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莉萍  张雄 《陕西中医》2012,(9):1152-1153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术联合中药上颌窦灌洗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行鼻内窥镜鼻窦术联合中药上颌窦灌洗,对照组60例行鼻内窥镜鼻窦术后配合甲硝唑注射液上颌窦冲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4、6、8、10d各项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1年经鼻内窥镜检查,所有患者上颌窦窦腔内黏膜光滑,无异常分泌物,上颌窦窦口开放良好,引流通畅,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术联合中药上颌窦灌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满意,鼻渊合剂在促进黏膜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甲硝唑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辛鹅灌洗液对慢性鼻窦鼻术后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对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39例(65.0%),好转16例(26.7%),无效5例(8.3%),总有效率91.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后辛鹅灌洗液灌洗鼻腔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辛鹅灌洗液灌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功能性鼻窦术联合中药鼻冲洗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行鼻内窥镜功能性鼻窦术联合中药鼻冲洗,对照组30例行功能性鼻窦术后配合生理盐水冲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周,其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3、4、5周各项指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个月经鼻内窥镜检查,所有患者上颌窦窦腔内黏膜光滑,无异常分泌物,上颌窦窦口开放良好,引流通畅,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功能性鼻窦术联合中药鼻冲洗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疗效满意,中药冲洗液在促进黏膜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鼻腔冲洗液在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方法:将98例鼻内镜术后慢性鼻窦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根据临床中医辨证开具中药汤液,对照组常规鼻窦内窥镜下清理。随访一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鼻腔冲洗液能促进鼻腔黏膜修复,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将82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川芎茶调散加减,对照组22例予尼莫地平,4周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1.7%,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7.3%,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为59.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黄液鼻腔灌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鼻-鼻窦炎经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五黄液灌洗鼻腔治疗,对照组采用0. 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鼻腔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个月,治疗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较对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五黄液在促进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早期鼻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冲洗液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冲洗液对鼻内窥镜手术术后愈合过程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术后用鼻腔鼻窦冲洗液冲洗。对照组术后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并定期行鼻内窥镜观察 ,依照鼻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以及总疗效上进行对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鼻腔鼻窦冲洗液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采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辅助再进行慢性鼻窦炎Messerklinger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用喜帮鼻腔洗剂进行灌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愈3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喜帮鼻腔洗剂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窦灌注冲洗,可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清泽  曾玲  邓棋  陈娟 《四川中医》2010,(6):105-106
目的:观察鼻窦灌注液对鼻内窥镜术后术腔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窦腔炎症相似无鼻中隔偏曲的住院患者,将左侧鼻腔定为治疗组,右侧鼻腔定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术后8周和1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康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窦灌注液用于鼻内窥镜术后术腔恢复见效较快,疗效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术后应用自拟清窍液进行鼻腔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施行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120例采用贯序法按1:1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清窍液500 m L行鼻腔灌洗治疗;对照组则根据常规治疗原则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混合液进行鼻腔灌洗。两组灌洗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VAS主观症状评分、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及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表,分别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两组患者鼻腔黏膜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Lund-Kennedy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黏膜上皮转归时间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腔冲洗是鼻内窥镜术后综合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术后应用自拟清窍液进行鼻腔灌洗能有效促进患者鼻腔黏膜的良性转归,加快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疏风通窍汤在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术腔黏膜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20例(235侧)均为施行ESS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118侧)鼻内镜术后第三天,撤出鼻腔之止血海绵,次日应用疏风通窍汤内服兼鼻腔浸浴;对照组60例(117侧)采用传统方法冲洗鼻腔。两组分别于鼻内镜术后2、8、14周钳取上颌窦口附近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黏膜转归中各阶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术腔清洁阶段、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和上皮化完成阶段,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治疗组术腔黏膜鳞状上皮化生,纤维组织增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风通窍汤内服加局部鼻腔浸浴可促进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的恢复,安全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黄液对于鼻内镜术后黏膜的改善作用。方法:5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需要鼻部填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鼻窦炎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内中药制剂五黄液灌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洗。门诊随访6个月并行鼻内镜检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黄液修复鼻内镜术后黏膜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术腔灌洗对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FES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随访3个月。治疗组45例除术后一般治疗外,采用中药术腔灌洗;对照组45例术后予常规治疗,并随访3个月,采用主观症状VAS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综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主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比较两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观评价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术腔灌洗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应用可明显缩短转归时间,减少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渊合剂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作用。方法:90例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A组应用鼻渊合剂治疗,B组应用鼻渊合剂、吉诺通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地塞米松、吉诺通治疗;3组局部均应用激素喷鼻和术腔冲洗。比较3组病例术腔黏膜上皮化情况。结果:A组术后应用鼻渊合剂对术腔黏膜上皮化具有对照药物相同的作用,而B组术后应用鼻渊合剂加吉诺通加快术腔黏膜完成上皮化,经χ2检验,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渊合剂可以促进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与黏膜促排剂配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术后采取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对照组术后经鼻超声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观察组术后予以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白介素–5、白介素–1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鼻内镜、鼻窦C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嗅觉减退、头痛、鼻塞、流涕、面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介素–5、白介素–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术后行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可促使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6,P<0.05).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配合中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渊所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鼻渊患者均给予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川芎、白芷、羌活、苍耳子等,日1剂)治疗.结果: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7.9%.结论: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渊引起的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沈莉莉  肖大江 《陕西中医》2011,32(9):1151-1152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恢复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11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鼻腔局部激素治疗、常规术腔换药,治疗组另予以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术后6个月予鼻内镜检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明显优于对照组85.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在鼻内窥镜手术后恢复期的辅助治疗有疏风清热,宣塞通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中出血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组联合使用鼻腔局部皮质类固醇药物(布地奈德喷鼻剂)、中药(苍耳子散加减方)及泼尼松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疗效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将大大减少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出血,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也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我科目前已实施80例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连续给药28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