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育龄女性优生知识知晓和需求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横断面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北省5个县(市)的农村育龄女性进行自制结构式的优生知识知晓和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38名育龄女性,从年龄看,20~30岁年龄段的育龄妇女所占比例最高(76.49%),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学历育龄妇女所占比例最高(84.20%)。绝大多数育龄女性(98.36%)知道国家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这项服务,并愿意接受这项服务,且已有76.4%的人员接受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宣教培训。育龄女性主要是通过阅读宣传资料/手册(55.97%)、观看电视(49.13%)以及接受妇科或计划生育医生宣传活动(47.68%)了解有关优生优育知识。主要想了解与生育有关的健康知识(73.22%)、均衡营养知识(51.73%)及合理用药知识(40.85%)等优生知识,并期待获得更加全面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2.14%),希望在检查时得到周到全程的服务(52.6%)。获得优生优育知识的最好途径是阅读宣传资料/手册(57.9%)和妇科或计划生育医生宣传(54.82%)。结论河北省农村育龄女性对优生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优生知识的需求较强,应继续加强优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更好的在基层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旱孕期妇女对叶酸、出生缺陷认知度,促进早孕期妇女对出生缺陷预防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重庆市主城区147名正常早孕期妇女进行调查,随机抽取96名参加血清叶酸值测定。结果参与调查的早孕期妇女,叶酸知晓率为88.4%;68人(46.3%)能够正确选择“叶酸的功能”选项;123人(83.7%)知道胚胎发育早期体内叶酸缺乏可能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21人(14.3%)选择会在孕期全程服用叶酸,有24人(16.3%)一直未服用。16人(10.0%)接触了射线、噪声、化学制剂等有害环境因素;9人(6.1%)在孕期服用了药物;9人(6.1%)在饮食或生活习惯上对胎儿发育不利。神经管畸形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59人(40.1%)清楚神经管畸形的类型包括无脑儿、脑积水和脊柱裂;74人(52.1%)认为怀孕时体内缺乏叶酸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可能原因。96名参加血清叶酸值测定结果显示,无叶酸缺乏者,其统计均值为(26.34±9.81)ng/mL。结论早孕期妇女对出生缺陷预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社区免费发放叶酸工作实施2年后,群众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变化。方法根据北京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要求,社区负责免费向待孕妇女和怀孕3个月内的妇女发放叶酸,进行有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以全镇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48例中,有189例叶酸获取为社区免费发放,其余为自行购买。300名孕产妇中,了解叶酸知识共209例,了解叶酸相关预防知识227例,了解叶酸最佳使用时间202例。结论调查问卷分析可得社区居民对于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的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区叶酸免费发放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大宣传。  相似文献   

4.
14873名中小学生近视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敬鸣  陈继明 《成都医药》2002,28(5):284-285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近视状况,为防治中小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大邑县7—18岁14873名中小学生进行近视调查,并验光配镜。结果:近视发病率38.6%(5748/14873)。近视是中小学阶段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基本上随学龄而增长,小学(16.4%)<初中(34.9%)<高中(48.7%)。男女性别比为1:1.1。弱视在近视中占4.9%(287/5748),占受检总人数1.9%(287/14873)。近视程度与裸眼视力相关,但两间无确切关系。5748名近视中,已配戴眼镜3849名(66.9%),未配戴眼镜1899名(33.4%)。结论:近视是中小学阶段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随学龄而增长。科学合理地散瞳验光、配戴眼镜、加强用眼卫生宣传是刻不容缓的社会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江门市新会区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实施推广后围产儿病死及神经管畸形情况与孕产妇服用叶酸情况.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向江门市新会区育龄妇女免费派放叶酸,通过统计分析并比较实施推广项目前后围产儿病死及神经管畸形情况,各年间孕产妇服用叶酸情况.结果 采用服药措施后,围产儿病死率也由采用服药措施前的0.65%下降到0.54%;神经管畸形由0.18%下降到0.04%,围产儿病死率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采用服药措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09年至2013年叶酸总服药率由23.5%上升至73.5%;叶酸全程服药依从率由12.7%上升至63.8%.2013年至4月叶酸总服药率与全程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推广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措施后,明显降低围产儿病死率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叶酸总服用率与全程服药依从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甘家口地区围孕期妇女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NTDs)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北京市甘家口地区2019年6~11月免费领取叶酸的准孕妇和2019年11月建档的早孕妇女进行叶酸知识的知晓及服用情况调查,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早孕组对叶酸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高于待孕组,全部答对或答对5题以上的占87.10%(81/93),远高于待孕组的54.05%(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早孕妇女中叶酸服药率为96.77%,孕前叶酸服药依从率为58.06%。