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4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狭窄的患者(病例组),同期选取我院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术后未发生气管狭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中气管导管cuff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采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对照组48例采用舌垫加3M弹力胶布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插管期间气管插管移位、患者舒适度、患者口腔粘膜及舌头、面部损伤的情况、护士口腔护理及导管固定花费时间。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移位、患者口腔粘膜及舌头、面部损伤发生情况、护士口腔护理及导管固定花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固定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减轻患者口腔粘膜、舌头及唇面部损伤,降低气管插管移位,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大大节省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内通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操作及护理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并发症,有些少见并发症如气管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损伤后瘢痕狭窄、气管软化等所致的气管狭窄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出现气管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损伤后瘢痕狭窄等常出现人机不协调,呼吸困难、潮气量低,气道狭窄严重的吸痰时吸痰管插入困难.气管软化患者拔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后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烧伤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的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烧伤整形科重病区190例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成人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TBSA)、小儿烧伤面积>15%TBSA患者共1 047例,190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占全部入院烧伤整形科重病区患者的18.14%。从气管切开原因分类:单纯为建立机械通气气道需要而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16例(8.42%);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9例(10%);因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而进行的气管切开155例(81.57%)。从气管切开时机分类,预防性气管切开96例,延迟气管切开94例。96例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80例(83.33%);94例患者延迟气管切开,其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4例(46.80%)。此外,延迟气管切开患者中,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与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之间延迟气管切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的24~27 h。结论患者吸入性损伤程度仍然是影响气管切开时机选择的重要因素;烧伤合并头面颈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大约在伤后休克期第1个24 h,未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此类患者,应该加强对其进行呼吸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及非气管插管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自主恢复循环(ROSC)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纳入已发表关于气管插管及非气管插管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ROSC影响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对心脏骤停患者ROSC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6.
郭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49-350
目的 为气管插管患者探索安全、简单易行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 对文献资料报道的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方法进行分析、实践、比较、筛选.结果 冷冻胃管法配合向上牵拉气管法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的成功率.结论 冷冻胃管法和向上牵拉气管法联合应用于临床,能够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置胃管的成功率,两种方法取长补短,简单易行、安全,适合护...  相似文献   

7.
8例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美美 《中外医疗》2009,28(26):145-146
目的总结分析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气管切开189例,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8例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主要原因气管内、外套管阻塞。气管套管脱出、气道内大出血、气管套管扭曲等。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有效护理对策。结果防止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为危重患者抢救赢得时间,挽救生命、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而且要掌握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梗阻意外情况观察及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成像分析在气管狭窄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X线胸片示气管受压狭窄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3例。术前患者从舌骨上缘至颈7下缘行螺旋CT扫描。选择CT模拟支气管镜、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图像。测量气管受压狭窄段的长度;气管受压狭窄段末端距环状软骨的距离;气管受压狭窄最严重处的直径、横截面积;未受压处气管的直径、横截面积。按Cotton(1989)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的气管狭窄程度。气管狭窄程度Ⅰ级的患者,予常规诱导、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气管狭窄程度Ⅱ~Ⅲ级的患者,予芬太尼0.05mg、丙泊酚1~2mg·~(-1)镇静、镇痛,表面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术后带气管导管入ICU治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气管狭窄程度Ⅰ级10例,气管狭窄程度Ⅱ级3例。气管狭窄最严重处直径3.4~9.3mm,平均(6.5±1.3)mm;气管狭窄最严重处横截面积0.82~1.23cm~2,平均(1.03±0.8)cm~2;狭窄段长度2.8~6.0cm,平均(4.5±0.8)cm;气管狭窄段末端距环状软骨5.0~7.1cm,平均(6.1±0.5)cm。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麻醉诱导插管,且首次插管成功率为100%。术后,10例患者呼吸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3例患者入ICU治疗24~48h后拔除气管导管。1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麻醉前行螺旋CT气道重建成像分析,对指导气管受压狭窄患者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及提高该类患者麻醉的质量与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和延迟气管切开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08年8月—2012年12月收入ICU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早期(4d以内)气管切开组105例和晚期(10d以上)气管切开组75例。观察二组患者气管切开率及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的患者中95例(90.48%)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晚期气管切开组的患者中34例(45.33%)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二组气管切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27,P〈0.05),早期气管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晚期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21,P〉0.05)。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30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拟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症患者,除非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疗程能被准确的预测,应尽量避免早期(4d以内)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
