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定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河  刘建平 《循证医学》2008,8(5):292-296
定性研究于20世纪初发源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至今已经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引起了一定重视,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给予定性研究一定的青睐。就定性研究的定义、优缺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研究方法、应用状况以及定性方法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意义做详细的介绍,提出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补充中医药疗效评价内容,探索中医药复杂干预要素的组成。目前国内的中医药定性研究较少,提倡今后进行更多高质量的中医药定性研究以丰富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2.
定性访谈作为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因其突出的人文倾向适用于回答中医药临床诊疗中不可量化的问题.在中医药干预癌症的研究中,通过与医生、患者和家属分别进行一对一个体深度访谈,定性访谈能够用于探索中医药复杂干预,了解医生、患者和家属主观态度、信念、期望等要素,获得来自个体主观的信息,并从中分析特异性和共性,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中医理念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规律。方法:对外科近5年来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例800余例治疗进行归纳总结,提取相关规律。结果:中医理念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体现在各个环节,贯穿整个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结论:中医理念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起积极的作用,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临床科研中引入定性研究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中医学领域的研究评估体系模式是参照了经典的西医学的研究模式建立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引入确实对中医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把中医学中可以量化的部分以现代科研方式开发出来.但是中医是具有深刻哲学、文化背景的医学,纯粹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不能把中医的优势领域表现出来,相反,相当部分的中医学的内容更适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在中医临床科研中,应充分发掘中医治疗的优势,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医诊断标准、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方法学制约着中医疗效评价。现有评价方法未能反映中医的人文属性和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特点。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复杂性干预,仅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评价存在方法学的局限性,未能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的现代医学模式。针对中医个体化复杂干预及其社会学属性,需要采用综合定量研究和社会学定性研究的评价方法,创建适用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提炼肠癌患者的中医症状,为确定中医药治理肿瘤的中医疗效评价指标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就3个框架性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全面真实的记录病程中患者感受,然后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审核,建立数据库,借助定性分析软件nvivo 6.0进行编码分析,并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的描述进行标化,最终提炼出其中的中医症状。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提炼出了西医治疗手段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干预前有便血、腹痛等23个中医症状,干预后有便秘、便溏等20个中医症状。结论:患者对大便异常的描述最为详尽,共有11个症状,说明肠癌患者对大便异常最为关注;腹部、消化道症状以及神疲、乏力、舌麻、指(趾)麻、脱发等症状也是患者非常关注的,提示这些症状可以作为肠癌患者的中医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病因、治法及临床实验研究诸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认为目前中医在前列腺炎的理论研究、治疗方法、给药途径及与现代科学方法的结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对前列腺液生化指标、细菌学及免疫学等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临床科研设计不够规范、科学,治疗结果可重复性差,实验研究相对薄弱。今后的努力方向:确定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建立动物模型,加强实验研究;按照GCP标准,研制新药物、新剂型;并应开展对本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于西医治疗出现的弊端,总结归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优势,关注补肾活血方对EMS术后生殖功能干预作用的进展,以期给更多EMS不孕患者带来福音。方法:首先陈述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况,再从三方面讨论中医治疗优势:(1)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术后治疗的重要性;(2)中医治疗方法(辨证论治、补肾调周、验方、灌肠、针灸以及敷贴疗法);(3)补肾活血汤对EMS术后生殖功能干预作用的动物实验。最后讨论中医药治疗巧克力囊肿的优越性。结论:EMS的西医治疗:价格昂贵,副作用较大,治疗过程中不能怀孕,停药后易反弹,极少患者坚持用药。相比较而言,中医口服、外治、针灸以及综合疗法等治疗方法各具特色,药物剂型多样化,给药途径多变化,具有远期疗效好、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特点。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补肾活血方对EMS术后生殖功能干预作用,以提高中医论治水平,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给更多EMS不孕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9.
