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十分重要,而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并对神经细胞发挥了损伤与保护双重作用.小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作用的复杂性,使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从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被激活参与炎症反应,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自身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重作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脑缺血后进行短暂肢体缺血提高脑缺血耐受模型,确定肢体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时程的影响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作用,探讨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复制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第1批实验将小鼠分为9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时间分别0.5 h、1 h、1.5 h、2 h组),脑缺血/再灌注+短暂肢体缺血(LIPostC)组(0.5 h+LIPostC、1 h+LIPostC、1.5 h+LIPostC、2 h+LIPostC组)。分别观察小鼠运动行为变化;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第2批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LIPostC组和MCAO+LIPostC+quercetin组(缺血时间为2 h)。术后24 h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皮质中HSP70蛋白表达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脑缺血时程影响小鼠运动行为和脑损伤程度,随脑缺血时间延长,小鼠的脑再灌注损伤程度加重,其行为缺陷和脑病理变化明显;缺血2 h组脑损伤程度比缺血1.5 h组和缺血1 h组严重(P0.05)。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施加LIPostC显示不同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LIPostC各组与相对应的I/R组比较,其脑再灌注损伤程度呈现不同程度减轻,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皮质损伤减轻,TUNEL阳性凋亡细胞数目减少。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较重,但LIPostC仍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以2 h脑缺血小鼠为模型进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LIPostC可提高缺血脑组织HSP70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功能,HSP70抑制剂quercetin可削弱LIPostC的这种脑保护作用。结论:LIPostC可抑制MCAO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缺血脑区HSP70表达和改善神经功能。HSP70在LIPostC提高MCAO小鼠的脑缺血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脑屏障(blood-biain barrier,BBB)是存在于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一个复杂的细胞系统,能控制血、脑两侧的物质转运,从而保证中枢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脑屏障受损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为深入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BB的物质转运运机制等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有关研究报道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果糖二磷酸钠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 血模型,于脑缺血10min后从股静脉给药。观测大鼠脑缺血1h再灌注2h,5h和23h的神经病学评分及再灌注23h时脑梗塞面积,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其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400mg/kg果糖二磷酸钠镁可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免疫等实验技术,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三个层次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的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后6h、9h组大鼠垂体重量明显减轻;其下丘脑和垂体激素分泌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缩小;脑缺血后血浆CRH、ACTH和CORT浓度呈一致性先短暂升高后持续下降,T细胞增殖能力、T细胞克隆形成率和IL-2活性明显下降,且上述改变缺血9h组重于6h组。当脑缺血恢复再灌注时,缺血3h再灌注组比缺血6h再灌注组恢复快。以上结果表明:①脑缺血再灌注时,HPAT轴先出现一短暂的激活过程,继而很快转入抑制状态;②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免疫功能受抑制;③缺血后恢复再灌注早,HPAT轴受损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精制清开灵干预MCAO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工艺改进后的精制清开灵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 方法:选取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病理学指标判断不同治疗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拮抗作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组织海马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含量的变化。 结果:精制清开灵减轻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核磁共振表现为病灶周边区RA值,FA值明显高于模型组,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表达多于模型组。 结论:精制清开灵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在有效时间窗内给予该药物的干预可能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与BDNF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探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应用荧光素钠 (分子量 3 86 ,Fl Na)和 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 FD4,分子量 40 0 0 )为荧光示踪剂 ,以单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及同侧颈静脉插管并连接二管造成颈总动脉向颈静脉的引流 ,同时用动脉夹夹闭对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模型。缺血 1h后松开动脉夹并中断引流造成再灌注模型。测量脑组织荧光强度反映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单纯的脑缺血即可引起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强 ,再灌注后对小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而对较大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结论 :即使是在再灌注损伤最严重时 ,脑微血管对较大分子量的物质通透仍不明显 ,说明血 -脑屏障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微血管壁侵入脑组织 ,但一旦进入脑组织 ,将滞留于脑组织中不易清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巯丙磺钠 (Na 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复制大鼠 4 动脉阻断模型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 ,以及Na DMPS脑室内给药 (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 2 0min ,再灌注 60min ,可造成脑水份 ,钙含量明显增加 ,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 2 0minicvNa DMPS 90 0 μg·kg 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 ,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Na 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崔海彬  张倩 《解剖科学进展》2021,27(3):277-279,283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的影响及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天麻素组,每组8只.各组于再灌注72h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HE染色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湿干重检测脑组织含水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炎症相关指标IL-1β、NF-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微血管的变化,探讨丁苯酞对其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单宁酸-氯化铁媒染法显示大脑皮质微血管,Mivnt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面积密度(MVA);十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皮质微血管绝大部分闭合或僵直,MVD和MVA显著下降,脑含水量明显升高,电镜观察微血管腔狭窄,内皮细胞核固缩。丁苯酞组微血管形态好转,MVD和MVA升高,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均减轻。结论:丁苯酞可改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形态,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的免疫损伤及复方水蛭合剂对其影响。检测Wistar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的脑匀浆、血清补体C3、C4和NO含量及其病理改变。结果显示模型组脑匀浆、血清补体C3、C4和NO含量较正常组高 (P <0 0 1,0 0 0 1) ,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药物组脑匀浆、血清补体C3、C4和NO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0 0 5 ) ,病理损伤比模型组轻。