηa(5.76/s)、T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和PaCO_2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病人组。急性期组中氧释放系数和pO_2低于缓解期组病人。ηa(230.4/s)与OD和pH呈密切负相关(r=-0.58,-0.40,P<0.01);ηa(5.76/s)与RA1呈密切正相关(r=0.828,P<0.001),上述规律见于急性期组。这些发现提示抗凝和血液稀释疗法对肺心病急性期是有用的治疗措措。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重要致死和致残因素,特别是发达国家,年发病率在0.25%~0.40%,90%的幸存者会落下各种类型的残疾,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脑卒中主要分为2种,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率最高。出血性脑卒中又分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和蛛网膜下出血(subrachanoid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 ,检测 187例脑卒中患者和 195例健康对照者IL 1β和IL 1Ra的基因多态性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脑卒中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IL 1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血清IL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L 1β( 395 3C T)位点和IL 1Ra(VNTR)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 ,携带IL 1RaⅡ基因型的脑卒中患者血清IL 1Ra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 (P <0 .0 1)。结论 IL 1β( 395 3C T)和IL 1Ra(VNT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携带IL 1RaⅡ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 1Ra的高度表达而对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69名体检人员进行过氧化脂质(LPO)血液流变性和血脂检测,应用电子计算机和医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直线回归分析表明,LPO与全血和血浆粘度无显著相关;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LPO在全血粘度比值中则列为第3受选因子,说明LPO对血浆粘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SBCI)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241名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施测。结果:①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在生活方式和遵医服药上做出了显著性的改变,但依从程度仍有待提高;②生活方式和遵医服药与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③在控制年龄和偏瘫的情况下,生活方式可以解释躯体健康总评的5.6%的变异,遵医服药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在控制偏瘫的情况下,生活方式对精神健康总评的预测作用是3.2%,而遵医服药对精神健康总评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变异量的7.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对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继发性癫(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56例脑卒中伴继发型癫(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癫(癎)发作与脑卒中发作类型、脑卒中发作部位、脑卒中发作时间的关系.结果:脑卒中伴继发性癫(癎)患者中出血性卒中41例,占73%;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与皮层损害密切相关,56例中大脑皮层损害的患者占54例,占96%;在脑卒中患者中早发型癫(癎)38例(68%),晚发型癫(癎)18例(32%);早发型癫(癎)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占74%;晚发型癫(癎)以缺血性卒中为主,占67%.结论: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与卒中的位置及卒中的类型密切相关,应早期做好预防工作和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0例高血压病人血液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其血液粘度(高切变率血粘度、低切变率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者(P<0.05,P<0.05,P<0.01);(2)高血压病人血浆粘度和低切变率血粘度与毛细血管阻力呈负相关关系(r=-54,P<0.01;r=-0.30,P>0.05);(3)高血压病人经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干预后尽管血压下降(P<0.01),但血液粘度不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配合音乐疗法。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t=3.75,P<0.01);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HAMD、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16,P<0.05;t=3.21,P<0.01)。结论音乐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变化。方法1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组)和105例健康体检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和血脂的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BIL、DBIL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G和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了解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和就医延迟意向现状,并探讨健康素养对就医延迟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素养调查表和脑卒中就医延迟意向测评量表(SPDBI)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7名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SPDBI得分为(94.72±14.35)分,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健康素养得分为(123.86±25.47)分,总分及基本保健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健康素养得分与SPDBI得分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中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信念和健康技能是就医延迟意向的单独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不足是就医延迟意向的重要原因,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以引导患者及时就医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2基因(integrin alpha-2,ITGA2)C807T和整合索-β3基因(integrinbeta-3,ITGB3)T176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2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80名对照组ITGA2和ITGB3的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TGB3基因T176C多态性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455倍(OR=1.455,95%CI:1.134~1.866),携带T等位基因的缺血性脑卒中个体血浆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基因;ITGA2基因C807T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a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对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71例发病24小时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其中缺血性脑卒中36例,出血性脑卒中35例,另有健康对照组15例。结果:健康对照组及发病6小时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在检测范围低值以下。发病6小时以内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水平(0~3小时:P=0.013;3~6小时:P=0.028)。而对于发病6~24小时的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血清GFAP对发病6小时以内的脑卒中患者有早期鉴别诊断意义,可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红细胞聚集改变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及其对心绞痛发病的影响。方法 :测定 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 4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聚集指数 (光密度法 )、红细胞变形指数 (激光衍射法 )、血浆及全血粘度 (旋转式粘度计 )和纤维蛋白原 (双缩脲法 )。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粘度 ( 4 0s- 1 )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0 .0 5 ) ,且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纤维蛋白原呈直线正相关 ,与全血粘度 ( 4 0s- 1 )无相关性。结论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是红细胞聚集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导致血液高粘滞 ,与心绞痛发作有关 ;选择 10s- 1 以下切变率测定低切全血粘度 ,利于观察全血粘度与红细胞聚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采用开放、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49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治疗及血管性认知功能测试。结果:随访49例,有不同程度认知障碍者39例(79.6%),其中30例为轻度认知障碍(76.9%)。治疗前MMSE(25.41±3.10)分,治疗后4周及12周时MMSE分别为(26.84±6.18)分和(28.16±3.60)分,治疗前后MMSE分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脑卒中后1~3个月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普遍存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Ⅱ型糖尿病所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梅 《解剖科学进展》2005,11(2):141-143,146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M)患者所致终末期肾病(ESRD)脑卒中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肾内科Ⅱ型DM所致ESRD接受血透患者(Ⅰ组,n=36)进行了分析,对照组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Ⅱ型DM肾功代偿期尚不需透析患者(Ⅱ组,n=59)和非糖尿病肾病(DN)所致ESRD接受血透患者(Ⅲ组,n=50)。收集以上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透析龄、血糖、血肌酐、脉压差(PP)、脑卒中发生类型、周围血管病变、血清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各组相比:Ⅰ组脑卒中总发生率最高,为22.2%,Ⅱ组为10.2%,Ⅲ组仅为4%;I组、Ⅱ组的脑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Ⅲ组(P<0.05);Ⅰ组脑出血发生率虽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该两组的脑梗塞发生率却相似。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梗塞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别为PP、CHOL。结论Ⅱ型DM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高于非DM所致ESRD患者,脑卒中发生的最危险因素为PP和CHOL,血液透析可能是导致Ⅱ型DM患者脑卒中几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专人化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高压氧科收治的82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安排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对专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后抑郁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均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7.273,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专人化管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全面恢复有重要意义,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 (a) [LP(a) ]含量的变化 ,以阐明LP(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患者和 6 0例正常对照LP(a)的含量。结果 :脑卒中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LP(a)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 (P <0 0 1)。结论 :LP(a)是脑卒中患者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 ,它的水平可作为判断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47phox基因第10外显子C923T(Ala308Val)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联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地区汉族220例脑卒中患者、20个脑卒中家系成员和100名健康对照者的p47phox基因第10外显子C923T(Ala308Val)多态性;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比浊法测定apoA-Ⅰ及apoB100;ELISA法测定血清脂蛋白α水平。结果湖南省汉族人p47phox基因第10外显子C923T(Ala308Val)多态存在CC、CT、TT3种基因型,脑卒中组及其各亚型组C923T(Ala308Val)多态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发现脑梗死组和对照组CT基因型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湖南省汉族人群p47phox基因C923T(Ala308Val)多态性可能与脑卒中的易患性无关联,可能与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