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湿愈疡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祛湿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utherland DAI评分,IL-6、IL-10、IL-17、TGF-β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utherland DAI评分及IL-6、IL-10、IL-17、TGF-β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愈疡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消化道症状,减轻黏膜病变,且安全性良好,其机制可能与该方案对于IL-6、IL-10、IL-17、TGF-β1的良好下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消溃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125例)和中药保留灌肠组(1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则采用自拟消溃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症状缓解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溃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消化道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愈疡方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抗炎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除正常组外,采用口服DSS造模后,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组动物给与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与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共14d。进行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测定及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NF-α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与模型组基本相同,治疗后治疗组的大便较成形、血便及体质量减轻较不明显,一般情况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5)。SS小鼠结肠炎结肠组织中TNF-α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用中药治疗组则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表达主要见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主要集中在靠近糜烂或溃疡的周边,小血管扩张的周围,也相对增多,治疗组TNF-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愈疡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TNF-α含量。抑制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草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对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05年6月至07年1月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中医辩证口服中草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草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一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联合清热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抽签法将本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清热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清热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P〈O.05);黏膜病变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清热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对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5例中医确诊为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8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9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4.47%。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下降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有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灌肠对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药静点配合自拟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静点;治疗组给予西药静点配合自拟中药方灌肠。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腹痛、腹泻、腹胀、粘液便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静点配合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麦滋林、白及胶囊、甲哨唑联合用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麦滋林-S联合白及胶囊、甲哨唑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应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甲哨唑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 麦滋林-S联合白及胶囊、甲哨唑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共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缓解患者明显要多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有统计学上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以及便血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锡草混悬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片和锡类散混悬液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21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锡草混悬液组)113例和对照组(爱迪沙组)106例。治疗组用锡类散0.5g配复方甘草片6片研细混悬于100ml生理盐水中进行保留灌肠,2次/d,对照组口服爱迪沙0、5—1.0g,3次/d,两组均用药6周,并随诊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6.2%,对照组为6.6%.结论锡草混悬液保留灌肠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溃结合剂”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1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加用“溃结合剂”和锡类散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7例并加用激素,疗程均为4周。结果:2组疗效均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7.3%和88.6%,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痊愈率和显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2.9%(P〈0.05),且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溃结合剂”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略优于常规对照组,但由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是I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基层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锡类散、甲硝唑加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锡类散、甲硝唑加庆大霉素睡前2h保留灌肠;对照组不加锡类散,其余相同,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锡类散、甲硝唑加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肠水疗配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大肠水疗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康复新液传统灌肠,均予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疗效、组织学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水疗配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优于传统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133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疗效和给药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康复新组191.55%,对照组79.0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U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证候与发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与发病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肺化痰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30例,并与西药吸入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两组证候积分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易感冒、神疲、食少、大便异常证候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自汗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治疗1年内发病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化痰方在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常见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小儿哮喘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6.
致康胶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凌威 《中国药业》2001,10(11):66-67
目的:随机观察致康胶囊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34例予以致康胶囊灌肠加服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21例单用柳氮磺胺吡啶。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致康胶囊灌肠加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8例UC患者分成A、B两组,两组均给与奥沙拉嗪常规治疗,A组患者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B组用复方锡类散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A组患者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B组(81.25%)(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不良反应少,联合奥沙拉嗪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科学依照。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疗法,观察2组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CD4+,CD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8+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理想的效果,能显著改善T细胞的免疫功能,具较高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9.
倪广婷  陈诗华 《江西医药》2011,46(10):923-924
目的探讨采用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锡类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和美沙拉嗪肠溶片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总的疗效。结果两组腹痛、便血,腹泻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益生菌、锡类散灌肠,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21d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月内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锡类散灌肠,通过内服、外用增强肠道的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促进溃疡面愈合,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