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从1977年10月至1979年4月用中药大果榆口服治疗一些消化道出血病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30例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令最小5岁,最大70岁,青壮年居多,20-50岁者23例。出血原因:(25例均经钡餐或纤维胃镜或直肠镜检查而获确诊)其中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3例,复合性溃疡2例,急性出血性胃炎2例,胃癌1例,直肠粘膜溃疡1例,原因不明之上消化道出血5例。出血次数:最少1次,最多12  相似文献   

2.
神经官能性头痛于临床较为多见,笔者自1959年至1986年10月用5%奴佛卡因穴位封闭治疗本病168例,总有效率达96%,现报道如下。冶疗结果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系神经科已确诊为神经官能  相似文献   

3.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泻下如水样便为主证的病证,慢性泄泻指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而末愈者,本文观察之病例:系自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运用《伤寒论》法辨治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志  刘敏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3):215-215
1 临床资料 54例习惯性便秘患者皆来自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门诊病例.男26例,女28例;1~3年17例,3~6年29例,6年以上者8例.本组病例皆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如消化道疾病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原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探讨高原消化道出血与高原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表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7年9月在藏北某院与拉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逐一登记,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找出相关关系。结果:在藏北某院内科住院的3100例病人中共检出消化道出血病例208例,消化道出血占该院内科住院人数的6.7%。消化道出血者中以高原久居人群为多,占6L5%(128/208);移居人群占38.5%(80/208)。久居人群以藏族为主,移居人群以急进高原的汉族人群为主,一般起病突然,无明显诱因。而同时期在拉萨某医院住院的内科病人共计3200例,从中检出消化道出血病例20例,发病率为0.63%,发病人群以移居汉族为主。结论:高原消化道出血多为高原急性胃肠粘膜损伤,其发病与海拔高度、气候气压、饮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消化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白塞病为胃肠道白塞病,临床上并非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为数不多。笔者用中药治愈2例,随访了3~13年未复发,今报告如下: 例1.郑某某,女性,17岁,工人,于1988年11月10日第1次入院。近1年多来常有低烧,反复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大阴唇溃疡,皮肤有毛囊炎样皮炎发生,注射针眼处,有类似毛囊炎病变,近1月来出现全腹性的疼痛,以右下腹为重,伴有腹胀、腹痛、腹泻、黑色大便、食欲差、腰酸无力、失眠做梦。因高烧(39℃)、咽喉疼痛2天而求医。检查:扁桃体I°肿大,其上有白色溃疡面,舌边与腮夹各有溃疡1个,  相似文献   

7.
蒙药壮西普立塔拉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1983年10月至1985年11月用蒙药“壮西普立塔拉”为主结合其它蒙药对10例食道癌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0例病人中3例病人为Ⅱ期食管癌,X线显示粘膜破坏、充盈缺损、病变长度为3—5厘米,7例病人为Ⅲ期以上,病变部位5厘  相似文献   

8.
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以口眼干燥、乏力、低热以及鼻、硬腭、气管、支气管、消化道粘膜、阴道粘膜的外分泌腺体分泌减少,而出现相应症状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对本病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对此,笔者于2004年9月~2008年4月,用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此病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从1980年至1986年用自拟花粉消(?)汤配合外治法治疗81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年龄最小29岁,最大52岁,32~44岁占86%;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所有病例均经妇科和B超检查,其中38例作活检,均确诊无误,本组都是门诊病例。病种:子宫体壁肌肌瘤5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4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6年10月在一般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及自拟赤黄合剂治疗淤积性肝炎3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对例均为住院患者,且均符合1990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7例,女14例;最大者72岁,最小者15岁,平均年龄35.5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纳差、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皮肤粘膜均明显黄染,血清胆红素均>171.10μmol/L,(172.2~356.8μmol/L),平均256.8μmol/L。谷丙转氨酶(正常<25μ/L)2例正常,29例介于150~580μ/L。31例…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大黄白及粉治疗呕血、便血证(上消化道出血)20例,疗效满意。并与20例西药治疗病例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文病例为本院1986年10月至1988年5月末住院的呕血、便血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大黄白及粉组,B组为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2 8~ 4 5岁 ,病程半年至 3年 ;全部患者咽部检查均可见 :咽部粘膜增厚 ,弥蔓性慢性充血 ,色深红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肿胀 ,呈点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7例同时可见双侧咽侧索呈慢性充血肥厚。全部病例治疗前血常规检查均正常。疗效标准 :全部病例经 1~ 2个疗程治疗痊愈。 (自觉症状消失 ,局部粘膜慢性充血消退 ,增生充血淋巴滤泡消失。咽粘膜变光滑、湿润。随访半年至 1年均无复发。)治疗方法 :中药煎剂基本方 :天花粉、麦冬、半夏、海石、牡蛎各 1 5g,元参、生地、香附各 1 2 g,石斛 2 g,甘草 6g,淅贝、射…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68例,其中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剂,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2002年《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将168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中男55例,女27例:年龄<6个月54例,6个月~1岁23例,1~2岁5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28例;<6个月60例,6个月~1岁22例,1~2岁4例。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返流病(GERD)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中由于酸(碱)返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引起返流性食管炎(RE)而就诊者尤为多见。RE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笔者于2005年12月-2007年10月采用辨证治疗返流性食管炎40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自1993年10月~1995年10月用立止血(瑞士素高大药厂生产)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现将资料完整的156例分析如下,仅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本组共156例,男性99例,女性57例,年龄16~71岁,平均43.5岁。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102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6例,球后溃疡6例,胃溃疡28例,残胃吻合口溃疡2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2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1例;胃癌24例;慢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贲门粘膜撕裂出血1例。均由胃镜检查或手术所证实。出血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4年1月至1985年10月,用丹参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多有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史,伴嗳气,反酸症状而入院,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15例,12指肠球部溃疡40例,胃及12指肠复合性溃疡5例,疗程后再行纤维胃镜检查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肠道畸形心脏直视术后伴发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例先心病合并肠畸形并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后精心医护,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先心病患儿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快明确病因,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给予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用壮肾龙药物腰带(简称壮肾药带)治疗肾虚带下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选择门诊和住院肾虚带下患者83例,年龄23~45岁,平均30.4岁,均已  相似文献   

19.
涌泉穴贴敷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溃疡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多见于高热后的婴幼儿。因溃疡疼痛患儿常有流涎、拒食、哭闹等。近几年来我们用涌泉穴贴敷溃疡糊剂的方法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缩短了疗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1989年11月至1994年11月门诊患儿,其中男56例,女44例,均为6岁以内。发病部位:唇龈粘膜8例,颊粘膜11例,舌背12例,上腭和咽部15例,全口54例。 [治疗方法]吴茱萸粉2g。陈醋2ml,蜂蜜  相似文献   

20.
四金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四金利胆排石汤”加减治疗胆石症20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B超结合症状、体征确诊。本组20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3例;病程3天至5年;年龄在18~76岁之间。临床表现:上腹部或右上腹不同程度胀痛者168例,口苦恶心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