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醋酸加碘染色肉眼观察法(VIA-VILI)筛查宫颈癌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例自愿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VIA-VILI方法筛查宫颈癌,并应用病理诊断对筛查结果进行确认,分析可能影响VIA-VILI方法筛查结果的因素。结果:有经验医师对VIA-VILI方法的筛查结果产生有利影响(β<0,OR<1,P<0.05);近3年未参加筛查及患有宫颈炎症对筛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β>0,OR>1,P<0.05);而妊娠次数、分娩方式、生产次数、醋酸作用时间及是否放置IUD等因素对筛查结果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VIA-VILI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时,对患有宫颈炎症的妇女要注意减少漏诊,注意降低假阳性率;加强对医师的技术培训;鼓励妇女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而对于绝经后妇女则不推荐使用VIA-VILI方法筛查宫颈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体检女性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早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0—12月,采用统一设计的自制调查问卷对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8岁以上的700名体检女性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人群的宫颈癌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4.2%。其中98.9%的受检者知道宫颈癌,但对于宫颈癌的“常见症状”“主要病因”及“高危因素”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9.6%、32.3%和26.7%。认知度与年龄、户籍所在地、月收入、文化程度、职业及宫颈癌筛查状况有关。67.7%的体检者不知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末次筛查的时间〈1年的占27%,1.2年的占28.4%,3~5年的占6.0%,〉5年的占3.4%,从未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占35.2%。结论贵阳地区体检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医院及相关部门应承担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宣传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构具有态度、主观行为准则等概念的"城市社区妇女接受宫颈癌筛查行为意向整合模型",探讨影响城市社区妇女接受宫颈癌筛查(宫颈涂片检查)行为的因素。方法用结构式问卷调查1591名上海某社区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意向。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测量模型,再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最大似然法(ML)估计参数,通过评价修正来确定最佳结构模型。结果社区妇女既往参加过宫颈癌筛查的占42.1%,其中三年内参加过宫颈癌筛查的占56.7%。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正向影响参加筛查行为意向的因素包括对象个体主观行为准则、对家庭社会责任的感知、对筛查促进因素的感知、参与筛查的自我效能和对宫颈涂片的态度。宫颈癌相关知识对行为意向无影响。对象对行为改变障碍的感知对参与筛查行为意向的作用是负向的。结论要提高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的覆盖率,不能仅提供免费筛查服务和健康知识的培训,还需要构建筛查环境,包括家属的动员,社区妇女较易接受的女性筛查医师的配备、医师检查技能的提高等,同时筛查对象本身信念层面对筛查必要性的感知和改变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医院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目标,对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做好宫颈癌的筛查工作是卫生部强调的重点项目.网络阴道镜技术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患者的宫颈癌筛查结果上传于宫颈癌筛查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不仅可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势互补,更可以避免患者的重复检查,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妇产科》( Obstetrics &Gynecology)杂志2016年月刊发布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制定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南中强调了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推荐中的改变,包括讨论了单一使用HPV测试筛查的角色,HPV疫苗的药效更新,以及修改了HIV阳性女性的癌症筛查指南。  相似文献   

6.
门诊值班室来了一位产后妈妈,说自己目前还在哺乳期,想做宫颈癌筛查.那么,哺乳期适合做宫颈癌筛查吗?妊娠期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哺乳期是可以做宫颈癌筛查的.宫颈癌筛查主要是指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和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一般不会影响宝宝吃奶.最好在月经干净3天以后去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前后对大兴区农村地区30~59岁妇女的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制订相应防治策略。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及按固定样本量分配样本数量选取研究对象,分别在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启动的前一年(2008年)和启动年(2009年)对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进行横断面一对一方式的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启动后,大兴区妇女宫颈癌总体知晓率显著提高,被调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有显著提高,答对5题以上的妇女比例从启动前的37.3%提高到51.0%(χ^2=62.06,P〈0.001);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亦显示宫颈癌筛查有利于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OR=1.853,95%CI:1.590~2.159)。此外,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有否5年内筛查史是影响妇女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且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等级越高,知晓率越高(DR值分别为1.766和2.580及OR值分别为1.350和1.676)。结论通过北京市免费筛查宫颈癌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实能够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尤其是对于以往没有参加过筛查的群体,可以提高她们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5月10日.安徽医院协会县(市)医院分套在桐城市人民医院正式成立.全省县(市)医院管理学会的成立表明我省县市医院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虹口区某社区女性宫颈癌筛查现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虹口区某社区本市户籍女性为研究人群,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表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社区女性近3年宫颈癌平均筛查率为52.64%,筛查率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经济收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社区宫颈癌筛查率较低,应首先在重点人群中广泛开展宫颈癌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主动参加筛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98例宫颈有病变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阴道镜下检查的798例宫颈有病变的患者767例行病理活检,其中CINⅠ24例,CINⅡ18例,CINⅢ19例,宫颈癌10例,急慢性宫颈炎706例。宫颈光滑者CIN占3.92%,宫颈轻度糜烂者CIN占6.12%。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64岁健康妇女宫颈癌患病状况。方法以2008至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20~64岁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每年进行1次宫颈癌筛查,确诊宫颈癌后上报。结果6年间共筛查2544936例,确诊宫颈癌159例,平均宫颈癌发病率6.25/10万。其中2009年宫颈癌发病率最高10.20/10万,与2010至2013年宫颈癌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9.60、5.54、11.36、6.88,均P<0.05)。2013年随机选取两组妇女,分别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巴氏涂片筛查宫颈癌,两组筛查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30,P>0.05)。结论加大宫颈癌防治力度可降低健康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或巴氏涂片法对宫颈肿瘤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有效地治疗宫颈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研究表明宫颈癌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并且在其发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因此临床上对宫颈癌进行早期筛查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癌,在其癌前病变时予以及时治疗,这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地途径。