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讨性激光水平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相关性以及补益肝肾法对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NST、∑ST、STmax、NT等指标的影响。选择60例色经后妇女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中药组)、B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益肝肾法,疗程6周。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分别于1、2、4、6周末抽血检测E2及心电图;1、6周末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1)A、B2组E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组治疗后1周时E2水平逐渐上升,治疗6周时E2显著上升(P<0.01),B组治疗前后E2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6周时,A组E2水平上升,而心绞痛疗效也随之提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05,P<0.01),而B组E2没有显著变化,心绞痛疗效则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妇女CHD发病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变化与中医的肾虚有关,运用补益肝肾法治疗益于绝经后妇女CHD的心血管保护,是防治绝经后妇女CHD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蛋白尿CKD12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中药的影响。方法:6个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24例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的患者,分为试验组168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予中药免煎颗粒每日1袋,对照组予氯沙坦50 mg/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变化。结果:最终有212例患者完成试验。所有患者TC、TG、LDL水平在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在3个兼证中,兼瘀血的患者血脂水平最高,尤其是LDL(P<0.05)。两组患者的TC、TG水平在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DL水平在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LD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肾炎蛋白尿CKD12期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中药的影响。方法:6个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24例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的患者,分为试验组168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予中药免煎颗粒每日1袋,对照组予氯沙坦50 mg/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变化。结果:最终有212例患者完成试验。所有患者TC、TG、LDL水平在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在3个兼证中,兼瘀血的患者血脂水平最高,尤其是LDL(P<0.05)。两组患者的TC、TG水平在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DL水平在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LD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肾炎蛋白尿CKD12期患者TC、TG、LDL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其证型分布特点与高血脂类似。中药在治疗蛋白尿的同时能降低LDL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癸方联合芬吗通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西药组(芬吗通)(n=85)、中药组(益癸方)(n=61)、中西药组(同时服用芬吗通和益癸方)(n=80)。比较分析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及FSH、LH、E_2、TC、TG、HDL、LDL、ALT、AST水平。结果:初诊时3组患者Kupperman评分,FSH、LH、E_2、血脂水平、肝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FSH、LH、LDL水平及Kupperman评分显著下降,E_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患者肝酶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比较,Kupperman评分及FSH水平下降更为显著,且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中药益癸方、西药芬吗通及两者的联合治疗均可改善围绝经期症状,降低FSH、LDL水平,且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而益癸方联合芬吗通的治疗方案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药补肾法对绝经妇女血脂及性激素的影响 ,选择自然停经者 6 0例 ,其中 30例用补肾法 ,另 30例用安慰剂法 ,疗程为 30天。治疗前后均检测雌二醇 (E2 ) ,孕酮 (P) ,睾酮 (T)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中药组E2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T水平无明显变化 ,TC ,TG及LDL C下降 ,HDL C升高 ,安慰剂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补肾法能改善绝经妇女血脂代谢和提高其性激素水平 ,从而发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地黄丸)对去卵巢高血脂雌鼠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摘除卵巢、给予高脂饲料复制去卵巢高血脂模型,地黄丸组给予六味地黄丸,每鼠每日喂约相当于2.4g 地黄丸:雌二醇组每次给予苯甲酸雌二醇约0.2 mg,3天1次,共12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共6周。观察用药后血清雌二醇(E_2)、一氧化氮(NO)、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地黄丸组与对照组比较,E_2水平升高54.48%(P<0.01);NO 水平明显升高113.6%,且两组 E_2与 NO 有显著相关性(r=0.613,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 E_2水平明显升高,约上升252.99%,NO 水平明显升高120%(P<0.01)。雌二醇组 NO 水平与地黄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地黄丸组血脂与对照组比较:TC、TG下降,HDL-C 升高;雌二醇组与时照组比较:TC 下降,TG、HDL-C 升高。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并在整体水平、病理条件下升高 NO 水平,为其在绝经女性心血管防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结合雌激素和小剂量血脂康对绝经后妇女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合雌激素和小剂量血脂康对绝经后妇女血脂的影响。方法 :把 44例绝经 1年以上的高脂血症妇女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2例 ,A组每日口服倍美力 0 .6 2 5 m g。 B组每晚口服血脂康 2粒。于治疗前、治疗 3个月、治疗 6个月末测定血脂。结果 :A组治疗 3个月、 6个月 TC,TG,L DL 分别下降 1.6 %、 4.5 %、 18.1%和 5 .4%、 3.4%、 2 0 .0 % ,HDL分别升高 17.3%、 2 3.1% ;TC,TG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L DL,HDL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B组治疗 3个月、 6个月 TC,TG,LDL 分别下降 10 .9%、 18.4%、 17.0 %和 18.9%、 2 7.4%、 2 4.3% ,HDL 分别升高 12 .5 %、 14 .3% ,四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结论 :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具有一定的调脂作用 ,血脂康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补益肝肾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丽艳 《陕西中医》2007,28(2):159-160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女贞子、旱莲草、黄芩、夏枯草、丹参、枸杞、黄芪等配合卡托普利治疗3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单纯应用同等剂量卡托普利组(对照组)的30例高血压病患者相对照,观察两组降压疗效与随访6个月的血压复升率。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与对照组相似,但随访6个月的血压复升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补益肝肾类中药与卡托普利合用降压疗效显著,并能长期稳定血压,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人参对老年冠心病肾虚患者性激素双向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瑞香  金明华 《中医杂志》1997,38(11):672-674
本研究观察了丽参注射液治疗前后62例老年冠心病肾虚患者血雌二醇(E_2)、睾酮(T)及E_2/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男性肾虚两组血T降低(P<0.05),肾阳虚组血E显著降低和肾阴虚组E_2、E_2/T显著升高(P<0.01);女性肾阳虚组E_2、E_2/T明显降低,肾阴虚组则明显升高(P<0.01),T有降低趋势;男女肾虚各组E_2、E_2/T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随着肾虚症状改善,男女肾阳虚组E_2、E_2/T明显回升,肾阴虚组明显下降(P<0.05~0.01),各组T均有回升,男性患者升高显著(P<0.01),各指标均接近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首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3例和西药组73例。中药组服用首参颗粒,西药组口服普法他汀片,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血脂及CRP、IL-6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TG、TC/HDL-C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P<0.05或P<0.01),HDL-C值上升明显(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CRP、IL-6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参颗粒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CRP、IL-6水平进而有效干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0.
