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 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的危险性,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抑郁发作中有无焦虑症状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中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对47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和32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自杀率高、疗效差且复发率较高.结论焦虑症状是抑郁发作病人自杀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率,提高抑郁发作的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精神症状在儿童重性抑郁中是很常见的,抑郁又往往是儿童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提示自杀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及与有自杀内容的幻听有关。还有研究认为患精神病的青少年自杀的比率较高。据此,作者作出以下假设:①有精神症状儿童的自杀行为比没有精神症状的儿童多;②幻听与自杀行为密切相关。并进行下述研究来验证这些假设。方法:100例连续住院的儿童,用DSM-Ⅲ-R标准诊断,通过面谈了解有无自杀言语或自杀企图,确定有无自杀行为。5例48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精神病学的研究已注意到在明显肥胖者中有抑郁心境发生。Atkiason 和Ringuette 报道,在21个肥胖病人中13例(63%)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抑郁发作,4例有自杀企图。Fink 等发现30例病人中17例有抑郁病史。Costelnuovo 等注意到肥胖者中抑郁症状普遍存在,但不严重。最近,Halmi等报导明显肥胖者中抑郁障碍的终身预期患病率为28.7%。  相似文献   

5.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4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未遂自杀史,与一般人群相比,分裂症因自杀所致的死亡率相当高,有人对分裂症病人进行了一项20~3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约4%的病人有过自杀行动,其中10~24%自杀死亡。分裂症病人的自杀率在住院和门诊时均不相同,约一半的病人在住院时自杀。发现自杀的患者对疾病和入院有强烈的情感变化、常伴有抑郁症状,早先有过自杀行动。本研究试图了解使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危险性增加的先行因素。方法:作者调查了1973年至1987年瑞士两所精神病研究所既往有完整自杀记录的住  相似文献   

6.
癫痫病人的抑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例癫痫强直一阵挛发作病人的调查发现,有抑郁情绪者占62%,符合抑郁症断者占32%,有自杀意念者占22%,表明抑郁情绪是这类病人的常见症状,在这类病人中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作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癫痫和抑郁症之间存在差某种特殊的内在联系。而癫痫病程的迁延以及某些抗癫痫药物的长期应用。也可能是导致抑郁的原因。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在治疗癫痫时,应充分注意病人的抑郁情绪以及自  相似文献   

7.
抑郁发作中有无自杀意念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抑郁发作中是否有明显自杀意念和/或自杀行为将抑郁发作分为自杀组及非自杀组,结果发现病人在相似的治疗条件及同样的疗程内非自杀组病人的疗效好于自杀组;出院后以相似的维持治疗,自杀组病人较非自杀组容易复发,尤其自杀组病人在出院10月内易发,而出院16个月后两组复发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焦虑合并抑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北京回龙观医院(100085)尚岚孙士友焦虑合并抑郁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临床诊断较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与焦虑或抑郁症病人相比,焦虑合并抑郁显示出更多的精神病理症状、有慢性化倾向,表现出较重的社交和职业功能损害,较高的自杀概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性分析36例精神分裂症或偏执性精神障碍住院自杀病人的精神药物治疗、既往病史及有关精神症状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36例匹配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自杀组的既往自杀未遂次数、抑郁症状及阴性症状项目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抗精神病药(APD)剂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抑郁症状、阴性症状及低APD剂量是精神分裂症或偏执性精神障碍自杀病人的三个非依赖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的自杀未遂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获得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未遂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采用自制的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登记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分别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212例住院的抑郁症病人进行调查评分,然后用SPSS和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12例抑郁症病人中发生自杀观念158例(74.5%),自杀未遂67例(31.6%)。在自杀未遂组中的自杀方式以过量服药为主(47.8%),自杀地点多在室内(77.6%)。自杀未遂组的抑郁症状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t=7.27,P<0.01)。自杀与绝望感、抑郁情绪、自卑感、自知力等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绝望感对自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抑郁情绪,再次是自卑感和自知力。提示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密切,频繁出现≥3次自杀观念的抑郁症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分裂症未遂自杀和抑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病人和普通人口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发生未遂自杀。大多数研究发现,伴有抑郁症状是识别精神分裂症有无未遂自杀的最通常的精神病理学因素。本研究目的在于详尽探讨疾病复发时和6个月后病情缓解时,未遂自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更确切地说,阐明疾病急性期过后,未遂自杀与抑郁症是否相关。方法:受试者为连续住院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修订的精神现状检查表(PSE)检查病人和与病人亲属交谈所收集的资料,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受试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中枢神  相似文献   

