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包皮内板在后尿道狭窄的应用经验。方法旋切刀切除瘢痕后包皮内扳置入面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60例病人,46例痊愈,6例经扩张治疗后痊愈,治愈率达88.9%;提高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尿道狭窄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6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采用尿道造影、尿道探杆及直肠超声检查,观察狭窄段长度及类型,并均行开放式手术进行验证。结果:经直肠B超检查的准确性高于尿道造影及尿道探杆检查。结论:经直肠B超诊断后尿道狭窄优于尿道造影、尿道探杆检查。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院共收治尿道狭窄38例,其中行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7年 6月至 1 999年 1 2月 ,应用尿道内切开 (冷刀 +热刀 )术治疗 2 8例尿道狭窄或闭锁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1 4岁~ 45岁 ,平均 32 .3岁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狭窄 1 6例 ,骑跨伤致前尿道狭窄 3例 ,趾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 2例 ,TURP术后 2例 ,炎性尿道狭窄 3例 ,骨盆骨折后尿道闭锁 2例 ,狭窄长度 0 .6cm~ 2 .5cm ,3例已作膀胱造瘘。1 .2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取截石位 ,置尿道内切开刀于尿道狭窄远端 ,从尿道狭窄口置入输尿管导管作为标志 ,直视下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腔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腔内手术治疗,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40例,治愈率67.5%,失败率为32.5%;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率95.0%,失败率为5.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需要定期进行尿道扩张9例,对照组需要尿道扩张5例,平均扩张4次后排尿即恢复正常。结论腔内手术治疗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对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重复、创伤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后尿道断裂患者简单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患者25例( 26 例次),观察其疗效.具体治疗方法:(1)早期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2)床旁尿道会师;(3)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分为A组:留置导尿管+尿道扩张,B组:钛镍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无需尿道扩张.结果:A组15例(16例次)均满意,B组10例:1例网状支架移位,拆除网状支架归为A 组,1例10月后网状支架中央有一肉芽膜状狭窄环,经尿道镜冷刀切除,3月后肉芽狭窄环再次形成,经尿道镜拆除网状支架失败,改开放经膀胱拆除网状支架.其余8例均排尿通畅. 结论:床旁尿道会师术及经尿道置入网状支架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操作方法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内切开加电切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经尿道途径应用内切开加电切治疗38例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结果 38例患者中1次手术成功28例,占73.68%(28/38),需2~3次手术者5例,占13.15%(5/38),手术失败5例,占13.15%(5/38).手术成功率86.81%.结论 尿道内切开加电切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腔内手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带导丝尿道探子、针状电极及电切镜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尿道狭窄患者在输尿管镜下沿尿道狭窄处置入斑马导丝,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自制带导丝尿道探子先行尿道狭窄扩张,然后在输尿管镜下应用自制针状电极内切开狭窄;4例尿道闭锁者则先用输尿管镜下针状电极切通后,置入斑马导丝,并引导探子扩张后,再进一步用针状电极切开狭窄段。其中15例有较多的瘢痕组织者,充分扩张及电极电切后予电切镜行尿道电切修整。结果19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尿瘘,无真性尿失禁,无假道形成。随访6个月~48个月,18例患者排尿良好,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泌尿系感染后排尿困难,予抗感染后再次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排尿良好。结论利用带导丝尿道探子行尿道狭窄扩张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利用针状电极切开狭窄及电切镜瘢痕切除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是腔内处理尿道狭窄的一种易于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87例尿道内切开加经尿道疤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经验。结果:87例全部手术成功,其中6例行腔内二次手术,8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皆排尿通畅,15例须定期尿道扩张。结论:腔内手术损伤轻,适应证广泛,疗效好,可作为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首选方法。术前准确了解尿道狭窄部位,长度及走行方向,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术中冷刀沿正道充分切开疤痕后换用电刀或钬激光彻底切除疤痕,并消灭假道,术后视尿道狭窄长度及术中情况决定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定期尿道扩张为手术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11.
1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男性,年龄18-68岁,平均39岁,有明显的排尿困难病史,病程3个月~20年。均行排尿期尿道造影和逆行尿道造影进行确诊,行尿流率检查为4~8.5ml/s,平均5.8ml/s。排除神经原性膀胱,前列腺增生症。狭窄原因:外伤性23例;炎症性9例;医原性4例,其中TURP术后3例,留置导尿引起者1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尿道海绵体麻醉在实施前尿道狭窄尿道内切开术操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消毒后将皮试针头刺人阴茎头海绵体,缓慢注射1%~2%的利多卡因2~3ml,注入时间至少1min,拔针后纱布压迫1~3min止血。随后进行前尿道狭窄尿道内切开手术操作。根据疼痛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觉。结果:阴茎头注射利多卡因后,立刻产生最佳麻醉止痛效果。操作时间15~45min,18例患者全部无疼痛,所有手术操作均圆满完成。手术时间最长达45min而无须任何静脉镇静剂或强化止痛处理。本组患者中无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尿道海绵体麻醉是一种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安全且价格低廉的局部麻醉技术,在前尿道狭窄尿道内切开术中可常规使用此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内板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住院的尿道球部狭窄患者32例.狭窄长度2.5~12 cm,平均6.1 cm.32例均采用包皮内板皮肤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结果 31例手术成功,均排尿通畅.1例术后出现尿瘘.术后随访6~12个月.结论 应用包皮内板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或闭锁具有安全、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苟险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4):474-474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2000年3月至2005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对14例尿道狭窄患者采用腔内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各异。我院从1993~2005年应用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8(20~74)岁。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狭窄8例,骨盆骨折尿道会师术后尿道狭窄10例,骨盆骨折致尿道损伤单纯膀胱造瘘术后尿道狭窄2例,炎症性尿道狭窄6例,骑跨伤并尿道狭窄4例,病程2个月~5年,狭窄长度0.5~2.5cm。1.2手术方法术前均行尿道造影明确狭窄程度、长度及部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置入F210°尿道内切开镜,边冲洗边将尿道镜插至狭窄处远端,接监… 相似文献
19.
陈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2):213-214
目的 探讨后尿道狭窄的有效手术新方法。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加电凝和前列腺汽化电切镜联合应用治疗后尿道狭窄 2 2例。结果 2 2例均一次成功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22例尿道狭窄患者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本组22例一次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为90.9%.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4个月.结论 经尿道腔内手术现已成为治疗尿道狭窄的主要术式,该术式对患者创伤小、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