本文中笔者对所在医院近年来接收的病例作出分析归纳,形成统计数据,同时,结合当地宫颈癌发病报道的实例,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为当地妇科医生对宫颈癌的诊治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将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作为宫颈癌筛查工作质量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 092例北京市户籍新发宫颈癌患者(12-93岁)的临床病历资料(数据由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提供)以及从北京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获得的2008-2009年(宫颈癌第1个筛查周期)北京市所管辖18个区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28 704例适龄妇女(25-64岁)的病历资料(其中确诊为宫颈癌患者为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将2007-2010年北京市新发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与同期北京市宫颈癌筛查登记记录进行比对,追踪筛查中漏诊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宫颈癌发生率、病死率、筛查早期诊断率、检出率、参与率及晚期宫颈癌检出率等指标作为宫颈癌筛查工作评价指标的适用条件及可行性。结果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户籍新发宫颈癌患者中,有明确临床分期者为1 663例(79.49%,1 663/2 092),其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442例(26.58%,442/1 663)。北京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显示,2008-2009年间确诊为晚期宫颈癌的98例患者中,参加北京市宫颈癌筛查者为24例,其中,筛查时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筛查后4-20个月内确诊为晚期宫颈癌患者为5例,且主要集中在4个区县。按照目前北京宫颈癌筛查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筛查早期诊断率、癌前病变及癌检出率、筛查参与率),发生漏诊的4个区县的筛查效果排名位居18个区县前列。结论晚期宫颈癌发病数据与宫颈癌发生率、病死率、筛查早期诊断率、检出率、参与率等评价指标各有利弊,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较易获取,可作为评价开展宫颈癌筛查地区及岗位人员筛查工作质量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妇科宫颈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加回顾性方法调查2003年1月1日~12月31日间妇科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22.88%、例次感染率为23.99%;医院感染部位以泌尿道最多见,占52.3%,其次是阴道残端和盆腔,分别为24.6%和12.3%;合并糖尿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不同的手术医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城市女性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障碍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女性宫颈癌筛查的策略与建议。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3月随机抽取的重庆市内8家医院就诊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接受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1 965(98.9%)份,16.77%受访者不愿意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障碍前3位原因为"认为没有必要,相信自己没有问题"占44.44%,"不愿意或害怕妇科检查"占30.39%,"不知道筛查的意义"占10.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越不愿意接受筛查;无业、未生育和生产次数≥3者,没有听说过宫颈癌、不知道宫颈癌筛查目的者均不愿意接受筛查。结论缺乏健康意识为筛查接受障碍的主要原因,建议增强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传播及认知,重点在青年女性、低学历、无业及未生育者、不了解宫颈癌及筛查者。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宫颈癌前病变过程中可能出现蛋白分子水平的异常,如p16蛋白、L1壳蛋白等,这些蛋白分子可作为有效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完善宫颈癌筛查方式,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笔者拟对p16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旨在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发病率在全球女性肿瘤中居第3位。我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为13万例,占世界宫颈癌每年总新发病例的28%。超过95%宫颈癌是可通过筛查预防的。对于宫颈癌的预防,除了宫颈癌疫苗的接种外,仍需要采用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并确保筛查质量。国外宫颈癌筛查指南更新较快,但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全部适龄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制度,宫颈癌筛查方法仍处于多种筛查方法并存状态。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现状、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及群众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度,因地制宜,制定适当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宫颈疾病筛查项目在女性健康体检中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中宫颈癌筛查项目应用状况的分析,提高健康人群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方法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妇女共15553例次,年龄(38.0±8.6)岁,对其中行宫颈疾病筛查项目的情况及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妇科专项体检者11542例次,占妇女健康体检总数的74.21%,单一行液基超薄技术(TCT)检测项目者占妇科体检总数的13.55%,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为6.60%,TCT+HPV筛查宫颈疾病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TCT检测(X^2=15.87,P〈0.05)。结论健康体检中对妇女进行宫颈癌的筛查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在湖北省黄石市某医院的女性患者及黄石市各大高校有婚前性行为的未婚女性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及重视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通过对在湖北省黄石市某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及黄石市各大高校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知的有婚前性行为的5 800名未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干预组(n=2 900)和对照组(n=2 900),对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评估其效果。结果干预组研究对象对宫颈癌防治知识(是否知晓宫颈癌;是否知晓宫颈癌筛查可早期发现该病;是否知晓过早性行为致宫颈癌发病率增高;是否知晓多个性伴侣致宫颈癌发病率增高;是否知晓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有关;是否知晓要定期行宫颈检查)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研究对象宫颈癌筛查主动参与率为7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89.315,P0.05)。结论对有婚前性行为的未婚女性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宫颈癌筛查主动参与率,对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率,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情况及其特点,为威海地区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组织学检查的3022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细胞学检查共2921人,异常129人,细胞学异常率4.42%(129/2921)。直接活检101人。最后病理诊断宫颈癌20人,检出率86.01/10万。宫颈癌前病变45人,检出率193.55/10万。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35岁占50%,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差。浸润癌年龄主要分布在41-55岁,≤35岁的宫颈癌占26.67%,主要由直接活检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强。被诊断者基本为久居本地人群。结论:威海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应引起重视,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群众防癌知识的普及,26—55岁年龄段应是宫颈癌前病变防治的重点人群。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