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味对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小柴胡汤加味治疗。2组连续用药2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HBsAg定量、ALT、TBIL、HBV DN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sAg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BsAg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LT、TBIL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能减轻患者症状,辅助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sAg定量,有望提高HBsAg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尼群地平治疗阴虚阳亢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尼群地平及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六味地黄汤加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及降压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尼群地平治疗阴虚阳亢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味治疗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理中汤加味,对照组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口服。结果:治疗组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体温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中汤加味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联合通腑合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西医基础上加用白虎汤加味合通腑合剂治疗,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通腑合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可提高缓解相关症状体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下调IL-6和TNF-α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于强  朱简  王海东  高濛  郑兴珍 《中医杂志》2011,52(5):402-404
目的观察麻黄汤加味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体温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麻黄汤加味颗粒剂治疗,疗程3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起效时间快于治疗组,治疗组解热时间早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以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汤加味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1周,后继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疗程共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Hp根除率,并进行胃镜检查。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CG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IgG]、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gA、IgG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IL-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GN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蛋白尿和免疫功能,抑制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联合推拿、牵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衡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颈心综合征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牵引联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治疗4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牵引联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仿桂枝汤治疗脊柱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中药组给予仿桂枝汤治疗,观察2组相关指标[体温波动幅度、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体温、中医主证候积分变化及药物安全性。结果:2组住院时间及治疗前2组体温、中医主证候积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体温波动幅度、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小、短(P0.05);2组治疗后1d、3d、5d体温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中医主证候积分明显减小,且中药组降低、减小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较对照组25.00%明显低,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仿桂枝汤可有效调节脊柱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体温,显著降低中医主证候积分,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外周血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2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观察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胃泌素(GAS)、MT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68%vs 75.6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GAS低于对照组,NDI指数、ML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vs 7.3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动力功能。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7.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