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中医所谓"肾风"有密切联系,风邪为百病之长,风邪在肾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文政教授在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注重从风邪入手阐释病机,治疗上运用祛风通络之法,应用验方"蝉蚕肾风汤",根据病情加减化裁,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风药、"风能胜湿"理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脾脏及湿邪的关系、李氏常用风药及风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的分析,探讨了李东垣"风能胜湿"理论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并通过验案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介绍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肾风"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证,肾元亏虚为本,风邪或风邪夹他邪侵袭为标;"论治不离风,治亦不拘风"。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其起病隐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若控制不妥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为主,收效缓慢且不良反应较多。然中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已趋于成熟,在遣方用药方面独具特色,充分发扬中医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导师焦安钦教授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善用风药药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方配伍精当,效果斐然。此文旨在阐述对风药的认识,总结焦安钦教授运用风药药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经验,以期共飨。  相似文献   

5.
从风论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邪为百病之长,其为阳邪性开泄,易袭阳住,善行而数变,并常挟它邪而致病.风邪与肾脏病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是导致肾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肾风病的形成,是由于先有各种原因导致肾元亏虚,又有风邪或风邪挟它邪侵袭.结合从师学习的体会,从风论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西医临床诊断的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炎等一组疾病,希望通过确立肾风病的病因病机,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坚实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中风邪伤肾的特点、主症、辨证标准,以及从风论治的大法、方药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3例住院已做过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慢性肾炎风邪证患者,制定祛风益肾大法及基本方,摸索风邪伤肾特点,风邪证与肾脏各病理类型的相关性,从风论治的疗效。结果:风邪证在系膜增生性及微小病变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所占比例较大,从风论治慢性肾炎总有效率为90.41%。结论:从风论治作为新法可以提高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常表现为喘促、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病死率极高,程序主任中医师根据风邪致病理论认为,“风邪”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发生、转归密切相关,是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治的关键病因。治疗应注重标本兼治,以祛风为主要治法,善用风药,兼顾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本文基于风邪致病理论,阐述风邪与AECOPD病因病机的关系,运用祛风法消除外感邪实,平定内风,改善症状,化解本病反复迁延之势,旨在为AECOPD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陈津生教授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巧妙运用风药治疗各类疑难杂症。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常用其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陈老  相似文献   

9.
风邪是心悸的重要发病因素,心悸突发突止、心中悸动不安的发病特点与风邪"善行数变""风胜则动"的特性类似。风药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具有"升""散""透""窜""燥""动"等性能。在治疗心悸时配伍风药可起到疏散风邪、调理肝气、活血通络、胜湿祛痰、增效补虚的功效。现代医家亦重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合理配伍风药治疗心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刘尚义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运用风药独具特色。本文主要从风的特性、风邪的特性、风药的作用机理和适应证进行论述。风为气也,无孔不入,无处不到,风胜则动,致病万千,病状不一,有"百病生于风"之说。风药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同气相求、顺势利导、生克承制、顺承逆转等4个方面。其适应证根据风与风邪的特性、人体结构和精神情志、生理和病理物质、疾病分科、发病新久等不同角度而各不相同,概及形、神、质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有"风药疗百疾"之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内经》肾风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从外风、伏风、内风角度分析肾风之“风”,探讨风邪对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归纳分析慢性肾脏病的证治分型及风药在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喉源性咳嗽为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喉痒干咳、不痒不咳为主要特点。吴拥军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风邪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这与风邪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易袭阳位等性质密不可分,提出"风邪犯肺"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临证施治以"疏风宣肺"为基本治则,治疗上运用风药,自拟"疏风散邪止咳方",临证灵活加减虫类药、活血药、滋阴药、收敛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文娟  曹式丽 《河南中医》2014,(7):1241-1242
曹式丽教授认为风邪是慢性肾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常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常用方法有:散风解表法、祛风清热法、疏风祛湿法、熄风和络法等。  相似文献   

14.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 angina,VSA)发作时疼痛部位不固定,或者表现为牙痛、头痛、腹痛等,疼痛时发时止,病位不固定,与风邪"善行"特点相符;VSA发病急骤,轻重不一,变化无常,与风邪"数变"特点相符。善行数变是风邪致病的特点,风邪外侵是VSA重要的病因。风邪包括外风、内风,VSA的发病病机为正虚邪中,由脏腑虚弱,风邪内侵而致,常因感受风寒邪气或在季节更替时诱发或加重,可见,外风是VSA的重要致病因素。内风与VSA也密切相关,肝为风木之脏,肝病则风从内生,肝风内动,风邪乘于心,心脉痉挛,卒发VSA。基于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治疗本病应重视运用风药,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解痉功能的一类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祛风药均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末梢循环、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是治疗VSA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概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因为风邪外袭、引动伏痰,临床应用风药治疗此病,疗效颇显。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结合临床,总结出风药治疗AECOPD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燥湿升清、引经报使、补肾化浊、息风止痉等作用,为风药治疗AECOP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痤疮的病因与风、寒、湿、热诸邪和脂液排泄不畅有关 ,其病机为邪气郁滞 ,气血不畅。中医认为风为阳邪 ,易伤人体阳部。痤疮不仅病因与风邪有关 ,而且病变的部位也与风邪致病的病位特点相吻合 ,因此 ,我们认为痤疮应属风病的范畴。风药是指具有祛散风邪或平熄内风之功效的药物。本文所论之风药是指前一种 ,常用于痤疮治疗的主要有荆芥、防风、白芷、薄荷、蝉衣、浮萍、金银花、连翘等 ,这些药大多归肺经 ,且质轻、味薄、气清 ,善走皮部 ,具有良好的宣散外邪等作用。风药不仅长于宣散在表、在上之风…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风是以由风邪等侵犯肾脏而致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表现为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或伴夜尿多、恶心呕吐、腰痛、头痛头晕等症状的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 1.肺肾气虚证:面浮肢肿,面色萎黄,少气无力,易感冒,腰脊背酸痛,舌淡苔白润,边尖有齿印,脉细弱。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属邪实与本虚,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其主要病理因素包括风邪、痰浊、气滞、瘀血;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临床上以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较为多见.风药是一类历史悠久、作用广泛的药物,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有多种应用,临证运用风药之际,风邪伏肺,以风药散之;痰湿蕴肺,以风药除之;肝郁气...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慢性肾风"范畴,从"风-络脉-玄府"层面论述慢性肾风的中医"因、机、证、治"。风扰肾络是本病发病的首要因素,湿热瘀毒、痹阻肾络是本病重要的病理演变,肾络痹阻、玄府开阖失司乃本病的病机本质;治疗强调病、证、症三辨相合,倡导"肾风从风论治"的治疗大法,临床当酌用风药,以辛通玄,祛邪通络,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复杂,虚、风、湿、瘀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发病初始的重要病因是风邪,总体以肾虚为本,湿浊、血瘀为标,本虚标实,导致慢性肾炎的发生。治疗中应补肾、祛风、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相结合,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