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虹  冯文焕  汪大望 《浙江医学》2001,23(12):712-7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尿白蛋白/肌酐(Alb/Cr)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量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比较下肢动脉不同硬化程度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Alb/Cr)等相关因素.结果下肢动脉硬化组的年龄大于无下肢动脉硬化组(P<0.001),但年龄对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影响(P>0.05).重度下肢动脉硬化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无下肢动脉硬化组和轻度下肢动脉硬化组(均P<0.05),无下肢动脉硬化组与轻度下肢动脉硬化组无差别(P>0.05).下肢动脉硬化程度与尿Alb/Cr、年龄呈正相关(rs分别为0.353、0.468,均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s=-0.214,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尿Alb/Cr的OR值分别为2.1221(95%CI为1.1970~3.7621)和2.7286(95%CI为1.6173~4.6036),P<0.001和0.05.结论年龄是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尿Alb/Cr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密切相关.HDL-C是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病变组和非病变组,其中病变组65例,非病变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24小时尿白蛋白等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相关.结论:高龄、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何小燕 《北京医学》2015,37(10):944-94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按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分成无病变、轻度病变、中度病变、重度病变四组,找出具有组间差异的因素,分析它们与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有下肢血管病变者246例(75.0%),其中轻度92例(28.0%),中度111例(33.8%),重度43例(13.1%).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BMI呈负相关(P<0.01).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餐后2h血糖(优势比为1.28,P<0.01)、年龄(优势比为1.1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可调控危险因素是餐后2h血糖,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或延缓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128例,观察病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18种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别、体质量、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不具有危险性,其他指标的危险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载脂蛋白Al、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年龄、脂蛋白α、空腹血糖、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内皮素、纤维蛋白原。结论血脂组分是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危险因素,为避免该病的发生与发展,可以采取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降脂治疗,达到预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并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与病程、SBP、DBP及HbAlc、空腹胰岛素水平、LDL—C明显相关。结论:为防止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应尽早诊断,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分为2组,即DF组(23例)和NDF组(40例)。对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F组的平均年龄为(62.2±8.7)岁、空腹血糖(FBG)为(10.1±5.2)mmol/L、餐后2 h血糖(2 hBG)为(16.4±5.8)mmol/L、平均动脉压(MAP)为(99.1±12.0)mmH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7±2.8)、血清总胆固醇(TC)为(5.3±2.1)mmol/L、甘油三酯(TG)为(2.4±0.3)mmol/L、肾小球过滤率(eGFR)为(60.6±21.7)mL/min,与N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及eGFR水平降低是导致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足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多种,而有效掌握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7年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糖尿病足分为2组,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体重指数、腰围、入院时的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及其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尿蛋白情况、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结果:糖尿病足所占比例为19.6%.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年龄、病程、收缩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白蛋白、糖尿病肾病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血清蛋白水平、尿蛋白情况、糖尿病肾病等因素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有关,其中糖尿病病程、低白蛋白血症及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18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糖尿病足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DF组)和糖尿病足组(DF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与NDF组比较,DF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SBP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DBP、HbA_(1c)、Fbg及尿mAlb水平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HbA1c、Fbg及mAlb 4个因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严格控制血糖、调节血压,积极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志伟 《吉林医学》2012,33(3):499-5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全部118例患者的FBG、TG、TC、HbA1c、HDL-C、LDL-C、Fib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结果:经超声检查显示78例患者下肢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占66.1%。下肢血管病变组在病程、HbA1c、TC、LDL-C、Fib以及hs-CR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而重度血管病变组的LDL-C和Fib均显著高于轻重度病变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病程、HbAIc、TC、LDL-C以及Fib。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_2DM)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原因,为早期从源头上切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从而预防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方法:选取151例T_2DM患者,按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分别为T_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和T_2DM无下肢血管病变组(NPAD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烟酒史、腰臀比、体质指数、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素、肌酐、尿酸、血清胱抑素C、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清25羟维生素D等方面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血清25羟维生素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饮酒史、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吸烟史、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血清25羟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DF)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DF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DF组和非DF组,回顾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入院时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结果 DF所占比例为15%。DF组与非DF组相比,病程、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进入回归模型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病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是D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罗琳 《四川医学》2010,31(6):759-76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更好防治糖尿病足,预防截肢。方法测定3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80例非糖尿病足260例,分析其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比较,糖尿病足组在年龄、病程、体重指数、HbA1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重度PAD(下肢动脉病变)、吸烟、FIB、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PAD、吸烟、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FIB(纤维蛋白原)是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是重度PAD、吸烟、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FIB。  相似文献   

13.
2 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其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型DM患者微血管病变(DMIP)的患病率及其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年3月 ̄1998年7月在我科住院或门诊的1217例2型DM进行回顾性调查。按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和糖尿病肾病(DNP)分组,分别统计其患病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DRP的总患病率为24.9%,其中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分别为21.0%和3.9%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的罹患情况及相应的危险因素。方法以96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历资料,针对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应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61例,占26.9%;合并糖尿病肾脏病变的336例,占34.8%;合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564例,占58.4%;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647例,占67.0%;高血压473例,占49.0%;冠心病58例,占6.0%;脑血管病变107例,占11.1%。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高血压、体重指数、血糖、C肽、血清总胆固醇、尿酸、24h尿白蛋白为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改善患者的预后,重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防治,对已出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采取减肥、降糖、降压、调脂等多种措施并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不同并发症时的肾功能特征及糖尿病肾病(DN)患病的危险因素,为DN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 149份T2D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和T2DM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分析4组患者肾功能(尿肌酐、双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血肌酐)的特征及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N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纯T2DM组、T2DM微血管病变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T2DM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组血肌酐、血尿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49例T2DM患者中DN患病率为(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病程及肥胖是T2DM患者D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同时出现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时肾脏的代谢功能可严重受损;年龄、病程及肥胖是DN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其中DN组又分为微量(MIAU)、大量白蛋白尿组(MCAU)。通过眼科检查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底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完善临床资料,检测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糖尿病组DR的发生率最低,仅为5.23%,而MCAU组DR发生率最高,为3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中(MCAU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GFR水平则显著减低(P<0.01)。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DR(OR:6.127,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123,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DN(OR:6.299,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085,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定量检测结果,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DM)组60例和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病程较DM组长(P< 0.01),年龄、SBP、DBP和FPG均高于DM组(P< 0.05~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DBP、HbA1c、TG和TC均为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年龄、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ckground Advances in treatment have greatly reduced the risk of blindness from this disease, but because diabetes is so common, diabetic retinopathy remain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n Chi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normal albuminuria,NA)组、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组、临床白蛋白尿(clinical proteinuria,CP)组。比较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酸(uric acid,UA)以及空腹C肽(fasting blood C-peptide,C-P)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年龄、病程、WHR、SBP、DBP、LDL-C、TC、HbA1c、C肽、UA等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SBP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29、1.088,P值均小于0.05)。结论 DN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及SBP独立相关,重视对DN相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有助于DN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 )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09例T2DM患者,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斑块组(A组)及非斑块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血脂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A组年龄、BMI、FBG、HbA1c、收缩压、TC、TG、LDL-C、SU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收缩压、LDL-C、SUA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LDL-C、SUA在 T2DM 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