12.
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自杀是很常见的。Tsuang等发现分裂症病人的寿命较一般人短,而自杀率高是主要原因之一。Miles估计,每10例分裂症病人中有1例是以自杀来结束其生命的。美国每年有3800例分裂症病人自杀。Osmond等复习了6篇分裂症自杀随访研究资料后证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率是正常人群的20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5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同年龄的临床特征比较发现,30岁后者发病者前多有诱因,自杀观念,躯体症状,生物性症状及神经症性症状出现频度较高,抑郁发作时多呈激越型表现。而30岁前发病者抑郁发作时多呈迟钝亚型,躁狂发作时的暴力行为较多,认为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中,要重视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6例精神分裂症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性住院自杀病人的精神药物治疗,既往病史及有关精神症状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36例匹配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自杀组的既往自杀未道次数,抑郁症状及阴性症状九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抗精神病药剂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不良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疾病期表现为躁狂相和抑郁相。最近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抑郁给大多数患者造成的问题比躁狂更为突出。双相Ⅰ型患者一生中有明显抑郁症状的累计时间平均超过30%,而躁狂症状累计时间少于10%。此外,未经治疗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为20%,而绝大部分自杀企图发生在抑郁发作期间心。然而,对于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的有效治疗尚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在青少年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调查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德阳市163所学校的71 137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CS-10)、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评定其心理韧性、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并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心理韧性在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1)CD-RICS-10评分与PHQ-9、SBQ-R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5、-0.268,P均<0.01);(2)心理韧性在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起调节作用(β=-0.100,t=-31.716,P<0.01);(3)在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中,心理韧性均在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起调节作用(β=-0.086、-0.084,t=-17.502、-18.839,P均<0.01)。结论 心理韧性可以缓解青少年高水平抑郁症状对自杀风险的影响,这种效应在男性和女性青少年中均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出现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记录177例以抑郁发作为首次发作形式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并比较它们在没有出现自杀组和出现自杀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Hosmer-Lemeshow分别评估危险因素模型的准确度和拟合优度.结果 没有出现自杀风险患者154例,出现自杀风险患者23例.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中饮酒史、心境障碍家族史、有易激惹症状、绝望感和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高于未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均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而导致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为:易激惹(OR=4.04,95%CI:1.40-11.67,P<0.05),有精神病性症状(OR=6.23,95%CI:1.41-27.56,P<0.05).ROC为0.71.Hosmer-Lemeshow为0.58.结论 易激惹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是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予SSRI治疗出现自杀风险的潜在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编辑先生:自杀意念和行为是抑郁发作常见而危险的症状,双相抑郁的自杀危险有什么特点,请赐教,谢谢。读者:李伟答读者来信李伟先生: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们查了有关文献,现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连续住院的2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并进行分析.结果: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下列特点:情绪低沉,生活被动,自杀率高,住院时间长.结论:抑郁症状不仅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增加自杀危险,还干扰生活.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医院住院抑郁症病人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抑郁症病人的严重程度,了解其症状分布及其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症状学分布在罪恶感、自杀、兴趣减退、自知力等方面与专科医院的症状有显著性差异,综合组明显低于专科组。在抑郁情绪、阻滞、躯体化症状、胃肠道症状等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综合组明显高于专科组。而在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疑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还揭示,存在晨重夜轻的症状越明显,则疗效越好。而以认知障碍、躯体化、迟缓等为主要症状者,则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