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组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的PR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够从血浆病毒载量在 1000拷贝/ml以上的样本中得到扩增产物。在 16例接受 HAART的 HIV-1感染者中,发现 1例感染者 DP31的 PR和 RT基因出现了突变,这些突变为L63P、T215F、K219Q和M184V。所有突变均与公开报道的结果一致,并被证明与HIV-1的耐药性有关。另外,DP31在接受HAART前已出现T215F、K219Q的耐药性突变,究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有效地监测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该方法提供的结果准确、可靠,并且为临床医生评价HAART效果,合理选择和及时优化药物组合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临床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高效抗剪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组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清中抽提病毒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够从血浆病毒载量在1000拷贝/ml以上的样本中得到扩增产物。在16例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中,发现1例感染者DP31的PR和RT基因出现了突变,这些突变为L63P、F215F、K219Q和M184V。所有突变均与公开报道的结果一致,并被证明与HIV-1的耐药性有关。另外,DP31在接受HAART前已出现了T215F、K219Q的耐药性突变,究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果 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能有效地监测接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该方法提供的结果准确、可靠,并且为临床医生评价HAART效果,合理选择和及时优化药物组合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地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男男同性恋人群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耐药突变流行情况,以进一步指导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方法收集2007—2008年,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男男同性恋人群中HIV—1感染者的血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扩增蛋白酶(PR)1基因区和反转录酶(RT)基因区,并对扩增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用Mega等软件构建进化树及亚型分析。结果共获得94份HIV-1分离株的完整的PR和RT基因序列,发生耐药突变位点的35份(37.2%)样本序列检出42个耐药性突变位点,其中1份样本产生了核苷类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抑制剂(NNRTI)耐药性突变,以及蛋白酶抑制剂(PI)主要耐药突变和P1次要耐药突变;5份样本产生了NRTI耐药性突变,20份样本产生了NNRTI耐药性突变,9份样本产生了P1次要耐药突变。非核苷类耐药性突变、核苷类耐药性突变和P1次要耐药突变位点分别以V179E、V118I和A71V为主,分别占65.0%(13/20)、66.7%(4/6)和55.6%(5/9)。结论深圳地区男男同性恋人群中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中,存在原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变异,耐药基因变异处于较低水平的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不同病毒载量的同一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血浆HIV-1 RNA与干血斑HIV-1 DNA的基因型耐药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探讨HIV-1 DNA用于耐药检测的可行性和用途。方法 2021年12月采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受ART后1年以上的HIV/AIDS患者静脉血5 mL,EDTA抗凝,分离血浆和制备成干血斑样本,分别提取病毒DNA和RNA进行pol区扩增,比较两种方法的扩增效率;并对同时扩增成功的序列利用MEGA7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序列一致性。利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位点分析,比较耐药性结果。结果 209例样本中,来自云南82份(39.2%),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69份(33.0%),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8份(27.8%)。105例VL<20拷贝/mL,25例20拷贝/mL≤VL<200拷贝/mL,42例200拷贝/mL≤VL<1 000拷贝/mL,37例VL≥1 000拷贝/mL。不同病毒载量的样本分类中,使用血浆中HIV-RNA pol区扩增成功率分别为12.4%、28.0%、69.0%、89.2%;使用干血斑中HIV...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甘肃省流行的艾滋病病毒(HIV)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对23份甘肃省HIV-1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前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膜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并对C2-V3及其邻区30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甘肃省流行的HIV-1分属B'亚型(6例)、C亚型(1例)、CRF-BC亚型(16例).其中CRF-BC亚型(70%)为主要流行毒株.结论甘肃省HIV-1流行亚型以重组毒株CRF-BC为主,在吸毒人群中广为流行;加强对高危人群监控,是遏制艾滋病在甘肃省蔓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8—2012年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耐药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方法,检测病毒抑制失败病人血浆HIV-1耐药基因型。结果截止2012年12月31日,云南省累计治疗艾滋病(AIDS)病人38055人。2008—2012年,HIV1病毒载量(VL)检测率逐年提高(54.0%~95.2%)。HIV-1VL〈50拷贝/mL者占88.7%,VL在51~1000拷贝/mL者占3.4%,VL〉1000拷贝/mL者占7.9%。对VL〉1000拷贝/mL病人血浆进行HIV-1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共检测3766人次,获得可用序列2586例。其中未检出耐药突变的占46.2%(1196/2586),发生耐药突变的占53.8%(1390/2586)。以2012年末累计治疗人数为基数,计算得到抗病毒治疗(HAART)人群的耐药发生率为3.7%(1390/38055)。16个地市中除丽江和迪庆两地未发现耐药毒株外,其余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发生。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突变率分别为63.3%、95.1%和8.5%。NRTI突变位点的前3位依次为M184V/I(52.7%)、T215Y/F(11.7%)、D67N(10.2%,),NNRTI前3位是K103N/S(37.8%),G190A/S/E(24.4%),Y181C/I/V(22.0%),PI出现最多的是L33F,其次还有M46I、V82A。结论云南省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病人中,以NNRTI耐药最为多见,其次为NRTI,PI较少,各地、市HIV耐药发生存在一定差异。HIV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科学抉择治疗方案,在提高HAART的效果的同时,有效地节约匮乏的药物资源,减少耐药毒株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7.
