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药材内在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重量法测定醚浸出物和水浸出物,采用薄层扫描的方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药材的质量有差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大。结论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在适宜的种植区选用不同的丹参品种从而达到对丹参药材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重量法测定醚浸出物和水浸出物,采用薄层扫描的方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药材的质量有差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不大。结论: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在适宜的种植区选用不同的丹参品种从而达到对丹参药材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3.
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方法对丹参的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归纳及总结。结果丹参的药用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其品种、炮制及提取对其药用成分均有影响,其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均有作用;另外,有抗凝、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作用。结论丹参主要的药用成分为丹参酮ⅡA、丹参素及丹酚酸B,其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主要通过上述三种有效成分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 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 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实验项目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且不同干燥法对丹参7种指标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 本研究为国产丹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丹参中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A 的含量,为控制丹参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药材进行分析,计算其中1个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IIA”,通过建立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校正因子,同时计算3个脂溶性与3个水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的对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快速有效,且使用一测多评方法仅需要1个成分的标准品,即可进行定量分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牡丹皮药材的 UHPLC 含量测定方法,从含量测定方面控制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本研究建立的牡丹皮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稳定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6.
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茯苓药材产地加工的产业化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水不溶性多糖、茯苓酸的含量。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水不溶性多糖含量大小依次为白茯苓、茯神、赤茯苓、茯苓皮,茯苓酸含量大小依次为赤茯苓、茯苓皮、白茯苓、茯神。结论茯苓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茯苓酸和茯苓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与临床用药的选择有关联;所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茯苓药材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生态型出发,研究国产著名道地药材川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大叶型、小叶型和野生型品种资源特性.方法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在无公害的适宜丘陵生态区,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和规范化种植(SOP)技术,3×5随机区组排列,连续3年品比试验及其专题实验研究,t检验比较.结果丹参大叶型、小叶型、野生型品种间的生物学性状及生产力、抗病性、商品产量特性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生态适应性、植株特征、花粉粒、染色体、同功酶和品质特性均有显著差别,综述了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结论首次确立了川丹参的品种资源类型,建立了丹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特性指标体系,小叶型丹参为川丹参的优质商高产新品种,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川野丹参品种资源填补了栽培川丹参不能有性繁殖生产的研究空白,传统主流大叶型丹参应十分注重复壮研究.本研究为丹参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丹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天南星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近年来发现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由于我国应用天南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且使用地区广泛,种类繁多,品种混淆。三年来,作者实地调查并采集了20种药用天南星的标本及药用部分。选择最常用的10种药用天南星对其中的活性成分氨基酸、β-谷甾醇、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各样品均含相似的化学成分,但各种成分的含量有差异,其中以川中南星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掌叶半夏,而花南星的含量最低,从而为正确收购药材、选拔优质药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居属地半夏核苷类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全国不同居群半夏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半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居群的半夏品种,以其有效成分(核苷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品种质量评价,以遴选出优良半夏品种。总核苷类成分含量(以鸟苷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不同居群半夏药材的总核苷类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江苏泰半夏的核苷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居群。结论:我国半夏种质参差不齐,要培育出优质半夏,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方法对品质优良的半夏进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合理评价鲜丹参药材品质。方法采用LTQ-Orbitrap XL高分辨质谱仪测定全国7个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中5个丹酚酸类和12个丹参酮类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法分析(PLS)。结果同一产地新鲜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基本一致,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湖北产区丹参的丹酚酸类成分含量最高,四川和河南产区丹参的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成分含量最高;PCA和PLS分析显示,大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异性。结论不同产地新鲜丹参质量差异显著并具有较显著的产地特异性,以新鲜丹参药材作为品质评价材料,是现今基于干药材为品质评价原料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为更全面综合的评价丹参及其他中药材探索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药效组分含量测定,考察不同产地丹参的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索各产地药材的品质特征。