赵少英  许二平 《中医学报》2021,36(4):759-76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抑郁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早期干预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对糖尿病抑郁的中医基础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研究方面,中药治疗、非药物疗法、心理干预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糖尿病抑郁尚未形成系统的病因病机理论、证候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指导作用有待加强,且临床研究质量不高,中医药早期干预糖尿病抑郁的文献偏少。针对于此,今后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糖尿病抑郁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构建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基于顶层设计,应用中医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临床推广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发挥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针对糖尿病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患者体质分类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全面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临床资料,并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药物对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压等各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现代医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的系列方法、方剂进行归纳性的回顾,探讨其治疗的临床思维。方法:选取近20年的核心医学期刊和相关的中医药书籍,从中收集中医论治RA的方法,综合论述目前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进展。结果: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热、痰瘀互结、伏邪致痹;RA的治疗大致有辨证分型论治、专方应用、宣发膜原法等。意义:通过总结历代医家治疗RA的临床思维,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的研究成果,并发现其不足,以深入研究,补充和完善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有充分证据表明,糖尿病与心力衰竭风险升高密切相关。糖尿病会加重心肌梗死后的舒张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引发特异性心肌微血管并发症,即糖尿病心肌病。生物医学的新进展揭示了糖尿病与心血管异常之间的复杂联系及作用机制,包括能量代谢、血糖控制和血管生成等。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的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章采用生物反应信号网络分析,发现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靶点,并对一些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常用中药相关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发现这些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中成药的重要组成,且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生物反应信号网络分析出的部分潜在治疗靶点,以此来阐述中药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可行性,为临床参考应用提供了一定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遵循中医"七情"理论对抑郁性和焦虑性神经症进行心理治疗与护理后的疗效。方法:取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加用中医的心理治疗与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10d治疗后均做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再做统计学处理,P<0.05,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遵循中医的"七情"理论对抑郁性和焦虑性神经症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与护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构建医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中医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医理论是古人将临床经验通过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推理总结上升的综合认识。取象比类的理论内涵包括了现代科学逻辑中的综合与类比等思维方法。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以汉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3个方面为例探讨中医理论构建的思维方法,既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中医学的鲜明特征,又能为中医学的现代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研究强力霉素联合中医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56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5例(强力霉素联合中医治疗)和对照组71例(单用强力霉素治疗),总疗程为2个月,观察指标为NIH—cPsI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及白细胞在前列腺液中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NIH—CPSI评分、排尿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明显降低,有效率达82.35%。对照组三项观察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有效率仅为45.70%。结论:强力霉素联合中医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久泻的中医药治疗规律。方法: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中108本分册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68则验案,记录每则医案的处方用药、治则、治法,然后再分别对所使用药物的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久泻的治则可概括为运脾除湿、温肾涩肠、柔肝疏肝三法,可以具体划分为健脾、除湿、固涩、疏利、温肾、祛风、柔肝、消导、升阳九种治疗方法。其中健脾除湿法最为重要,贯穿各种久泻的治疗中。使用最多的药物处方是参苓白术散和平胃散加减,药物多数归脾、胃、肺、大肠经;药性多性平或温热;药味多辛、苦、甘。结论:久泻的治疗应以健脾除湿为基本大法,同时兼顾肝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近期本院内分泌科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56例为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及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施护;随机选择同期本院治疗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率达60.7%,整体有效率89.3%,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34.3%、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组织平均愈合时间(29.1±11.1)d,远低于对照组的(47.4±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现代中医诊断技术为支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文献数据的中医诊疗决策内容信息化、智能化。通过病证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决策方法,病证诊疗结合、中西医数据汇通,建立现代中医诊断技术与中医智能诊疗系统,建立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诊疗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发挥人机结合优势,最终建立具有辨证论治内涵的智能中医诊疗决策系统,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智能决策辅助支持,探索创新中医病证诊疗模式。同时,中医诊疗技术智能化研究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诊疗规律的提升和总结,加速中医诊疗技术跨越发展,解决中医诊疗模式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本文就目前中医诊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现状及趋势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