8.
广东省女性吸毒者中流行的HIV-1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女性吸毒者中艾滋病病毒1型(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对20例广东省感染了HIV1的女性吸毒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I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env基因C~V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份血样中,9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标准株CN97C54A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33%±1318,组内离散率为3307%±1483;6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标准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8607%±0917,组内离散率为6934%±4560;4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标准株97CNGX9F最近,基因离散为2708%±1593,组内离散率为3655%±1197;1份为C亚型,与国际标准株95IN21068最近,基因距离为568%。结论广东省女性吸毒者中既存在主要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吸毒人群中流行的08BC重组亚型,又存在主要在西北地区吸毒人群中流行的07BC重组亚型,也存在主要在性途径感染人群中流行的AE重组亚型,提示在女性吸毒者中流行的亚型趋于复杂,女性吸毒者作为HIV从吸毒人群流向一般人群的桥梁作用正在显现,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7-2009年统一发放至各省,针对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的耐药突变基因型外部质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检测技术能力评价。方法对3年共5次由各省提交的,应用实验室自建方法(In house)、Viroseq(雅培公司,Abbott)和TruGene(西门子公司,Siemens)检测系统获得的耐药基因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质控盘由6份血浆(HIV-1B及B/C重组毒株)组成,覆盖病毒的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区的野生型和耐药突变型。每份序列与共享序列比较,使用扣分制对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除3家核心实验室外,累计有19个省23家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或医院自愿参加,共提交了95份结果,其中3家实验室使用ViroSeq检测系统;提交了9份结果;1家使用TruGene检测系统;提交了1份结果;其余85份使用in-house检测系统。考核品总的序列阳性率(获得合格序列率)为97.7%,其中的低载量(1 000拷贝/mL)样本均得到阳性结果;根据累计提交的序列结果看,耐药位点判读的完全一致率为78.9%(75/95),序列编辑分析的一致率也有76.8%(73/95)。参加能力验证的省市级实验室由2007年的15家增加到2009年下半年的23家,合格率(001PT)由73.3%上升到(004PT)95.2%,3次以上优秀的实验室有13家。结论目前的检测方法均可成功扩增中国主要亚型流行毒株。所有检测结果在各实验室间的一致性均较高,因此基因型耐药检测技术是可靠的,但各实验室检测能力也存在差异。我国具备耐药基因型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数量不断增加,检测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得到能够稳定传代的我国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流行毒株,并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方法分离、活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离病人的PBMC,采用PBMC共培养和全血共培养的方法分离病人的HIV-1,通过培养上清内P24抗原含量检测病毒的复制情况。同时,标本采集后测定CD产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从270例HIV-1标本中,分离到可稳定传代的强阳性毒株58株,总分离率为21.48%。病毒载量与分离率呈正相关;CD4^+T细胞计数对分离率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病毒载量高的标本比病毒载量低的标本分离株的快高型比例大。提示毒株的生长动力学特征与病人的病毒载量相关。结论从我国5个地区的270份HIV-1感染者样本中,分离出58株原代分离毒株,丰富了我国HIV-1毒种库,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艾滋病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I型艾滋病病毒(HIV-1)的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05-2012年福建省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病毒载量高于1000拷贝/mL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标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性检测。同时收集前期研究中的耐药性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测73例病毒学治疗失败病人标本,其中60例(82.19%)成功扩增序列,结合125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样本,共获得185份样本进行耐药分析。未治疗组和治疗组对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1.60%(2/125)和8.33%(5/60);未治疗组对反转录酶抑制剂(RTI)的耐药发生率为4.80%(6/125);治疗组对RTI耐药发生率较高,为61.67%(37/60),尤其是对NVP、EFV、3TC和FTC。最常见的耐药突变有M184V、D67N、K70R、K219Q、T215F、G190A、Y181C和K103N。结论福建省HIV-1感染者的总体原发性耐药突变率较低,病毒学治疗失败病人对PI耐药发生率仍处于低水平,但对RTI耐药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广东省部分吸毒人群2007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pol基因的多态性耐药突变。