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初步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PE治疗45例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判断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血浆置换术后重型肝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达87%,血清胆红素平均降低34.3%,PTA上升13%。治疗过程中以血压下降、心慌、恶心、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0%,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和血制品引起的重叠感染,耐受情况良好。结论: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从而判断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经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血浆置换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疗法血浆置换(PE)与连续血液滤过相结合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6例不同病因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应用上述人工肝方法进行治疗68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判断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患者意识、黄疸、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下降190.8±93.6mmol/L,PTA上升19.7±0.089,治疗后存活率达80.8%,不良反应主要以血浆过敏居多,未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耐受良好.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选择血浆置换 ,对 78例重型肝炎进行 382例次治疗 ,平均 3~ 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 ,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0 .0 1) ,总有效率 85 .2 9%。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17例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人工肝支持系统选用用血浆置换,对117例重型肝炎进行456例次治疗,平均3~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84·76%。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7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266例次,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等情况及存活率。结果7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存活率为62.3%(48/77),其中早期87.9%,中期47.8%,晚期7.7%,患者耐受性好。结论血浆置换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宜早期进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慢性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常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方法之一血浆置换 (PE)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8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应用上述PE方法进行治疗 42人次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氨 (NH3 ) ] ,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 ,血清总胆红素 (TBiL)明显下降 (P <0 .0 0 1)。PTA显著上升 (P<0 .0 0 1)。结论 :PE可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3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期3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科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其肝功能、PTA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2.4%,疗效优于对照组28.6%(P<0.01),且治疗组肝功能、PTA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5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进行123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介质、血氨、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病人经人工肝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PE治疗前后血清电介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数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E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综合治疗组(54.0%VS75.0%),差异有显著性(x^2=5.5,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PE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选择性血浆置换技术对8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共计173次人工肝-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52例患者比较肝炎不同时期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ALT、AST、γ-GT、AKP、TBIL、DBIL、TB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PT、INR、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8.54%,总有效率51.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31.82%和32.69%(P均〈0.05)。结论选择性血浆置换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安全性及早、中、晚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2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临床症状、血氨及不同时期存活率的变化.结果 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及谷丙转氨酶(ALT)下降,PTa上升(P<.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存活率分别为90.0%、53.3%、14.9%.结论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副作用小,对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有较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术(plasmaexchange,PE)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析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结果 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有效率为61.7%。PE的疗效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PE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P〈0.01)。PE的疗效与治疗次数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行血浆置换术可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尤其是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低、PTA值较高、临床处于早中期的患者。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仍需针对患者病情特点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 (日产KM 880 0、KM 890 0 )对 36例重型肝炎进行了 93例次的治疗。结果 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重型肝炎存活率 5 8.33% ,血总胆红素、胆汁酸、血氨、内毒素等明显下降 ,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 ,不良反应在处理后均能好转。结论 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肝支持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俭  王丽  曾义岚  胡蓉  唐玉珍  陈萍 《四川医学》2004,25(12):1328-1329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 (PE)方法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 1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药物及血浆置换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等指标及患者耐受情况。结果 人工肝支持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肝功、PTA明显改善 ,与单独药物治疗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为顺利解决产科问题创造条件。结论 PE可显著改善妊娠合并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5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117次,比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和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较人工肝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PTA上升(P<0.05)。早期重型肝炎24例存活22例(91.67%),中期重型肝炎17例中存活12例(70.59%),晚期重型肝炎10例存活3例(30%)。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人工肝血浆置换对早、中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好,对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较差,宜早期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指标及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随访3~12个月的存活率判断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ALT、AST、总胆红素、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40例次治疗中仅有3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治疗组总存活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观察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PE)术辅助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7例重型肝炎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辅助PE治疗35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等判断临床疗效,观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患的耐受情况以及术后生存率,判断其安全性可行性。结果:PE术后患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77.1%,血清胆红素(TBIL)平均下降46%,转氨酶(ALT/AST)平均下降42%,血浆白蛋白(ALB)平均上升12%,PT平均缩短9Sec。好转出院9例,近期生存率53%(9/17例)。虽有皮疹、口唇麻木、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血压下降、血浆分离后溶血等不良反应,但不严重,稍作处理即不影响治疗的进行.无大出血、休克、严重感染等致死性并发症和血源性感染,耐受性好。结论:PE辅助治疗重型肝炎可显改善患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5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疗法。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腹水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60.0%,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5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疗法。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腹水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60.0%,对照组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时机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经过血浆置换(PE)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3例设为治疗组,比较其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未经过血浆装置换(PE)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期的有效率、总有效率和近期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每次治疗后症状、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改善,血清ALT、AST、TBil、BDil、PT、PTA均明显好转,外周血细胞和血清电解质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分别为87.10%、69.70%,总有效率63.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85%、38.71%和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4周)存活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08%和4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肝脏替代疗法,PE治疗能使慢性重症肝炎相应生化指标好转,对早、中期疗效较好.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