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9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的套管、心理、吸痰、呼吸道湿化、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无创监测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9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入性烧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最佳时机和可行性,以提高吸入性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吸入性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行气管切开手术不同时机将患者分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和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5.12±2.21)h行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组在烧伤后(23.24±2.36)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氧分压、氧饱和度、相关生命指征、呼吸频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患者,有效70例,死亡2例。紧急气管切开组14例,死亡9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较紧急气管切开组死亡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吸入性烧伤中重度患者及早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在扁桃体挤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扁桃体挤切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9例)使用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在其导管前端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51例)使用石蜡油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在其导管前端均匀涂抹石蜡油。对比2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心率、血压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测定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相较气管插管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相较置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相较置管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气管插管时呛咳率以及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气管导管润滑剂在扁桃体挤切术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置管时间并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置管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与插管术在重症脑外伤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经临床诊断为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气管切开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8例,给予气管切开组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给予气管插管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带管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的情况。结果:气管切开组患者采用呼吸机平均时间为(9.4±2.5)d,气管插管组患者采用呼吸机平均时间为(13.6±3.5)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患者的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与气管插管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气管切开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例(28.5%),死亡率为4例(14.2%),气管插管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9例(32.1%),死亡率为5例(1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脑外伤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尽早的进行自主呼吸,有利于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在临床的抢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许多患者由于呼吸道阻塞、呼吸不畅,需要行气管切开术,而气管切开后加大了患者气管及肺部感染的机率,因而必须要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防止气管及肺内感染的发生。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收治的97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大大减少了肺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需第二次气管切开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9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后气道狭窄的占有比例为86.4%;发生气道环形狭窄的患者17例,发生气道肉芽增生后狭窄的患者7例,气道环形狭窄发生率为70.8%;狭窄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患者软骨的患者为20例,发生于其他气管环的患者4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的气道狭窄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84.2%,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为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气管环形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后15~30天内,肉芽组织增生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2~3月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管狭窄,其中多以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环状软骨的环形缩窄为主,这与经皮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部位不准确,伤及环状软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气管插管内镜辅助床边置入气管支架,治疗重度气管狭窄。方法4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患者,于床边应用气管插管内镜经121插入气管通过气管狭窄处,导入导丝,用气管支架置入定位器辅助气管支架置入法置入气管支架。结果4例气管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患者呼吸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气管插管内镜辅助,可于床边进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方便危重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7.
廖祥明 《当代医学》2016,(11):29-30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症患者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以其中进行直视气管插管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另外37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插管用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用时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因气管插管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视气管插管可有效提升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有效缩短插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过程。结果:18例均未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结论: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极其重要,基础护理、病房环境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呼吸道湿化和温化、气管套管的护理等几个环节的有效护理,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关键,也是提高原发病治愈率、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提高疗效,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5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的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的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力为0.2 MPa,疗时间为80 min,日治疗1次,疗过程中主要观察患者有无痰液溢出堵塞呼吸道和胃内容物反流进入气管引起窒息.结果:56例中,5例意识障碍者有41例意识转为清醒,4例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经系统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顺利拔除气管套管52例,能拔除气管套管4例.结论: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患者的早期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与护理,使气管切开患者顺利地拔除气管套管.  相似文献   

20.
龙德美 《吉林医学》2013,34(1):97-9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气管切口发生术后感染患者共20例,对2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无菌吸痰管对气管深处痰液进行抽吸,定期做细菌培养,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本组20例气管切开术后感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痰液增多、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等表现,细菌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共9例,绿脓杆菌感染7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4例。结论:气管切开对危重重症患者的救治固然重要,但是气管切开术后感染要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充分掌握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