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人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4例男性和67例女性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结果男性为(106.45±47.69)/μl,女性为(91.83±33.89)/μ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的比较中,31~40岁,41~50岁年龄组均明显高于21~30岁年龄组(P〈0.05);51~60岁年龄组值明显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在31~40岁年龄组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规律与年龄、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2.
的探讨广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正常的891例健康成年人(男476例,女415例)血清,采用邻苯三酚比色法在日立Hitachi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其血清SOD水平;并按性别、年龄对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SOD水平为(154.44±12.77)U/ml;男性(156.73±13.44)U/ml,略高于女性(151.82±11.41)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前男性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001),50岁后男性血清SOD水平与女性接近(P〉0.05o不论男女,健康成年人血清SOD水平均有随年龄上升逐步下降的趋势;在40~49岁年龄段SOD水平明显下降(P〈0.05),50岁后SOD水平趋于稳定(P〉0.05);不同的是:男性各年龄组的下降幅度较大,男性SOD水平在40-49岁年龄段高于50~59岁年龄段(P〈0.01),女性各年龄组的下降幅度较小,女性在40~49岁年龄段SOD水平与50~59岁年龄段接近(P〉0.05o结论健康成年人血清SOD水平与年龄、性别有关,邻苯三酚比色法作为一种新的简便高效的血清SOD检测方法,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较好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10年间发生乳腺癌的患者484例,患者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大于71岁这六组,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乳腺癌的患者中处于41~50岁的患者最多,31~40岁的患者的T分期高于41~50岁和61岁~70岁的患者的T分期,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的患者的T分期高于61岁~70岁的T分期,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41~50岁的年龄段是发生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段,年轻组中具有肿瘤的直径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疾病是妇科常见病 ,多发病。发病年龄多见于 2 0~ 6 8岁 ,现对子宫内膜疾病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8年 3月~ 1999年 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和病房诊治的 112例子宫出血患者 ,年龄最小的2 0岁 ,最大的 6 8岁。1 2 方法 对 112例子宫出血患者均进行诊断性刮宫和内膜病理诊断 ,并将 2 0~ 6 8岁已婚妇女分成 5个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1 3 结果 子宫内膜疾病 ,病理类型与年龄关系见表 1。表 1 子宫内膜疾病、病理类型与年龄关系病理类型例数 % 2 0~ 30 31~ 40 4 1~ 50 51~60 61~70子宫内膜增殖 66…  相似文献   

5.
1 115名健康体检者血脂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1 115名健康体检者的血脂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公众的血脂情况,探讨血脂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8-9月来我院做健康体检者1 115名,对其血脂结果分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30岁组高血脂检出率为38.26%,31~40岁组高脂检出率为54.94%,41~50岁组高血脂检出率为72.68%,51~60岁组高血脂检出率为75.35%.各年龄段比较,随年龄增长高脂血症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4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对公众的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以减少控制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年龄、性别因素对应用三阶段法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1 162例疑诊VVS患者,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7组(≤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0岁组);分析HUTT结果在各年龄组的差异性,以及VVS在各年龄组的性别分布。结果 在纳入的1 162例疑似患者中,经基础+硝酸甘油HUTT共确诊505例(43.42%),经三阶段倾斜试验共确诊648例(55.8%)。HUTT在10~20岁组疑似患者中阳性率最高(60.8%),各年龄组间HUTT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中女性患者的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但该差异主要在31~50岁年龄组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三阶段法HUTT较传统的基础+硝酸甘油HUTT诊断VVS的检出率有所提高。VVS在各年龄段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女性较男性更为多发,但主要表现在31~50岁之间的晕厥患者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128层螺旋CT定量测量正常人脾脏径线、体积,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提出正常人脾脏前后径、上下径、厚径及体积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测量软件,分别测量100例正常成人脾脏各径线和体积,男54例,平均年龄(48±177;16)岁;女46例,平均年龄(52±177;15)岁。