结论北京市甘家口地区育龄妇女叶酸相关知识、叶酸增补依从率等有待进一步加强,故医疗机构和媒体应当加强增补叶酸必要性和正确服药重要性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后,对降低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效果分析,为制定降低出生缺陷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5年莆田市农村妇女于孕前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给予小剂量(1日0.4mg)叶酸补充,采用莆田市20所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增补叶酸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的关系.结果 ①通过项目实施后,2015年全市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服用率达92.15%,叶酸服用依从率达79.68%,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知晓率达95.63%.②服用叶酸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关系密切,7年间呈逐年快速下降,下降幅度达92.42%.在监测的20类出生缺陷中主要有唇腭裂、先天性脑水肿发生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膈疝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农村妇女于孕前和孕早期3个月增补叶酸对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效果明显,可能也是唇腭裂、先天性脑水肿等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之一;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效果不仅取决于服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服用的依从率〔1〕,加强宣教和随访工作,提高叶酸服用依从率.探索增补叶酸长效机制,以期进一步降低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与索拉菲尼对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2名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因经济等其他原因未服用索拉菲尼,8名患者在发现有原发性肝癌后同时行射频治和口服索拉菲尼治疗,比较单行射频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索拉菲尼两组患者平均射频间隔时间。另有6名患者在服用索拉菲尼前有过射频消融治疗,以开始服用索拉菲尼为界,比较服用前和服用后射频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结果射频消融后同时服用索拉菲尼组患者行射频消融的平均间隔时间(5.23±1.21)月/次长于射频消融后未服用索拉菲尼组(3.90±1.321)月/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3);服用索拉菲尼后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平均射频间隔时间,长于服用索拉菲尼前的间隔时间。(t=3.247,P=0.023)。结论对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联合服用索拉菲尼后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射频消融治疗的间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郑州市二七区免费婚检前后的婚检状况,以采取措施,提高婚检率。方法对二七区自2008年度至2011年度婚检表格及登记册进行统计汇总。结果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的婚检率分别为0.53%、0.54%、8.40%、6.58%,患病率分别为5.77%、5.36%、14.16%、14.30%。生殖系统疾病为检出疾病首位。结论免费婚检人群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婚检已由政府买单,但依然强调自愿,要提高婚检率,关键是提高人们对婚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对异常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孕期或孕前检查女性148例,其中已孕者96例,未孕者52例。所有女性均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已孕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未孕者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所有孕妇超声检查结果,并随访1年,观察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96例已孕者中,宫内孕72例(75换.0%),子宫内膜厚度均>15 mm;异位妊娠24例(25.0%),子宫内膜厚度<15 mm。52例未孕者中,子宫内膜正常18例(34.6%),子宫内膜厚度8~15 mm;子宫内膜厚度异常34例(65.4%),子宫内膜厚度>15 mm或<8 mm,予宫腔镜手术或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子宫内膜恢复正常12例。随访1年,18例子宫内膜正常者妊娠13例(72.2%);34例子宫内膜异常者1年后妊娠15例(44.1%),12例经宫腔镜等对症治疗子宫内膜恢复正常者1年后妊娠8例(66.7%),另外11例继续异常者中单纯性内膜薄5例,子宫内膜厚度<6 mm,1年后妊娠2例。子宫内膜正常者均顺利完成妊娠,足月分娩;2例子宫内膜厚度<6 mm且妊娠者均出现早孕流产症状,其中1例经保胎治疗后足月分娩,另1例早期流产。结论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女性正常妊娠的重要因素,可作为临床诊断异常妊娠的参考指标。通过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提高异常妊娠早期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清洁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医院管理的干预效果,为清洁切口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与2012年清洁切口病例,2010年病例为干预前组(714例),2012年对清洁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干预病例为干预后组(696例)。回顾性分析干预前后河南省人民医院清洁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后组我院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率分别为95.0%(678/714)、29.6%(206/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比例分别为30.2%(205/618)、93.6%(19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适应证选择、药物选择、单次剂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人民医院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农村孕产妇对叶酸增补知识现状,探讨影响其认知的主要途径,为增补叶酸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石家庄地区两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选择确诊怀孕的孕妇至产后1年的女性6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神经管畸形知晓率为29.5%;神经管畸形的分类和发生原因的知晓率分别为12.67%和24%,均为辛集市高于赞皇县(P〈0.05);叶酸知晓率为35.33%;叶酸缺乏导致的后果及叶酸正确的服用时间知晓率分别为27%和19.17%,均为辛集市高于赞皇县(P〈0.05);知晓叶酸的主要途径辛集市为通过卫生保健机构及媒体,而赞皇县主要通过卫生保健机构。结论石家庄地区农村孕产妇对神经管畸形及叶酸知晓率普遍较低,各县农村孕产妇对叶酸的知晓途径因地区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3.