方法选取2007年吸毒人群中新发现的HIV感染者63例,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运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HIV pol基因段,并对扩增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比对,获得耐药和基因多态性相关信息。结果在63例HIV感染者中,有效扩增并且测序成功49例。检出耐药者2例,占4.1%,分别为低度和潜在耐药,耐药突变类型分别为V179D和Q151LQ。pol基因耐药突变的发生率为38.7%,主要突变类型为:L33I、A71V、A71T、T69S。其中T69S为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占耐药突变的33%。在不同的基因亚型中,pot基因蛋白酶区和逆转录酶区的突变的多态差异较大。结论广东省吸毒人群2007年新发现HIV感染者耐药发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为4.1%,但耐药突变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TZM-b1细胞系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对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4T、ddI、NVP)的药物敏感性,并用该方法检测中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方法 用两种实验室适应毒株SF33和ⅢB来评价TZM-b1细胞方法的敏感性;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分离扩增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临床毒株;用TZM-b1法检测16例临床毒株对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表型耐药.结果 AZT、d4T、ddI、NVP对SF33/ⅢB毒株的抑制50%病毒复制的药物浓度(IC50)分别为0.009/0.005μmol/L、0.125/0.113μmol/L、0.495/1.905μmol/L、0.093/0.045μmol/L.16例临床分离毒株中分别有13(81.3%)株、13(81.3%)株对AZT和NVP耐药.其中7株(53.8%)显示对AZT高度耐药;对NVP耐药的均为高度耐药,其中8株IC50升高1 000倍以上.结论 TZM-b1细胞系可用来快速检测HIV-1病毒表型耐药.我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主要表现为对AZT和NVP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北省抗病毒治疗前人群HIV-1耐药毒株流行与分子传播网络情况。方法 用in-house的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序列,并利用TN93模型计算pol序列基因距离,构建HIV-1分子网络图。结果 研究发现17名HIV-1感染者出现耐药突变,耐药突变率为6.16%(17/276),其中,NNRTI类耐药率为4.35%(12/276),PI类耐药率为1.09%(3/276), NRTI类耐药率为0.36%(1/276),NNRTI类和PI类双重耐药率为0.36%(1/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亚型是HIV-1产生耐药的影响因素,虽然HIV-1耐药突变在CRF07_BC(2.44%)亚型中的分布明显低于CRF01_AE(8.03%)和B(3.70%)亚型,然而CRF07_BC序列构建的分子传播网络最多,传播速度最快。结论 河北省治疗前HIV-1耐药突变处于较高水平, 应制定措施实时监测未治疗人群中HIV-1耐药毒株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艾滋病病毒(HIV)整合酶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基本酶之一。它能够催化病毒复制周期中的整合过程,将病毒的c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中。以雷替格韦(Raltegravir,RAL)为代表的整合酶抑制剂,是新一代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耐药问题。文章综述了目前HIV整合酶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耐药情况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凭祥市和宾阳县HIV-1流行毒株gag基因的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和宾阳县吸毒人群中流行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的亚型及各种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对HIV-1阳性的10例吸毒人员和1例受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并对获得的gag区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宾阳县的6份样品为CRF08-BC重组株,凭祥市的4份样品均为CRF01-AF重组株,一份输血引起的样品为B’亚型。结论在凭祥市和宾阳县吸毒人群中流行的是不同的HIV-1重组株,而且在同一地区的亚型之间进化比较接近。以上资料表明,CRF08-BC和CRF01-AE在这两地区的静脉吸毒者中成为主要的流行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外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抗体阳性者中,耐药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广州市2008-2010年新确证的外籍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扩增蛋白酶(PR)和反转录酶(RT)基因序列,并与斯坦福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突变位点,分析耐药性。结果共获得90例外籍HIV-1抗体阳性者的PR和RT序列,耐药率为23.33%(21/90),其中对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为15.56%(14/90),且集中表现为对NFV/r耐药,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率为6.67%(6/90),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5.56%(5/90);发现1例对除DRV/r外的所有其他PIs耐药,4例对所有NNRTIs耐药,2例对所有NRTIs耐药;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变是L10I/V和K20I。结论广州市外籍HIV-1抗体阳性病例中存在耐药株的流行,尤其是耐多药毒株的存在,增加了广州市耐药毒株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