结果脾厚径、长径、上下径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脾体积较女性稍大,但消除体重影响后,脾重指数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05),不同年龄组间脾上下径和脾体积大小无显著差异( P >0.05)。 CT脾脏95%定量医学参考值范围:脾厚径2.28~4.72 cm,脾长径5.95~12.81 cm,上下径5.01~2.03 cm,脾体积29.50~292.18 cm3。结论采用脾脏上下径测量简便、易行,脾脏上下径>12 cm提示脾脏增大,脾脏正常值的提出对临床诊断脾脏疾病具有非常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24岁,孕2产0人流1次,此次停经45天来医院要求人流。尿HCG阳性。B超提示:宫内见2.5×2.0cm孕囊回声,可见胎芽,未见心管搏动。妇科检查:子宫后位鸡卵大,后壁中央略向外突出,质软,诊为宫内孕行人流术,吸出物少许未见绒毛。即查阴道彩超提示:宫腔线清晰,子宫后壁肌层见2.5×2.5cm孕囊回声,并见胎芽及心管搏动。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入院手术,于子宫后壁中央浆肌层取出1,2cm胎芽及1.5×1.5cm绒毛。病理报告绒毛、胚胎组织。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肝囊肿的临床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王宁新 《安徽医药》2005,9(4):280-281
目的探讨老年人肝囊肿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及门诊行肝脏B超检查的1890例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囊肿检出率比较,31~5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3,P>0.05),51~70岁组差异明显(x2=7.20,P<0.01),70岁以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6,x20.05=3.84,P>0.05);女性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70岁组与70岁以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05);男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囊肿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提高,且男性高龄组明显高于女性高龄组,但在女性51~70岁组,检出率反而比31~50岁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进行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对不同年龄患者实施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某三甲医院2005~2012年所上报的12249例ADR报告。将发生ADR的患者分为9个年龄段,对各年龄段中患者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系统及ADR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2249例ADR报告中,男性6496例(53.03%)、女性5753例(46.97%),男女之比为1.13:1:41~50岁、51—60岁、61—70岁3个年龄段ADR构成比居于前三位;21—50岁年龄段女性ADR例数多于男性,其余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抗感染药物(31.59%)、抗肿瘤药物(28.86%)、中成药(7.15%)引起ADR位于前三位,其中〈10岁患者抗感染药物ADR达972例次(7.79%);41~70岁患者抗肿瘤药物ADR达2362例次(18.94%),中成药ADR为475例次(3.81%)。注射液(79.41%)、片剂(8.40%)、粉针刑(5.61%)引起ADR列入前三位;而注射液、片剂、粉针剂引起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胶囊剂以31—70岁患者为主;颗粒剂、混悬剂、溶液剂均以〈10岁患者为主。静脉滴注(73.04%)、口服(13.51%)、静脉注射(6.06%)引起ADR居于前三位;而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注射引起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肌内注射则以31—60岁患者为主。ADR导致消化系统(33.15%)、皮肤及其附件(19.25%)、神经系统(11.58%)损害列为前三位;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则以〈10岁患者为主。一般的ADR达7757例(63.33%);新的、严重的ADR为4492例(36.67%);而一般的、新的一般的ADR均以41—70岁患者为主;严重的、新的严重的ADR则以31—70岁患者为主。结论:不同年龄患者ADR的发生在性别、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等方面存在某些差别,应加强对不同年龄人群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关注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近5年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院2005年~2009年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 154例,按照妇科肿瘤原发部位和按年龄分≤20岁、21~40岁、41~60岁和≥61岁4组进行回性分析。结果⑴宫颈癌56.3%、卵巢恶性肿瘤21.0%和子宫内膜癌14.4%居前3位;⑵41~60岁组占66.14%居年龄组首位;⑶各年龄组肿瘤常见部位:≤20岁组为卵巢77.14%,21~40岁组为宫颈73.03%;41~60岁组:宫颈癌29.4%、卵巢癌28.9%和子宫内膜癌17.69%;≥61岁组为宫颈癌36.65%、卵巢癌34.8%和子宫内膜癌22.62%。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常见,高发年龄为21~40岁和41~60岁的妇女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3.0 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高聚焦超声(HIFU)早期疗效评价.