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衰的·I盏床疗效。方法:将18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均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通过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NEF)。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组),心功能NAYA分级改善,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指标下降(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吴春风  曾建平  黄河  廖德祥 《安徽医药》2014,(12):2289-229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DMA)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及血浆ADMA、NT-proBNP变化。结果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LVEF、LVEDD、N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改善,血浆NT-proBNP和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经CRT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血浆NT-proBNP及ADM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传统常规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等超声心动图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大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在传统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磷酸肌酸钠和曲美他嗪治疗具有确切的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心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心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2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BNP下降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能显着改善心瓣膜病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螺内酯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福辛普利、螺内酯加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对照组43例(福辛普利加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生化指标等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心力衰竭纠正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减少;治疗后两组LVEF比较(P<0.05)、两组LVEDD比较P<0.01、两组LVESD比较P<0.01.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左室重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心脏功能异常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将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32例)和EH并发心力衰竭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BNP水平,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对比3组BNP和LAD、LVEDD及LVEF水平。探讨BNP与LAD、LVEF和LVEDD的相关性。结果 EH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LAD、LVEDD呈正相关(γ=0.768,0.817,P<0.01),与LVEF呈负相关(-0.823,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AD,LVEF,LVEDD三种心功能指标呈显著相关性,联合BNP水平及相关心功能指标检测用于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琪  王小明  李洪生 《河北医药》2009,31(18):2428-242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左室功能和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组(A组)和单纯缬沙坦治疗组(B组),每组30例,随访12个月,观察心功能指标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2组随访期无死亡,2例分别因心力衰竭加重和心绞痛发作再次住院。治疗组于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缩短(P〈0.05),血浆脑钠肽浓度降低(P〈0.05)。结论长期应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防止心肌重塑,其作用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8.
曾兴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9-1231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疗程12周.治疗前后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NT-proBNP、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辅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3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DD、LVESD均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辅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83-1385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级.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给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静脉取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并测定治疗前后的生化全套、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将BNP与心超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所有CHF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也均有相应的改善(均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能降低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并能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进行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反映左心室功能与结构变化的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DD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LVESD、LVEDD与LVEF.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够显著改善左室舒缩功能与心功能状态.有利于左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肌代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SD、LVEDD、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心肌代谢治疗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2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FE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曲美他嗪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郭丽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39-104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9%(χ^2=3.521,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LV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两种不同类型的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44例)和美托洛尔组(n=44例),随治6~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在血流动力学的心功能改善上较美托洛尔组疗效明显(P〈0.05),但治疗后组间心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安全有效且疗效较美托洛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齐捷  齐莉 《医药世界》2009,(2):26-27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利尿剂强心甙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8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3%。嘶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LVESD、LVEDD、LVEF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与对照组治疗比较改善显著(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可以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俊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94-2795
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16例心功能Ⅱ一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强心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舒张压及6ra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52%,高于对照组的78.70%(P〈O.01);两组治疗后患者的LVEDD、LVESD、LVEF、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6min步行试验的距离均有所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卡维地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脑钠肽和NT—Pro 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及NT-pro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2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及50例对照组,测定人院时血浆NT—proBNP及LVEDD、LVESD、LVEF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CHF组总体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YHAI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5)。CHF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NT-proBNP的水平对C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翔  于斌  钟伟济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25-352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心室重构和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D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 mg/d。两组均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检查血浆BNP水平及心室重构各项指标,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比较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51%与65.63%,χ^2=4.730,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及相对室壁厚度( RWT)均明显改善。 BNP水平与LVEF和RWT均呈负相关( r=-0.45、-0.39,均P<0.05),与LVESD和LVEDD均呈正相关(r=0.35、0.44,均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明显降低DCM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31例)和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上曲美他嗪,31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NT—pro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T—proBNP均下降(P〈0.05),而曲美他嗪组降低更加明显。并且血浆NT—pro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γ分别为-0.472、0.451;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NT-proBNP可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