马明信 《家庭医药》2007,(12):32-33
我62岁,2个月前到医院体检,血压155/99毫米汞柱,红细胞(RBC)6.0×10^12毫摩尔/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8分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0.9皮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07克/升,血小板比积(PCT)0.286%,尿素氮(BUN)8.5毫摩尔。我的血象说明什么?有报告称服叶酸可防中风。我这种情况能服叶酸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建卡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4 213名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孕妇和胎儿基线资料,根据孕期检查结果及分娩结局是否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2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预测,并绘制决策曲线检验新生儿出生缺陷预测模型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4 213名调查对象中,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111例2.63%;发生组未做孕前保健、孕早期未服用叶酸、未规律服用叶酸、孕期患病、孕期服用药物、有异常生育史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未做孕前保健、孕早期未服用叶酸、未规律服用叶酸、孕期患病、孕期服用药物、有异常生育史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显示C-index值为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樵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佛山西樵已婚育龄女性10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09%,其中人工流产知识知晓率最低,为40.22%,生育及其他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2.25%。不同年龄、子女个数、户籍、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月收入及月经初潮年龄的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总知识得分的高分率均有差异;已婚育龄女性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最多为医生咨询(55.26%),最少为热线电话(6.70%),期望来源最多选择医生咨询(55.31%),最少为同伴(11.76%),最想了解的生殖健康知识包括妇科病防治(78.18%)、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与防治(46.12%)和性生理卫生知识(45.09%)。结论在今后的生殖健康教育中,应增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网络宣传服务功能,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更多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叶酸对孕妇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预防效果。方法158例待孕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79例对照组受试者不服用或不规格服用叶酸,79例研究组受试者严格按流程规则服用叶酸,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神经管畸形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规则服用叶酸对预防孕妇胎儿神经管畸形效果显著,可大幅度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值得大力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引起产后出血原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81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分析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观察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81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宫缩乏力占49.40%(40/81)、胎盘因素占32.10%(26/81),软产道损伤占14.80%(12/81),其他原因占3.70%(3/81)。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h内的,占88.90%。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和孕期管理,提高助产技术,规范缩宫素在产前的应用,辅以米索前列醇,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MTHFRC677T、A1298C和MTRRA66G多态性在河南汉族育龄女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补充叶酸降低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优生咨询的育龄女性425名。荧光定量PCR检测MTHFRC677T、A1298C和MTRRA66G的基因多态性;化学发光法测定血叶酸浓度;循环酶法测定血HCY浓度。结果①河南地区汉族育龄女性中MTHFR677T、1298C和MTRR66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2.1%、13.1%、23.7%。②补充叶酸前MTHFRC677T基因型叶酸浓度Tr〈CT〈CC,TT基因型HCY浓度远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01)。400μg/d补充后HCY浓度迅速下降(TT〉CT〉CC),但6.3%CT、16.9%TT基因型HCY浓度没有降低至正常范围。结论河南地区汉族育龄女性具有其他省份不同的遗传特征,MTHFRC677T各基因型对补充叶酸降低HCY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9.
李燕  刘艳红  庞岚  牛艳丽 《河北医药》2010,32(12):1593-159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因素,并分析不同孕周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48例PPROM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阴道炎37.9%(132/348),流产引产史28.2%(98/348),不明原因23.6%(82/348),瘢痕子宫6.0%(21/348),胎位不正2.6%(9/348)。348例PPROM患者,孕32—34+6周剖宫产率高于孕28—31+6周和孕35~36+6周(P〈0.05)。孕28—31+6周、孕32—34+6周的新生儿转PICU率、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均高于孕35~36+6周组(P〈0.05)。结论阴道炎、流产引产史、不明原因是PPROM发生的主要因素,围生儿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剖宫产并不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最佳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州部分地区医院近6年早产发生情况及不同孕周、不同早产原因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并分娩的早产孕妇997例及113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统计该部分孕妇的临床特征及母儿围产结局。结果(1)早产发生率及构成比:6年的早产的发生率为10.6%(997/9395)。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PPROM早产占首位(41.3%,412/997),其次为医源性早产(34.8%,347/997)和自发性早产(23.9%,238/997)。医源性早产中主要原因分别是子痫前期154例(44.4%,154/347),前置胎盘72例(20.7%,72/347),胎儿窘迫62例(17.9%,62/347),胎盘早剥34例(9.8%,34/347)以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5例(7.2%,25/347)。(2)不同孕周与早产儿结局:〈32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32~34周和≥34周早产儿(P〈0.05)。≥34周早产儿治愈率最高,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3)不同原因与早产儿结局:自发性早产治愈率最高、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源性早产的早产儿死亡率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孕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这部分早产儿是早产预防的重点;同时,加强孕前检查和规律孕期产检,及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减少医源件阜产pPRnM早产的寿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