40例绝经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雌二醇(E_2)平均浓度42.4pg/ml,显著低于正常绝经对照组(51.8pg/ml),P<0.02;血浆睾酮(T)平均浓度29.3ng/dl,也低于对照组(34.4ng/dl),P<0.05;血浆孕酮(P)平均浓度0.97ng/ml,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伴心血管并发症者(10例)与无明显并发症者(30例)相比 E_2较低,分别为38.4和44.6pg/ml,P<0.05。28例糖尿病患者加用以补肾为主的中药治疗三个月后,肾虚证明显好转,空腹血糖(FBS)平均由237降至164mg/dl,P<0.01;E_2下降,P<0.01;但雌酮、T、P 上升,P 均>0.05。  相似文献   

11.
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朝荣  连方 《中医杂志》2006,47(3):202-204
目的:研究运用疏肝解郁、益肾宁神的原则治疗女性抑郁症后,性激素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按年龄、病情等因素运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60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妇人解郁方治疗组30例和帕罗西汀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HAMD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抑郁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及HAMD4因子具有相关性,经疏肝益肾法治疗后,患者血清E2显著升高(P〈0.01),PRL显著下降(P〈0.01)。治疗效果与帕罗西汀相当,但减轻了帕罗西汀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论: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疏肝益肾法可以调节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对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38例在使用传统的补肾健脾,调理冲任基本治则同时,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25例则用维生素C、维生素E加叶酸治疗。结果:经3~6个月后复查,中药组38例中31例转阴,对照组25例中17例转阴(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中药对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有较好的转阴作用。结论:提示瘀血阻滞胞脉也可能为中医坠胎、小产、滑胎的病因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59-462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口服滋阴补肾方汤剂,对照组口服更年安片,治疗2疗程(28 d)。主要观察患者的症状疗效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症状疗效,治疗组滋阴补肾方总有效率95.90%;对照组更年安片总有效率89.60%,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滋阴补肾方疗效优于更年安片(P0.05)。(2)性激素水平,治疗组治疗后E_2显著上升(P0.05),FSH和LH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E_2显著上升(P0.05),FSH显著下降(P0.05),LH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PRL、P、T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_2水平上升和FSH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滋阴补肾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E_2水平和降低FSH、LH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女性冠心病患者绝经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女性冠心病患者 73例 ,分绝经前及绝经后组 ,然后分别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的 TC,TG,LDL -C均高于对照组 ,HDL -C,HDL -C/TC则低于对照组 ;冠心病绝经后组的 TC,L DL -C显著高于绝经前组 ,HDL -C/TC低于绝经前组。结论 :女性冠心病患者绝经后 TC,L DL-C增高 ,HDL-C/TC则较绝经前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绝经后妇女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不同作用,将右归饮,四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分别治疗肾虚,脾虚,血瘀证型的绝经后妇女各15例,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右归饮对肾虚证绝经后妇女的雌二醇和睾酮有明显调节作用(P<0.01),使IL-2水平提高(P<0.01),四君子汤使脾虚证绝经后妇女的IL-2水平显著提高(P<0.001),淋巴细胞转化率及中性细胞吞噬率提高(P<0.05),而对性激素作用不明显,桃红四物汤对IL-2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提高作用(P<0.05),对性激素和中性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不大。由此可见,健脾法对脾虚证绝经后妇女的免疫功能具明显而全面的提高作用。补肾法对肾虚证绝经后妇女的性激素具明显的调节作用,活血法则对血瘀证经后妇女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健脾补肾中药对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桂权  刘洲 《中医杂志》1999,40(1):27-28
以健脾补肾中药为主治疗40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并观察病者常见感染症并发次数和白细胞介素-2(IL-2)、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组治疗6个月期间,人均感染次数为1.7次,对照组为4.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药组治疗6个月后,IL-2、T3、T4、T4/T8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提示健脾补肾中药对慢  相似文献   

17.
丘瑞香  贺敬波 《中医杂志》1998,39(5):281-282
为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组。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8.
陈建鸿  杜建 《中医杂志》1998,39(2):108-109
对100例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两种相拮抗的血管收缩舒张活性肽进行临床检测,结果与对照组(30例正常人)比较,冠心病偏实组及偏虚组ET增高(P<0.01和P0.05)。冠心病中医证型中,偏实组各型间,心血瘀阻较痰浊壅塞ET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阴寒凝滞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痰浊壅塞较阴寒凝滞亦无显著性差异(P>O.OS);CGRP各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偏虚组各型间,ET和CGRP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针刺加TDP对绝经后肝肾亏虚证患者雌激素及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加TDP治疗绝经后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56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穴取肾俞、命门、关元为主,每日1次;西药组口服乙炔雌二醇戊醚(维尼安)每月2次,谷维素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雌激素、骨密度及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4.6%优于西药组的75.0%(P<0.01);在升高骨密度、减少子宫内膜厚度方面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P<0.01);在降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升高雌二醇(E_2)水平方面西药组优于针刺组(均P<0.01).结论:针刺加TDP治疗绝经后肝肾亏虚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升高骨密度,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对雌激素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