认为复方水蛭合剂可降低脑缺血 再灌注大鼠补体C3、C4和NO含量 ,有抗脑缺血 再灌注免疫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其作用,为治疗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行为相结合的方法,观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质内 COX-2 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 COX-2 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再灌注6 h后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并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再灌注24 h后达高峰;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治疗组 COX-2 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 COX-2 的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多,是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素之一,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加参附注射液(8 mg/kg)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24 h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并取脑,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参附注射液对Nrf2、HO-1、NQO1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尼氏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增加核内Nrf2蛋白的表达(P0.05),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围脑组织中HO-1、NQO-1的表达量(P0.05),明显减少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受损神经元的个数,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评分(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通过上调Nrf2信号通路从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氟碳人造血对完全性脑损害的复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脑完全性脑缺血实验犬模型中观察氟碳人造血液对缺血性脑损害的复苏效应。脑再灌流后即应用氟碳血,可促进瞳孔对光反射的恢复,对脑电波的恢复有改变;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组Ⅱ、Ⅲ)脑组织损害较对照组(组Ⅰ)较微;而且脑皮层组织中SOD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氟碳血可减轻脑缺血后再灌流的继发性损害。但本实验中氟碳血复合低温疗法未见其协同效应。与Ⅰ组相比P<0.01讨论脑缺血损害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除脑缺血缺氧的直接作用外,还与脑在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后的继发性损害有关,亦即再灌注损害。脑组织在缺血后再灌注中可出现“无再通现象”,或延迟性低灌注现象,导致脑组织血供障碍的持续存在;粒细胞及其它血液有形成份在缺血毛细血管内聚集、附着,加重脑微循环障碍,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衍生物,对脑细胞的脂质成份产生过氧化作用;此外,再灌注期间因血液有形成份的激活,可产生多种水解酶,血栓素,白细胞介素等多种有害物质,并激发血小板聚集,加重脑缺血损害,因此,如能中断上述有害环节,则望有助于减轻脑再灌注损害。从本文结果来看,氟碳血对缺血性脑损害具有一定的复苏效应,主要表现在:1.形态学改变:脑细胞中,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对缺氧最为敏感,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牛磺酸联合安定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牛磺酸治疗组(200mg·kg-1)、安定治疗组(10mg·kg-1)、联合治疗组(牛磺酸100mg·kg-1+安定5mg·kg-1),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h后拔出栓线形成再灌注,再灌注时各组分别给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2h后各组重复注射1次。另分批实验同样5组动物,每组16只,分别于再灌注后10h给药,12h后重复治疗1次。各组中12只动物同先前5组于再灌注后48h观测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以及脑含水量测定。每组中余下4只大鼠,2周后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缺血后2h、12h联合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少脑含水量、缩小脑梗死体积,同时能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P0.01或P0.05),且其保护作用优于牛磺酸或安定单用组。结论:缺血性脑损害所致急、慢性损伤时牛磺酸联合安定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微管相关蛋白(MAP-2)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亚低温组、常温组、假手术对照组,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取材前应用神经功能等级评分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行为功能的恢复,连续切片作MAP-2的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亚低温组于4d、6d、8d神经功能评分减低与常温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温组缺血侧海马齿状回再灌注12h MAP-2的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减低(P<0.01),4d时逐渐增强,8d达高峰,14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亚低温组MAP-2各时间点(1d~6d)其光密度值较常温组明显增强(P<0.05);亚低温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较常温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减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MAP-2表达减弱,后持续上升.缺血早期应用亚低温可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其机理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中MA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P600125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另取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全脑缺血再灌注组和SP600125干预组.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24、48 h,电镜和光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磷酸化JNK表达;八臂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明显,神经元细胞存活密度降低;磷酸化JNK表达增高;学习记忆功能降低.与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高血压全脑缺血再灌注组中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加重,神经元细胞存活密度降低;磷酸化JNK表达进一步增高;学习记忆功能降低.与高血压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P600125干预组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损伤减轻;神经元细胞存活密度提高;磷酸化JNK表达进一步降低;学习记忆功能提高.结论:SP600125通过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的丢失,改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大鼠全脑缺血及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塞路通注射液对大鼠全脑及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的影响,评价其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颈总动脉引流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和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阳性对照组(金钠多注射液,8.17mg.kg-1)、西药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注射液,0.3mg.kg-1)和塞路通注射液高(40mg.kg-1)、中(20mg.kg-1)、低(10mg.kg-1)剂量组。均于动物脑缺血后再灌注前按不同的剂量从静脉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顶叶皮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阻塞32只大鼠大脑中动脉15min作为预处理,3天后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缺血再灌注组32只。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TTC染色显示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缺血侧的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脑顶叶皮层缺血周围组织bF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阳性细胞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为主。结论预先给予短暂性脑缺血预处理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bFGF过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组织供血不足,恢复血流灌注后引发缺血组织活性氧(ROS)积累导致的进一步损伤。这一过程引发固有免疫应答并导致炎症级联反应。随着近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被发现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损伤过程。而NLRP3炎症小体具有错综复杂的基础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结构、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功能及基于NLRP3炎症小体衍生的潜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