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国内艾滋病 (AIDS)病例逐年增加 ,但神经科诊断的病例很少 ,分析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特征以期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 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特征。结果 :本组AIDS患者分别占同期神经科出院总人数、各种脑膜脑炎和隐球菌脑膜脑炎的 0 5 5 %、2 5 %与 10 0 % ,其病史及脑脊液有其特征性。结论 :艾滋病在神经科并非少见 ,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高危人群进行HIV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采用脑脊液乳胶凝集(LA)法检测新型隐球菌抗原。结果隐球菌脑膜炎是AIDS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病死率高,易复发。结论早期诊断本病对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HIV感染病例急剧上升。本文就由HIV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原发及机会性感染、原发及转移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男 ,2 9岁。因“持续头痛、头昏 2个月 ,加重 2周伴四肢抽动 1次”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结核性脑膜炎”治疗 ,头颅 CT未见异常。近 1年体质差 ,体重减轻 5 kg。 2个月前患口腔真菌感染。查体 :口腔及舌表面可见白色假膜覆盖。项强 ,克 (氏 )征 (+)。入院后病情加重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视物模糊 ,烦躁、大喊大叫 ,注意力不集中。脑脊液检查 :内压 3 0 0 mm H2 O(2 9.4k Pa) ,细胞数 1 2 6× 1 0 6 / L,糖2 .8mmol/ L,氯 1 1 7.6mmol/ L,抗酸染色 (-) ,2次墨汁染色阳性。头颅 MRI未见异常。追问病史 ,其妻为人…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与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神经系统(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患并发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合献复习研究AIDS与NS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6例分别表现为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带状疱疹、结核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脓肿,考虑AIDS所致NS机会性感染。6例患中5例预后不良。结论HIV具有亲淋巴性的特点,可造成机体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和体液免疫缺陷,较易并发NS机会性感染,且多数预后不良。对NS感染久治无效时,应考虑AIDS可能。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0岁。主因发热5d,头痛、腹痛、呕吐4d,于2010年11月4日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神经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下降,易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在AIDS患者中常见的致命性机会性感染。莱索托王国是艾滋病高发国家,发病率高达30%~40%。本文作者在莱索托医疗队援外期间收集整理了2005年9月~2007年7月在莱索托QueenⅡ医院内科病房HIV抗体阳性患者467例中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56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大池和脑室外引流术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共1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36例、HIV阴性102例],抗隐球菌治疗的同时,7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改良腰大池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HIV阳性17例、HIV阴性59例),62例行腰椎穿刺鞘内给药(HIV阳性19例、HIV阴性43例),比较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以及两组HIV阳性亚组与HIV阴性亚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引流组患者治疗1周内颅内高压症状即明显改善。首次引流管置管中位时间30(17,3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15,32)d对30(18,35)d;U=-1.459,P=0.144]。引流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1(26,58)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8,66)d对36(21,45)d;U=-1.608,P=0.108];鞘内给药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2(32,6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8,68)d对39(30,62)d;U=-0.401,P=0.688];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7,P=0.034)。引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66/76),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7对89.83%(53/59);χ~2=0.172,P=0.678];鞘内给药组为72.58%(45/62),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9对86.05%(37/43);χ~2=0.023,P=0.880];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结论早期采用腰大池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能够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缩短有症状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艾滋病患者15例,其中8例因神经系统症状而首诊于神经科.结果 15例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脑病者4例,其中1例表现为舞蹈症,1例HIV脑病合并HIV相关肌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合并弓形体脑病1例;HIV相关肌病1例;多脑神经损伤合并脊髓病1例;周围神经病1例;药物相关的神经肌肉病1例;脑膜脑炎4例;腑脓肿1例.结论 艾滋病累及神经系统的部位及表现形式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注意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恶心/呕吐(94.7%)、发热(78.9%)、颈强直(84.2%)为主。7例CSF蛋白升高,10例CSF葡萄糖下降及11例CSF压力升高。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58.9±27.8)/mm3。影像学检查显示多为脑积水、脑梗死、脑萎缩和脑疝。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的使用率为31.6%、21.1%、47.4%和47.4%,仅2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9例患者误诊率为31.6%,死亡率为21.1%。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及早诊断并早期使用抗真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滋病(ADIS)合并隐球菌脑炎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28例AIDS合并隐球菌脑炎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2~60岁;入院时已经进行HAART治疗9例,未行HAART治疗19例;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者20例(20/28),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颅内压明显升高>350mmH2O 7例,腰大池置管引流术9例;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氟胞嘧啶治疗21例,给予两性霉素脂质体联合氟康唑治疗3例,单用氟康唑治疗1例,未抗真菌治疗1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2例。结论 AIDS合并隐球菌脑炎的患者免疫力低下,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抗原检测可提高隐球菌脑炎的诊断率,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13.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艾滋病(AIDS)痴呆综合征(ADC)的特征。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诊断为ADC的6例AID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表现为近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困难,其中3例伴有运动障碍。6例ADC患者中2例伴有空泡性脊髓病。诊断为AIDS后,ADC的平均诊断时间为6 5个月。所有患者均死于呼吸衰竭,平均寿命为41 8岁。结论ADC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发生在AIDS的进展期。ADC通常伴有空泡性脊髓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作者在援非医疗队期间中非友谊医院于 1998年8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 1例HIV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HIV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头痛、高热最为常见 ,脑脊液检查 ,墨汁染色见新型隐球菌 2 6例 (83 9% ) ,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 (ELISA法 )阳性 2 9例 (93 5 % )。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与 5氟胞嘧啶 (5 FC)或与咪唑类药联合治疗。结论 :讨论了HIV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多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并常致深部感染。其中新型隐球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也可侵犯骨髓、皮肤、粘膜和其他内脏,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最常见,也最为严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AIDS)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之一,也是艾滋病常见死亡原因。近年随着艾滋病患者增加,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对此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AIDS/HIV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艾滋病 (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后所致的免疫缺陷相关综合症 ,HIV直接感染或因免疫缺陷所致的机会性感染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损害。本文将对AID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治及预后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脑脊液改变特点。方法 对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1例在入院后首次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另1例反复多次检查才发现新型隐球菌。死亡1例,痊愈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除脑膜炎的表现外,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但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新型隐球菌,导致诊断困难,不能及时抗真菌治疗,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5岁,农民。以头痛、发热伴呕吐1周收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9℃,之后出现头痛,以前额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及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精神、睡眠及饮食差,遂于2009-10-12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头CT示右枕叶及右顶部钙化点。于当天转入作者医院急诊,查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普通光镜下如何识别新型隐球菌及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数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入院及治疗1月后各腰穿取脑脊液3~4ml,充入白细胞计数池内,观察隐球菌形态并计数。分析隐球菌数量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隐球菌与细胞在高倍镜下形态明显不同。2例首次脑脊液隐球菌数>200×106/L者,均恶化。脑脊液隐球菌数小于50×106/L的3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1月后4例隐球菌转为阴性者1例好转,3例痊愈;2例隐球菌数大于200 ×106/L者,病情无好转。结论 脑脊液隐球菌数量与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近3a收治的4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41岁,江苏常州人,无业。因"反复发热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