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上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在 X 线的引导下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对比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活动情况,疼痛的缓解程度等情况。结果3个月后随访,术后1级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低于术前,2、3级疼痛缓解程度高于术前;行动能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手术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维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以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在三维CT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比值、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一例感染、神经根损伤、相邻椎体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与手术前相比较,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比值增大,VAS评分下降,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对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骥  王开明  卓巍 《淮海医药》2010,28(1):15-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对12例16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 lasty,PVP),术前及术后3 d进行疼痛视觉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缓解,评分术后3 d(2.1±0.4)较术前(6.3±0.3)明显下降(P〈0.05);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 d(1.3±0.6)较术前(3.1±0.6)明显改善(P〈0.05)。经平均12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因并发心脏病死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39个锥体,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改善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椎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患者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例11椎和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16例27椎。按WHO疼痛评分标准评估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7.8个月,1例失访,其余20例术后24h疼痛完全缓解率为60%(12/20),部分缓解率为25%(5/20);术后1周完全缓解率为75%(15/20),部分缓解率为15%(3/20),术后3个月1例因其他部位肿瘤死亡,1例疼痛症状加重;随访期末因其他部位肿瘤共死亡3例,2例疼痛症状加重。术后7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都未引起临床症状,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缓解胸、腰椎肿瘤症状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疼痛状况及局部Cobb角改变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状况显著改善,VAS评分为2.35093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局部Codd角变为19.861°,较术前恢复显著(P〈0.05),术后发生6例骨水泥渗透,1例临近椎体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在较小风险下获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椎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VP技术治疗椎体转移瘤52例,共69个椎体。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或经皮经椎体后外侧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将针尖置于椎体前1/3处,注入造影剂,最后注入骨水泥2~6 ml。术后观察PVP的操作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29个月(平均15个月)。PVP治疗成功51例,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为100%,无原椎体再发塌陷。单纯发生骨水泥逸漏8例,未产生临床症状;失败1例,术后双下肢瘫痪。结论PVP对脊柱转移瘤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加强脊柱稳定性,有效预防椎体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脊柱转移瘤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肢体功能评分、手术前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保守疗法相比,探讨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疗法,治疗组采取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d、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记录疼痛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2~12个月,完全缓解55例,部分缓解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d、术后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2d、术后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25例.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在术前、术后一周和末次随访时观察骨折复位和稳定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脊柱后凸 Cobb's角、椎体前缘、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腰背部无明显疼痛.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莉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29-3229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27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和检查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26例术后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1例效果不明显,2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对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即末次随访)疼痛程度(VA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52±1.13),术后为(2.48±1.04),末次随访时为(2.73±1.08);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前为(2.86±0.82),术后为(0.63±0.21),末次随访时为(0.51±0.22);活动能力评分术前为(2.74±0.68),术后为(1.05±0.34),末次随访时为(1.12±0.27);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13.98±4.62),术后为(22.56±4.34),末次随访时为(22.03±4.93)。随访六个月无并发症发生。各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第二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63节。在X线监测下,经单侧椎弓根将球囊置入椎体的中线区,使球囊在椎体内跨中线扩张,骨水泥在椎体内跨中线分布。随访7.0~14.0个月(平均10.3个月)。结果:52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40.2±8.3)min,术后52h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改善显著,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期间,患者无疼痛加重或椎体再次塌陷以及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情况。结论:经单侧椎弓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柱压缩骨折疗效满意,手术时间与放射暴露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00例,以入院顺位分为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单号100例为观察组,在术后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双数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不配合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疼痛、骨密度情况,并记录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12个月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骨密度T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再发率分别为1.0%、5.15%和10.87%,12个月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可增加骨密度,降低术后疼痛,对于预防脊柱椎体压缩骨折再发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16例患者,平均年龄64.3岁。记录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伤椎椎体注入骨水泥2.5~6.5ml,平均4.5ml。术中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6例,但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2年进行随访,平均6.2个月。通过影像学测量患者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有效预防了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常常发生椎体转移病变,椎体转移病变的主要症状是严重的疼痛和畸形。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行椎体切除术或减压术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手术范围大,副作用多,费用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临床上可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强性骨折、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椎体骨髓瘤、椎体血管瘤、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它较传统疗法有明显的优势:创伤小病人易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28.39±10.25)min,经过短暂的卧床休息后,患者均可以正常的活动,经住院观察(3.22±2.01)d。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的严重并发症产生,术后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手术加固椎体,明显增加了病变椎体的抗压缩性以及脊柱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椎体塌陷的产生。结论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二次PV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的原因及再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到2008年3月,本院收治了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72.3±7.4)岁,椎体压缩程度34%-56%,初次PVP骨水泥填充剂量(3.3±1.2)ml,3例有骨水泥非椎管内渗漏。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8.12±1.40),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及止痛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再次行C臂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X光片复查及VAS评分。结果患者平均骨水泥填充剂量(2.1±1.0)ml,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2.7±0.9)。所有患者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2±3.5)个月,患椎所引起的症状完全缓解的有5例,部分改善的有4例,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对于初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再次PVP手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部分微骨折未得到良好的骨水泥填充使骨折未得到充分固定是初次PVP失效的可能原因,骨水泥均匀填充可以提高PVP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痛性椎体损害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立明  宓士军 《中国医药》2007,2(10):638-640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项微创技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向病变椎体的病变部位注入凝固性材料以达到稳定椎体、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法国Galibert等1984年首次应用治疗一例椎体血管瘤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自此该手术即被称为经皮椎体成型术(PVP),并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扩大了应用范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2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其中颈椎转移4例、胸椎转移11例、腰椎转移6例;单椎体18例,2个以上椎体3例。结果17例(81.0%)术后疼痛缓解。16例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中,10例(62.5%)术后神经受损改善。随访9-38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66.7%。结论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可增加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