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环池显露情况及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和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的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标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残疾、植物样生成及死亡等情况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为5.41%、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22%、术后脑梗塞发生率为10.8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62%、45.95%、40.54%),术后3d环池显露发生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16.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轻残及植物样生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为51.35%,高于对照组的37.03%,重残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5.41%、10.81%,低于对照组的21.62%、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环池显露较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情况较好,是一种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应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脑疝患者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对本科2002年7月到2008年4月间收治的60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GCS计分均为3~8分,恢复良好33例,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损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幕裂孔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基础上给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脚间池、环池、四叠体池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出院时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幕裂孔切开术可有效缓解脑疝所致的脑干继发性损伤,并促进脑疝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玉海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8,24(11):820-821
为了提高重型(GCS6~8分)特重型(GCS3~5分)颅脑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自1994年7月至1996年7月我科试行对20例此类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0~69岁,平均43.8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术前GCS积分:3~5分12例,6~8分8例;双瞳散大3例,单瞳散大17例。有原发脑干伤者7例(术中见脑干挫伤)。术中天幕切开长度2~3cm,Labb,e静脉保留14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均得到控制;大脑后动脉闭塞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颞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 将6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经颞天幕切开术,对照组32例行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术治疗.结果 31例行经颞天幕切开术的患者中存活21例死亡10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存活18例,死亡1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颞天幕切开术能快速使颞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在创伤性脑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因创伤性脑疝在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术+天幕切开术组)40例,一组为对照组(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术组)42例,比较两组脑疝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比例为47.5%,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均P<0.05,差异显著。结论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方案治疗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50例,经过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A组应用传统及单一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方案,B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术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B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A组,病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疾病治疗方案时,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其治疗后的生存率也较高,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天幕裂孔疝、脑干伤患者施行了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良好效果。对天幕裂孔切开的指征和操作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得4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方式,进行病灶清除,直视状态下,切开天幕1~2 cm,扩大天幕裂孔,对脑疝进行有效复位,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48 h内,进行颅脑CT或者MRI复查,30例环池及鞍上池区域能够清晰显示;4例由于脑疝形成时间相对较长,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但术后环池及鞍上池区域,仍显示不清,最终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患者合并血气胸,术后虽然环池及鞍上池显示良好,但最终患者由于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术后再次出现血肿,再次进行开颅手术,其中1例预后较好,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0例创伤性脑疝患者,经过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31例预后较好,4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其治疗的有效率为77.5%,病死率为12.5%。结论大骨瓣开颅加天幕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脑疝,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开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 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在常规术式的基础上加行天幕切开、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与同期32例此类患者应用常规术式治疗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天幕切开组36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16例,中、重残11例,无植物生存,死亡9例.常规术式组32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9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结论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头部外伤患者CT、MRI表现。结果①32例患者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5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14例,大脑镰并小脑幕下血肿3例。②CT表现:大脑镰硬膜下血肿为条索状、带状高密度影,可位于大脑镰一侧或两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可位于双侧或局限于单侧、幕上或幕下。血肿边缘清晰,不延伸入邻近脑沟或脑池。③MRI表现:轴位形态与CT大致相同,冠、矢状位显示血肿更清晰,根据血肿不同时期信号的特异性表现,可对其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对亚急性期血肿的显示较CT更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后颅窝小脑幕脑膜瘤24例,其中12例采用改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另外12例采用改良扩大翼点入路切除术。结果Ⅰ级切除6例,Ⅱ级16例,Ⅲ级2例,两组切除程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结果都比较好(P〉0.05)。结论显微手术切除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效果好,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144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学辉  瞿丹霞 《安徽医药》2016,20(11):2102-2103
目的 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14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确诊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9%。而脑膨出、脑积水、硬膜下积液为发生率最高的3种并发症。患者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血肿量、血肿部位、骨瓣大小和手术时机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针对可控因素给予积极预防和处理,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5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后3个月左右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28例,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37.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恢复良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植物状态与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积液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感染、分流过度和分流管阻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严畅  周钟阳  苏杰  温振东 《淮海医药》2008,26(5):387-389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救治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外伤性脑疝患者施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按GOS评分法判断预后。结果存活33例(78.5%),死亡9例(21.5%)。术前GCS评分6~8分30例,术后存活26例,死亡4例。术前GCS评分3~5分12例,存活7例,死亡5例。术后3~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22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施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能明显提高脑疝患者的疗效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去骨瓣减压方法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去骨板减压术治疗),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颅内压变化情况;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3、7 d的颅内压以及GOS评分、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骨板减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改善其预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