方法 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3例,共59个,患者平均年龄(34.3±8.7)岁,所有患者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1 d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并定量测定肌瘤、肌壁HIFU术前、后T2压脂、T2WI、T1WI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值,并计算肌瘤最大消融区面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59个肌瘤于HIFU术后在T1WI增强扫描序列均出现无强化的消融区,平均消融率达70.9%.MRI增强扫描消融区T1信号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术后消融区在T1平扫像上呈不同程度高信号,T2像上消融区范围显示不明确,但T2信号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RI平扫所见术后T1信号增高区1.0 cm)肌壁T2压脂信号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3.0 TMRI增强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肌瘤消融区,T1术后高信号区可以显示肌瘤HIUF术后坏死区,可以评价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年龄段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10%阳性率的比较,探讨肝癌的高发年龄段,以提前干预,早期治疗.方法 选择门诊或住院慢性乙肝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0岁,40~50岁,51~60岁,>60岁4组,比较4组AFP-L3%>10%的阳性率,同时对不同性别各年龄AFP-L3检出及AFP-L3%>10%比率进行比较.结果 174例慢性乙肝患者中,48 r.9%%检出了AFP-L3,AFP-L3未检出的比例为51.1%.<40岁组和51~60岁组AFP-L3%>10%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P-L3%>10%总的阳性率(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51~60岁AFP-L3%>10%检出率为29.4%,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和AFP-L3%>10%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51~60岁AFP-L3%>10%检出率为40.0%,与<40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高于AFP-L3%>10%总检出率(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既要重视对50~60岁年龄段慢性乙肝人群的重点监测,也要注意对40~50岁慢性乙肝患者的提前干预和动态监测,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患者赢得尽可能长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维生素C治疗少弱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少弱精症患者349例,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即20~30岁组,31~40岁组,≥41岁组,每组均给予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维生素C治疗三个月,同期未治疗的少弱精症42例做对照,分别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精子浓度、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数.结果 三组治疗后的精子浓度、A+B级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在三组中,31~40岁组精子质量改善最明显.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维生素C对少弱精症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对31~40岁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NA定量细胞学分析对于HPV阴性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的分流作用。方法对80例HPV阴性的ASCUS患者进行DNA定量细胞学分析,且DNA定量细胞学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按照DNA指数(DNAindex,DI)将不同DNA定量细胞学结果分为DI<2 K.5组( n =41)、DI>2.5组( n =26)、DI>5组( n =13);按照年龄分为3组:≤30岁组( n =28),31~49岁组( n =30),≥50岁( n =22)。分析3组DNA定量细胞学结果中CIN检出率及异常DNA定量结果,不同年龄条件下CIN检出率。结果 HPV阴性组中异常DNA倍体细胞的阳性率20%,ASCUS中DNA倍体异常的CIN检出率为38.8%。不同DI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DI>5组CIN2及CIN3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I>2.5组和DI<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DI>2.5组与DI<2.5组病理结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50岁组DNA定量细胞学异常的CIN检出率高于≤30岁组和31~49岁组(63.6%),其中CIN2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45.5%。不同年龄组组间的DNA定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HPV阴性的ASCUS人群进行DNA倍体分析有助于检出CIN,是分流筛查的有效手段,将DNA定量细胞分析中DI>5作为宫颈活检的标准可能增加CIN2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P11-20 treatment with d-methamphetamine (MA) induces impaired spatial navigation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MWM), whereas P1-10 treatment does no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ong-term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MA during juvenile, adolescent, and early adult brain development. In dose-response experiments, we tested successive 10-day intervals of exposure to MA in rats (P21-30, P31-40, P41-50, and P51-60; four doses per day). MA