[方法]采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稀乙醇为溶剂)测定丹参总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结果]各产地丹参总浸出物含量均大于50.0%;山东临沂、河南方城、四川中江丹参各药效组分含量总体水平较高;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部分样品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低于0.25%,存在不合格药材;天津栽培丹参各指标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具有一定质量优势。[结论]不同产地丹参药效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丹参酮ⅡA类含量差异尤为明显,为药材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山东临沂、陕西商洛、四川中江、河南方城作为丹参道地产区是合理的;非道地产区引种栽培后的药材质量存在不合格问题,因此,丹参非道地产区的广泛引种应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引种于天津地区丹参的质量,探索在本地区大田培育丹参的可行性;比较来源不同产地丹参种苗引种后药材的质量差异,拟筛选适宜天津引种的优质种源。[方法]以单株药材干质量、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为丹参质量评价指标,采用HPLC-UV法测定丹参酮类成分及丹酚酸B含量,UV-VIS法测定总黄酮及总酚酸含量,AFS法测定As、Hg含量,FAAS法测定Cu含量,GFAAS法测定Pb、Cd含量。[结果]丹参引种天津后,栽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质量标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低于药典限量标准;种源以山东日照种苗引种天津后药材的质量最佳,单株干重可达128.86 g,亩产量可达约600 kg,丹参酮类成分含量达0.330%,丹酚酸B含量达4.977%,分别为药典标准的1.32、1.66倍。[结论]推测天津地区大田适宜引种丹参,种源为山东日照丹参种苗引种天津后栽培品亩产量较高,丹参酮类成分、丹酚酸B含量丰富,因此,山东日照种苗适宜作为天津地区引种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空旷阴凉、空旷光照及室内环境下堆积发汗丹参中水提物及醇提物特征,快速鉴别其质量。方法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halanobis distance,PCA-MD)判别模型鉴别分析不同环境下发汗丹参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结果 丹参的红外光谱图中主要特征吸收峰在3 305、2 929、1 601、1 520、1 362、1 260、1 171、1 041、869 cm-附近;不同环境发汗丹参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吸收峰基本相似,但部分特征吸收峰存在数目、位置和吸收强度的差异,表明丹参经不同环境发汗后化学成分和含量发生了改变。在1 520、1 262 cm-1附近发汗后吸收峰强度增加,推测发汗后水提物中酚酸类含量增加,且3号堆(室内环境)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2号堆次之;发汗醇提物在1 740~1 650 cm-1处吸收峰增强,提示发汗后酮类含量升高,且2号堆(空旷光照)强度最高,3号堆次之;在发汗过程中1 041 cm-1附近吸收峰强度降低,可能发生糖苷的水解和糖类的代谢。PCA-MD判别分析显示,不同环境发汗丹参可完全区分,推测丹参经发汗后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红外光谱结合PCA-MD判别分析可用于不同发汗环境下丹参的准确、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为丹参产地不同发汗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丹参饮片的外观性状与丹酚酸B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探讨丹参饮片的质地、直径、颜色与丹酚酸B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埋沙法测定丹参饮片的密度,考察丹参饮片的质地,游标卡尺测定丹参饮片的直径,直观法观察丹参饮片颜色,高效液相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饮片直径大、质地致密、棕红色系,其丹酚酸B含量颜色较高;直径小、质地疏松、灰褐色系,其丹酚酸B含量较低。结论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含量与其直径、质地呈正相关,与颜色的色系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5.
净丹参及酒炙丹参的薄层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净丹参及酒炙丹参的薄层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净丹参、酒炙丹参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所用方法可鉴别净丹参及酒炙丹参的特征斑点。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净丹参与酒炙丹参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种源丹参在四川中江石泉引种栽培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测定不同种源丹参引种栽培后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含量,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引种前后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情况,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结果不同种源的丹参引种后的有效成分含量仍存在差异,山东、河南、四川中江集凤镇等产地丹参在四川中江引种后,有效成分含量依然较高,而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的丹参在引种后由引种前质量较佳变为引种后质量较次或者由较次变为较佳。结论丹参的质量受到遗传和环境饰变的双重作用,环境的饰变也是影响丹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心宁有效部位群抗心肌缺血缺氧处方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抗心肌缺血药心宁有效部位群配比与剂量,确定心宁处方组成。方法:以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方剂学配伍研究。结果:丹参提取物与B草SFE萃取物配伍后,与模型组比较,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极差大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抗心肌缺血作用优于B草萃取物,B草萃取物耐缺氧作用大于丹参提取物。结论:丹参提取物(A)与B草SFE萃取物(B)的最佳配伍比例为A3B2,心宁最优日服用剂量为低剂量(0.8g)。  相似文献   

18.
山东地区丹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制定丹参种苗质量等级标准。方法:对在山东地区搜集的26份丹参种苗进行初步分级,观察记录其植株高度、地上分支数、花序数目等生长状况,并比较收获时各等级丹参的产量;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初步将山东地区丹参种苗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丹参种苗的生长发育状态、药材产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初步制定的丹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可用于丹参生产过程中的种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微量元素分析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比较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种丹参中锌、铜、铁等十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二者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中均含丰富的微量元素,白花丹参中铁、镁、锰等五种元素高于紫花丹参,而钴和镉含量低于紫花丹参,两种丹参中其它元素含量相近。结论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两种丹参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二者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安徽省不同产地野生丹参花、叶、根的颜色与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安徽省14个产地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 安徽不同产地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者为低。结论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和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状特征与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