dosing prior to P21 produces little or no toxicity; however, we observed an increased toxicity with advancing age. Across-age comparisons revealed no MWM acquisition or Cincinnati water maze (CWM) effects after MA treatment on P21-30 (2.5-10 mg/kg/dose), P31-40 (1.25-7.5 mg/kg/dose), or P51-60 (1.25-5.0 mg/kg/dose); however, significantly impaired MWM acquisition was observed after P41-50 MA treatment at the highest dose (6.25 mg/kg/dose). Learning in the CWM was also impaired in this group. No effects were seen at 1.25, 2.5, or 5 mg/kg/dose following P41-50 MA treatment. MWM reversal learning trials after P41-50 treatment showed a trend towards longer latency in all MA dose groups, but no effect on double-reversal trials. Reversal and double-reversal also showed no effects at the other exposure ages. No differences in straight channel swimming or cued learning in the MWM were seen after MA treatment at any exposure age. P41-50 is the periadolescent stage of brain development in rodents. The effects observed at this age may suggest a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period of susceptibility for MA-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资料,并与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高度一致。其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症10例,在T2WI上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局限性子宫腺肌症16例,在T2WI上表现为与结合带信号相近的低信号肿块影,边界模糊。本组26例低信号病灶,病理学上为增生肥大的平滑肌,其内散在的点状高信号灶为异位内膜岛。结论 MRI对子宫腺肌症的定性和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在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永乐店社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结果,找出本地区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规律。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治疗,早期干预,以进一步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生率。方法对永乐店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2013年3次两癌筛查的结果分析,将宫颈癌筛查人群分3个年龄段,分别对异常涂片进行统计分析。将乳腺癌筛查人群分为2个年龄段,从乳腺癌患病人数及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宫颈癌筛查中,25~40岁年龄段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平均检出率161.74/10万,宫颈癌平均检出率为0/10万;41~55岁年龄段组, CIN检出率平均为712.17/10万,宫颈癌平均检出率90.77/10万;56~65岁年龄段组,CIN检出率平均为191.62/10万,宫颈癌检出率平均为0/10万;41~55岁年龄段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在35~49岁年龄段组,3次筛查平均检出率20.37/10万;在50~59岁年龄段组,3次筛查平均检出率平均为154.22/10万;50~59岁年龄段组平均检出率明显高于35~49岁年龄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及CIN在41~55岁为高发年龄段,乳腺癌在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筛查尤其是高发年龄段的筛查能有效降低两癌的发生率,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子宫下段的超声表现。方法产检妊娠中晚期孕妇1230例,按妊娠情况分为三组,A组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430例,B组为初产妇400例,C组为顺产后再次妊娠孕妇400例,对所有孕妇进行子宫下段超声监测与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子宫下段肌层测量值:A组[(3.5±1.2)mm,20-24周],[(1.8±0.6)mm,〉36周];B组[(4.4±1.5)mm,20-24周],[(2.0±0.5)mm,〉36周];C组[(6.0±1.2)mm,20-24周],[(2.8±0.9)mm,〉36周];A组术前提示肌层消失5例,A组子宫下段肌层测量值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超声检查其瘢痕位置表现为回声增强、肌层边界不清、局部低回声肌层显著变薄;A组所有病例均再次进行剖宫产分娩,术中子宫先兆破裂5例,局部较薄者50例。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期孕妇行子宫下段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Tv1〉Tv5、Tv6 与高血压相关性。方法在7017名健康体检中,检出所有心电图无其它异常仅有Tv1〉Tv5、Tv6者,分成〈50岁及I〉50岁两组,并在其后23年中随访。结果Tv1〉Tv5、Tv6伴高血压者增多占4l%。其中≥50岁组高血压占59.26%。〈50岁组高血压无1例。随访发现,13年后: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高为74.3%。其中≥50岁组高血压占96%。〈50岁组高血压占20%(P〈0.01)。23年后:〈50岁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高为70%。结论心电图Tv1〉Tv5、Tv6与高血压呈密切相关性,随年龄增大高血压发生率递增。可作为高血压前期的预警指标,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